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詮釋學》談世界是被說出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在世界中的。我們無法決定會被拋擲到怎樣的環境、文化、歷史、語言之中;但也正因為人人皆有一個世界的認知基礎(前結構),才因此讓相互理解得以可能。


世界是被說出來的、被我們理解後詮釋出來的。其理解的方式便是語言;此語言原並非單指文字語言,而是一種理解與被理解的關係。例如:悲傷的語言便是藉由肢體、語氣、表情等外顯的方式表達出悲傷的語言;而我們就在悲傷語言構成的世界、構成的知覺方式中,理解了悲傷,達到悲傷存在的可能,並在他人與自我、自然與自我的關係中決定了悲傷的意義。而「聆聽」悲傷也是一種語言,無聲的回應也是一種理解、一種詮釋關係。


科學哲學家─孔恩( Thomas Kuhn,1922-1996)認為科學是理性的、不連續的、不具累積性的。但相對於人文學科,人文卻是非理性的、非邏輯的、連續的且累積的。例如我們在理解一本書的時候,在閱讀的過程中,藉由文本文字的描述來理解,其理解是一種連續的、累積的,並且在對話中不斷解釋的過程。而「作者已死」的意思便是,文本在完成時已離開了作者,文本的時間性、歷史性停留在寫作的當下,使讀者永遠與文本隔著一段距離、時間去理解。其連續性在於,不同讀者詮釋文本時,皆會產生新價值、一種價值增生的關係。與文對話,其實是三種時間的關係,文本、現在、與我過去經驗三者的時間,在彼此矛盾、非理性的關係中,就由變化、辯證而有統一的可能。意義(meaning)便是在整體和部分的變動關係中獲得理解而有所把握。因此,詮釋的關係皆是有價值的、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非邏輯關係、是現在的理解影響了未來的理解的連續性、累積性的辯證關係。


若說科學是理性的知識,那麼人文便是情感的知識。而不管是理性的或非理性的知識皆是被語言說出來的。科學,藉由科學家的觀察,理解後「說明」實驗結果;而人文則是藉由關係的「詮釋」而產生意義。語言的客觀性在於,當我們說某種語言時,它能夠被我們理解、它是社會的、歷史的、有脈絡的。在使用時能夠藉由此客觀性判斷其使用語言的合理與否。例如:就情感的客觀性而言,我們對於悲傷的感知有悲傷的語言表達、對快樂的感知有快樂的語言表達;我們不會用悲傷的語言去表達快樂、也不會用快樂的語言去表達悲傷。詮釋便是在情感客觀的基礎上,做為一種表達、一種能夠被理解的可能,那麼它就是語言的。


理解等於文字嗎?首先理解必然先有一個理解的對象,一個實在物。然後其實在物與我的靈魂產生了共鳴,在我的世界、我的靈魂中表象出來。再藉此產生語言、聲音來符徵我的理解,並轉化為文字符號,此為一實在物經由理解過後的詮釋過程。在閱讀的經驗中,聲音、文字甚至肢體等不同性質、不同方式的語言表達,彼此是否會造成理解的差異呢?例如用眼睛看一首詩與用嘴巴念出一首詩,何者較能理解詩的美感呢?單純的文字閱讀,較無法感受到「詩意」的原因在於,詩是有節奏的、有韻律的,且文字在藉由唸出聲的時候獲得了生命、一種與我的生命產生共鳴的生命。雖然理解過程的經驗有所差異,如同語言、思考永遠是片面的而非全面的,但並不因此而無價值的原因在於,任何理解皆是有價值的,在理解過程中,產生了一種辯證關係,而在辯證關係中,我們的世界有得以拓展的可能。


語言是存在的媒介,當我們理解越深,知覺也就越真實。但是我們的世界觀要如何在不斷變化中加深理解呢?俗話說「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我們有可能跳脫鐵鎚的世界觀嗎?在與不同人事物的理解差異中,如同翻譯一般,將其意義中陌生的、不熟悉的東西帶入「我的語言」之意義中;讓我的世界能夠在理解不同歷史、文化、社會、價值後「翻譯」成另一世界。唯有在未知之中,才有產生新知識的可能,為什麼新知識是重要的?例如在閱讀一本看不太懂得書,即便其理解並非作者的理解,卻也讓我的理解在解釋的過程中產生了新價值。雖然其過程是痛苦的,必須經由忍耐不熟悉與陌生所帶來的阻力,但在一次次的詮釋過程中卻逐漸擴張了生命的向度,有了接近真實的可能。保有好奇心以及被不熟悉的東西所吸引,我想就是不斷有動力成長的動機所在,而人生就在不斷詮釋的過程中找到了自我意義。

2017/3/27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索羅斯(George Soros)出了名的是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以放空100億以上的英鎊而聲名大躁。1930年在匈牙利出生的索羅斯,是一位金融家,他創立了「量子基金會」;是一位慈善家,創立了「開放政府基金會」;但他更是一位哲學家,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師承科學哲學大師─卡爾波普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關於失戀、分手,我們常常會說:「下一個會更好、下一個對象會更適合自己。」但是,憑什麼下一個會更好?我們之所以相信未來會更好或下一個會更好的理由,到底只是一種生存式的期望,還是我們真的從過去學到了些什麼?而這個「什麼」或許是一種經驗、一種感覺、一種自我知識上的成長,使得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擁有更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索羅斯(George Soros)出了名的是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以放空100億以上的英鎊而聲名大躁。1930年在匈牙利出生的索羅斯,是一位金融家,他創立了「量子基金會」;是一位慈善家,創立了「開放政府基金會」;但他更是一位哲學家,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師承科學哲學大師─卡爾波普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關於失戀、分手,我們常常會說:「下一個會更好、下一個對象會更適合自己。」但是,憑什麼下一個會更好?我們之所以相信未來會更好或下一個會更好的理由,到底只是一種生存式的期望,還是我們真的從過去學到了些什麼?而這個「什麼」或許是一種經驗、一種感覺、一種自我知識上的成長,使得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擁有更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取消了形上真理觀,海德格關心的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在胡賽爾「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重新把主體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之後,海德格更進一步探問這個主體是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面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海德格直截明瞭的答:我在這裡。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嘗試解釋三個身心靈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集體意識的佔據、對於未知的最佳解、世界終究是二元的。通過這些基本概念的探索,希望讀者能種下一個對內探索的種子,回歸真實和平衡的心態。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取消了形上真理觀,海德格關心的是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在胡賽爾「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重新把主體和外在世界連接起來之後,海德格更進一步探問這個主體是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面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海德格直截明瞭的答:我在這裡。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嘗試解釋三個身心靈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集體意識的佔據、對於未知的最佳解、世界終究是二元的。通過這些基本概念的探索,希望讀者能種下一個對內探索的種子,回歸真實和平衡的心態。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