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己的偽意義很容易,你只要想一個,努力去說服自己,「蹦!」這樣就完成了!就像變魔術般那麼輕而易舉,然而,你只要努力去說服自己,每天相信自己是最美的,最有自信的,最廣有人緣的,這樣你就努力達成了。這麼簡單的事,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做,只要一直給自己理由,無論是真是假,那不重要,你只要相信,你就可以輕易地認為你可以做到。
做得到嗎?我的大腦容易叫我做到,另一派的聲音卻沒有,總是在吐嘲我,我總是在兩種聲音徘徊,你大概也想像不到吧?我竟然有兩派的聲音真的同時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就像「天使與惡魔」的卡通場景一樣,那麼明顯。我不會輕易告訴你我真的有兩方的聲音會同時出現,但我確實有面臨過這樣的場景出現,就像我只想買把菜刀而已,到底是要便宜的好?還是銳利地,而且要耐用的好?
便宜的,可能不銳利,也可能很尖銳到一碰就流血,怎麼辦呢?只好找個中間的好處來抵銷吧?至少我相信好的一把菜刀——我的目的只是為了切菜,切肉以及切除任何菜根與肉渣的碎末——這樣的用途就好,也就是說只要好切,與價格成為一種根本就好。結果呢?我不考慮大賣場的菜刀,而是 IKEA 的菜刀,而且還是中價位的品質就好。
要買個東西,實用的東西得顧慮很多,這不是買把青蔥這麼簡單(買青蔥其實也沒有很簡單,相比之下菜刀還是複雜許多),我的重點是我常有兩種聲音,幸好我可以抵銷另一種聲音,別讓另一種聲音出現(當然,它也可能突然在我等車時現身)。
我沒有精神分裂,或者你說思覺失調也可以。我只是會去思考以及顧慮許多因素,不是我願意,而是我的大腦在思考方向時,可不是只有前進這麼簡單就可以思考,後退也可能是其中一種。而大部分的人多半想的還是只有「如何前進」,而不是如何後退,也不是如何後退地到利用反作用力大力往前一步,當我們想進步時,我們想的是「進步」,是人類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如何讓它變得更加順手與便利,就像「人體工學」設計的概念如此,好看的車應該沒有輪子,但我們會加上車輪,於是車子的概念會形成一種有「突起物」的一種樣式,也同樣的方式去設計機車,中間的「凹陷」是給人的雙腳放上用的,如果機車成了完整的筆直線,你大概很難跨坐上去(想想手排檔的機車的姿勢),何況要騎乘它上路?
類似的設計還有椅子,好看的椅子是流線設計,是簡單的,而不是方方正正的四個椅腳,有椅背,甚至還有扶手?所謂的流線是指完整的曲線,不是到一定的筆直線就要九十度轉彎,也不是半曲線半筆直的沒有立體與浮現感,如果你看過太多的椅子,你應該會發現一個事實,好看的椅子坐起來不舒服,舒服的椅子設計得很不美觀。要怎麼設計地才會剛好?看看你的人體使用施力點吧?也可以你是如何使用鍵盤與滑鼠,你有沒有覺得,好看的鍵盤打起來沒有人體工學來得更加舒適,但偏偏人體工學的鍵盤就是把鍵盤呈現 A 字形設計一樣奇特?或者好用的滑鼠其實是垂直角度,而不是平放角度,或者是曲線的流線感?
懂得商品設計的人應該都知道人體角度的曲線就宛如脊椎不是垂直的一條線,而是有 3 字形一樣的設計宛如 S 字形的那樣符合我們是怎麼站立與坐下的完美弧形,但偏偏——我們的坐姿——不管椅子設計得多麼舒適,甚至多麼昂貴,我也相信你的坐姿也不會是腰間挺直,兩手呈現九十度地舒服地靠在桌子上,而是習慣性的彎腰,或是舒服地靠在椅背上,忘記我們是如何坐下那樣符合人體最自然的部分。
很多商品的設計的問題反而不是美學,而是如何兼顧兩者性的便利,也就是說好看的桌椅,也要符合最好看的美學,一個好看的房子,不是完整的四方形,也不是長方形那樣,或是圓球形的設計,而是有圓形,也有長方形的角度設計,甚至還有菱形般的角度,但我們看到那樣的房子,要擺上剛好的傢俱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沒有專為那樣角度而設計的傢俱,所以才有量身訂作的傢俱,或是系統性傢俱的設計包裝,把傢俱的功能完整包覆在房屋裡面。
