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

含有「資訊爆炸」共 5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雖然如果擺在家中,我們不需要另外支付「管理費」,但家中每個人生活的空間都實實在在地被這些東西壓縮了。走道變窄、幾張桌椅成年擺著東西,房間角落的灰塵無法清理,生活的俐落感盡失。真的有什麼想要的東西,反而感覺無處安放。
  從進步派的立場來說,他們當然樂見看到更多元的主要角色,但他們顯然沒有能力、也沒有打算讓所有作品不能出現白人主角。也就是說,如果他們要回應這個被煽動出來的假議題時,就必須負擔更大的認知成本,去說明「希望看到更多元的主角」與「主角不能是白人」之間的差別--雖然這本來應該是無比明顯的。
語言鋪天蓋地、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卻也正是世界集體失語的時代。不是沒有人在說話,而是——我們漸漸的無法相信說話這件事的本身了。每一句話,我們開始都先懷疑:這句話,是真的嗎? ✧《世界正在失語》為連載系列,此篇為第一篇。未來將會針對產業、世界結構的改變是如何影響實相場,持續更新。
Thumbnail
來到2025,人類從工業革命、電腦發明、網路浪潮走到AI生成,書店隨著時代推移,越像個擁抱Old School的上代長者,也因為這樣的凝滯,讓許多過了二三十年,從兒童成為長者的讀者,對於書店,有著植入肌肉記憶的眷戀感,白話來說,就叫做「情懷」,跟「想當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Joker-avatar-img
2025/05/10
我倒覺得書店的確是一種情懷~ 但同時也是一個舞台與空間~ 書店一開始存在的目的我想除了知識的傳承還有人際之間的媒介~ 可以不會因為去書店認識一個人~ 但卻是會因為常去書店認識某一個人~ 若又是跟自己共鳴度夠高的閱讀領域~ 那就又可以更深刻認識一個人~ 其實我想書店其實是一個迷惘的人的解答~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不清楚自己該找什麼答案~ 不了解要怎麼跟別人互動~ 這些其實在書店都可以找到~ 那些讀書會分享~ 那些架上的推薦書籍~ 我倒是覺得若是空間許可~ 店長可以預告一下自己想要分享的閱讀心得或是理由~ 然後告示會在外貼出預告說 : 某某天書店會不平靜~ 因為我們有一個很特別的分享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想法~ 還有來到書店的理由~ 我覺得每一個問題契機還有理由~ 但是一個很值得被分享的寶藏~ 所以說要我給與現代書店的生存一點想法~ 我會覺得 "分享個人想法" 或許是可以作為書店的一個嘗試~ 書店得到的是人流~ 分享者得到的是影響力 消費者或是觀眾得到的是新觀點~
Joker 我覺得這些想法超讚 給你比個讚 之後如果我有做一些什麼行動 會把這些事情考慮進去的QQ
  相較於網路上那些「勁爆」、「刺激」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變得相形見絀。許多的活動我們沒參與過、許多的景象我們沒見過,但因為網路上充斥著看起來更厲害的事情,那些本該讓我們感到新奇興奮的事物被我們無視,結果是:我們「瀏覽」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親身經歷。
紅茶 RedTea-avatar-img
2025/05/05
大量的資訊出現在眼前,感覺看了很多但很多都記不得,滑著滑著越滑越累
《冷思考》提供現代人應對資訊爆炸和社群衝突的策略。透過實際案例,引導讀者練習情緒管理、如何保持清晰的思維。
Thumbnail
數位科技日漸發達,電腦、手機、網路現在幾乎是形影不離地在身邊,人類的發展來到一個資訊爆炸的新篇章。而網路這東西就跟所有事物一樣都是兩面刃有好有壞。本文介紹以下電影,讓你用電腦看更有感!
Thumbnail
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建議和清單,無論是工作選擇還是日常生活的小技巧,都可以找到上千篇的文章和經驗分享。 網路資訊雖然豐富,但在缺乏背景和細節的情況下,常常難以應用在個人的實際情況中。 你,如何消化這些資訊呢?
Thumbnail
  當我打開社群網站、打開YouTube網頁時,我只是想要看看自己追蹤的社團和創作者,是否有什麼新的、我會感興趣的內容。然而,會被推送到我面前的多數不是我「按讚、訂閱、追蹤」的那些頁面和創作者,而是大量的梗圖、各種現在最具流量的事件、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低成本廣告以及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大堆短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