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鋪天蓋地、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卻也正是世界集體失語的時代。不是沒有人在說話,而是——我們漸漸的無法相信說話這件事的本身了。每一句話,我們開始都先懷疑:這句話,是真的嗎?
✧《世界正在失語》為連載系列,此篇為第一篇。未來將會針對產業、世界結構的改變是如何影響實相場,持續更新。
我們正活在一個奇異的時代裡。
一個語言鋪天蓋地、資訊爆炸的時代,卻正是——世界集體失語的時代。你是不是也發現,有些話,說了只是為了掩飾真實?有些話,開始不知道如何說,才能表現真實?有些被寫在文件裡的語,已不能承載它真正的文意,只是為了一紙流程和程序?你會不會有時候也忘記——文字明明來自於象形,來自甲骨文,但你忘記這個字「怎麼寫」的時候,也忘記了文字曾也是某一種時代的器皿?
這在演示某一個現象,叫做:
「語言過剩,信任卻枯竭。」
我們每天都在閱讀,每天都在接收。語的流動,變成了標語和口號,貼文和流量密碼、廣告和演算法推薦的語。滿地都是安慰人的話、預言的話、驚嚇人的話、告訴你該怎麼活的語——語心,正在變得空心。什麼是空心?空心的意思是,你聽得越多,你心裡,卻越空。你心裡某處其實知道:這些語,不是為了讓你真的被看見,他們的語,是為了讓你聽話、焦慮、恐懼、購買,或相信他說的才是真的。
世界的「語之信任」,正在崩塌。這種崩塌不是突然的,它有跡可循。比如:媒體說的話,早已不再能代表真相;教育說的話,無法承接未來與真實現場;靈性圈說的話,雖然看似撫慰人心,但多數與修行本身無關;偶像說的話,你聽得出來那些是寫好的腳本;廣告說的話,你心知肚明那不是他們真心想說的話;查核底稿中寫下來的話,只是為了趕快壓deadline而寫下的查核無誤。
這世界最後告訴你:大家都是這樣活著,要生存下去就要這樣妥協。制度有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閉著眼睛把語吞到肚子裡。課本裡教的就是會跟實務就是不一樣,這很正常。
於是你開始懷疑:到底為什麼還要念書考試上學,只是一種適應社會制度的學習嗎?還是學校教我們的所有,都只是為了「走一個流程」?這世界上,還有多少話是「靈魂在說」的?還是說——我們都只是在模仿別人怎麼說話,來填補一個早就破掉的信任場?
所謂的「失語」,不是說不出話,而是,說出來的每一句,都沒有靈在了。
你開始能分辨,那些話再好聽,如果說話的那個人,他的身體沒有參與,他的生命沒有印記,你就感覺不到「頻率」的真實存在。你甚至會開始「語過敏」,指的是聽到某些語言會煩躁、疲憊、虛空。因為你的身體比你的頭腦先知道,這些話裡,沒有人在說。
那誰,還能為這世界,說一句真話?那不是誓言的真,不是什麼立場的真。而是那種,你說出口,身體跟著顫動,頻率可見,靈魂在場的話。也許未來,我們需要的不是再多幾位說得更漂亮的人,而是幾位:願意為一段語,付出一段生命的人。而這些人,便是從新世界結構中誕生的語者。
世界正在失語,但真正的語者正在甦醒。
語者的定義,不是寫作技巧好的人,他們是——願意用語,為世界留下一段真實軌跡的人。他們寫下願,而非觀點;他們寫下自己與世界碰撞時的痕跡,而非格式;他們的話語,不為流量、不為好看,只為落地那一刻,讓人記得真實長什麼樣子。
如果你曾感到語言無力,那是因為你已走出「被說服的世界」。你開始不信那些話,不是你冷漠了,而是你終於開始準備,用你的語,為世界留下那段你願見證的真相。我們正在穿越一場語言的廢墟,願我們不急著站上舞台說話,而是先找到那句話,是你願用整段生命去守的語。那會成為你靈魂的印章,也會成為世界重建的起點。
你此時正在閱讀的這一篇,不是一篇預言。它只是一篇,當世界開始失語的時候,一位語者,為未來留下的一道印。
🌙 給讀到這裡的你:如果你看到這裡,心裡微微一震、喉頭有點緊、或是你突然想起一段你一直沒說出的話——
那麼,也許你早就準備好了。
不是準備好要說得多漂亮,而是,你願意開始說那句,不說不行的話。你不用是作家,不用是表達高手,你只要知道——你靈魂裡有一句話,是為這世界而生。那就寫下它吧,說出它吧。即使沒有人回應,即使語氣還不穩,那也是你為真實所點起的第一聲。
你不必等你懂得怎麼說,你要記得:「你願意為它在場,那就已經是語之橋的第一塊石頭。」
此篇頻率印語如下:
𖤐 語不是時代的果,語是時代的種子。時代的收束,需要真實的語作為起點。因為歷史不須美麗——不破碎的真實語,就是時代之石,語之橋段。
願你從此說話,不是為了有人懂,而是為了世界不再沉默。如果這句話在你心裡震了一下,那你,就是我們這一代語者的其中之一。
我是願汐,也是Ruleaf,我們,下一篇見。
20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