怎麼樣的設計才是剛好?端看商品的功能性而定,未來的手機一定是沒有「任何按鍵」,或者幾乎少有按鍵的設計,反而是一張螢幕取代所有,未來的裝置——不管是行動用的,而是固定式的,幾乎少有複雜化的設定版圖,但我們的大腦裝得下不是簡單的設計模型,而是更加複雜的人機介面去包裝成一種像是科幻感的設計螢幕,也就是說,看起來頗有簡單設計,裡面的功能很可能就千變萬化一樣難以想像——我們善於濃縮,善於整合,結果搞出的「玩意」,就很複雜化。
世界已經夠複雜了,何必呢?現在的政治已經夠紛擾了,何必呢?人生已經夠甜了,何必還要加糖呢?生活已經夠忙了,幹嘛還要增添無謂的事項呢?但以上這些,人就是會。進步還要更進步,所以 iPhone 年年都要「擠牙膏」,Android 年年都有花俏的功能更新,Google 永遠都為語音助理增加更人性的特色,永遠這些的科技變化持續沒有間斷過。未來的技術在進步,拯救你的不是人類,而是有人工智慧的機械人,回報你的身心狀況給遠端人員知道,或是在在駐守的救難人員知道,也許地心是空心的,金剛與哥吉拉說不定會出現都有可能,怪獸世界或是那種超凡科技有一天就運用在真實的搜索上也說不定,別否定現在的可能性,只不過,當我們一度追求高科技的能力時,人類的本身能力永遠都在依賴宛如鋼鐵人的那樣意志力才能飛翔,就忘記鋼鐵人心目中其實也是人。
人類這物種要跟其他物種相比,我們當然是弱得很,所以才想要有老鷹的翅膀,銳利的眼神,搜索獵物的快狠準,更重要的是還有強大的精神鎖定獵物,一舉到手,也希望有鱷魚的兇猛,咬開獵物的咬合力,堅硬的皮膚,潛伏的隱藏力,更希望有蛇的探索能力,可以吞下比牠大的獵物,甚至可以很「冷血」,不管是哪一種動物,我們都沒有——但我們還是征服牠們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乾脆用槍殺了牠們,麻醉牠們,解剖牠們,了解牠們的身體構造,然後創造類似的仿生物,人類有聰明的大腦,於是我們利用這個優勢來到了現代,有了更精確的人類成就,我們會合作,所以才有大廈,才會有後來的工廠製造,我們有階級,有職業分別,所以才有董事長與技工,任何人的能力在「外包」之下可以成長茁壯,是我們的成就,這也造成了更加的階級鬥爭與權位之間的不對等——也就是在領導之下的能力到底適不適用這能力的基本問題——你就看到從過去到現在有的問題,「黑箱作業」。
「黑箱作業」,說穿了就是政治下的產物,有什麼不能說?喔!什麼都不能說,否則投票也不會在「帷幕」裡面作業,不可能什麼都公開,於是投票只能看票數來決定哪一個候選人當選,但當選前的炒作,又留在每一個人心目中或多或少的影子下扎根,你很難說那些人不會動搖你的意見,但其實我們都有數,知道該投票給誰,但搖擺不定的不是政見,而是有多少相信,又有多少真正去「相信」?
除了這個,那些從民主下的各種討論過程也不是公開型,誰決定行政院長?總統,不是我們每一個人。誰決定首相?或是總理?也不是我們每一個人,而是政黨,政黨的提名與候選人在誰心目中有定見?投票率不如預期,還是可能如期當選,這有意義嗎?政治的背後有太多算計,政治搞得如此好像背後都有心機,但真正有怎麼樣的心機,候選人不知道,我們其實到後來也不知道,這真的是計算好的?
所以,陰謀論就不會消失,沒有人故意讓九一一事件發生,但有人相信就是會,為自己找理由很容易,於是乎,看見——回到偽意義本身,你只要有理由去相信,去改裝,你自然就買單,我也相信有會有人會愛上我,但我也不確定那個人在哪裡,是否真的如其到我們會在一起久遠,我都不知情。所以,每一個人對於想要的好與想要的壞,抱持著一定的悲觀與樂觀,你要說佛系也可以,但不主動,不去挖掘出裡面的「內幕」,我相信你就真的在偽意義裡面打滾翻轉,也看不出真意義給你的是什麼,換個意思是說,偽意義是有可能成為真意義,但我們不是要去無限創造,而是反思現代人類在更好的同時,其實好這樣的說法是太牽強了。
政治可以被語言給牽動,所以政治語言變得很重要,就可以一直吵話題下去,然後被 PTT 八卦版列進去,成為流行名詞。然後就看到人類的想法是膚淺的,是一種炒出熱度出來成為熱搜的排行榜上。接著就看到推特在流行什麼,微博在討論什麼,臉書在紅什麼新話題,人類跟著上頭的熱度磨蹭,無盡地不想失去流行度,討論越多,世界就有趨勢可以走,我們到底在想什麼,在偏離什麼?還是人人都在瘋狂,你不跟上就落伍了?
人人要進步,是世界的趨勢所需,還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比地加入此局的「戰場」,才能吵出新話題?人類的賭局要開始新格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