
住院後的第一個清晨,我哥帶著早餐來病房陪我。好久沒吃這麼豐盛的早餐,我決定拿起那本一直沒動力看的《我可能錯了》。戴上耳機,一邊聽著林海的鋼琴在耳邊帶回我20年前陪伴我無數閒暇時光的回憶。
一邊翻著書讀著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在森林寺院修行僧人的經歷,然後決定還俗回到陌生城市環境,離開了17年的出家生活,突然陷入憂鬱、懷疑自我價值,到重新走出新生活,從這一段開始之後,讀著讀著我的眼淚開始不自覺的一直流下來,跟他的文字有強烈的共鳴,當他罹患漸凍症,描述他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如何與家人一起面對生活的劇變、如何面對未來、如何陪同他的父親到瑞士安樂死,翻閱書的每一頁,沉浸到文字裡面,純粹的感動與淚流不止。
每看過一段文字也在跟我的自己不斷地對話。那些純粹的感動與淚水,安慰著皮囊下的那個我,書中的後半段有著太多讓我感觸的故事與句子,如果我之後還有能力,我會再讀第二次,把每一個觸動的段落能夠透過落筆與作者對話。
這本書來的不是巧合,是剛剛好在這個時間攤開在我的面前,感謝主 讓我能在這個時刻與這本書交談,要讚美我的身體,每一天都在努力奮戰著,我知道我們正在面對一場苦難,相信我們會一起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