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
含有「資訊爆炸」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跟著電影去旅行 Travel with movies
2024/12/02
影痴說專題|在家自己辦影展|網路無所不在!這些電影用電腦看更有感
數位科技日漸發達,電腦、手機、網路現在幾乎是形影不離地在身邊,人類的發展來到一個資訊爆炸的新篇章。而網路這東西就跟所有事物一樣都是兩面刃有好有壞。本文介紹以下電影,讓你用電腦看更有感!
#
串流電影
#
Netflix
#
電腦
35
留言
寓研所 💫 聊東聊西聊是非
2024/11/25
裝修決策的迷思:為何網路上的「後悔清單」未必適合你?
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建議和清單,無論是工作選擇還是日常生活的小技巧,都可以找到上千篇的文章和經驗分享。 網路資訊雖然豐富,但在缺乏背景和細節的情況下,常常難以應用在個人的實際情況中。 你,如何消化這些資訊呢?
#
決策
#
室內設計
#
後悔
10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1/16
尋找保持關注議題,而不致疲乏的方法
當我打開社群網站、打開YouTube網頁時,我只是想要看看自己追蹤的社團和創作者,是否有什麼新的、我會感興趣的內容。然而,會被推送到我面前的多數不是我「按讚、訂閱、追蹤」的那些頁面和創作者,而是大量的梗圖、各種現在最具流量的事件、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低成本廣告以及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大堆短影音。
#
前圖紙
#
資訊爆炸
#
社會議題
7
留言
陽光燦爛綠意灑的沙龍
2024/11/07
用斷捨離把時間拿回來
在這個資訊爆炸、選擇無限的時代,過多的訊息、太多的物品、過滿的行程究竟帶來的是便利還是焦慮?作者建議無論是物質上還是心理上,都要透過「斷、捨、離」的實踐,清除生活中的雜物雜事雜訊,重新找回空間、時間、重要的關係,與內心的平靜。
#
時間管理
#
滑手機
#
斷捨離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1/05
書籍文獻之外:個性化卻無法穩固的新時代知識
在人的意識習慣中,我們往往能記住比自己以為的更多的訊息,卻通常會很快忘掉訊息源。而在網路時代,我們將我們所有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來源都視為Google。這一方面讓傳統的單一權威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卻讓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與那些有能力透過資本與SEO突出自己的訊息成為新的、可見又不可見的權威。
#
前圖紙
#
知識
#
Google
18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0/25
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
腥羶色的、容易引發兩極對立的題材、不深刻但覆蓋面卻很廣的名人私生活,成為最能有效滿足媒體KPI的方向。人們並非不知道它們只是一些虛假的捷徑,但很多時候,那些不合理的產能要求逼迫著新聞從業者為了達標不得不走這些捷徑。而當有一間媒體這麼做並取得更多流量之後,其他人如果不這麼做,便更是逆水行舟了。
#
前圖紙
#
資訊爆炸
#
社群媒體
6
留言
阿台Tim | 破青年的斜槓人生
2024/10/20
靈感與資料總是散落各地?Heptabase 幫你有效建立個人知識庫。
靈感與資料總是散落各地?Heptabase 幫你有效建立個人知識庫。 … 這篇文章我會針對 「為什麼 Heptabase 可以幫助我靈感與資訊收納,並做好輸入+輸出?」 你可以先看完這篇文章,再思考自己是不是有興趣想試試 Heptabase。
#
資訊
#
軟體
#
筆記本
29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0/01
專注的空間:與「超級聽力」共處的練習
與視覺不同,無論聲音來自哪個方向,它終究會瀰漫進整個環境。我們無法閉上雙耳、無法操作「聽野」自由轉移。為了在嘈雜的世界中維持清醒,克拉克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專注。他將一切注意力集中在人類父親強納森的話語中,那是混亂世界中的理智代表、也是冰冷世界中對他而言最具人性的聲音。
#
前圖紙
#
超人
#
資訊爆炸
7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9/17
【碩博士生如何看待陰謀論的吸引力:從錯信漏斗到媒體操弄】 ── 1. 情感控制 2. 認知偏見 3. 群體認同
在學術研究中,碩博士生經常面臨大量複雜且多元的資訊,尤其是隨著網路資訊的爆炸,許多陰謀論、虛假信息也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理解陰謀論的成因,對於具備批判思維的研究生尤為重要。「錯信漏斗」(The Funnel of Misbelief)這個框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幫助我們了解人們為什麼會漸漸陷入
#
陰謀論
#
碩博士
#
研究所
2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9/17
社群時代裡,我們該如何討論?
人的確會有立場,也完全無須要假裝自己中立,但唯有先去回到理由、梳理理由,去思考自己為什麼如此相信、對方為什麼如此相信之後,立場才會有意義。我們才有機會真正進行討論、真正去在討論之中,讓每一個人都對這些事情有更多的認識、對不同觀點的人有更多的理解,乃至於有機會提供更好的實踐指引。
#
前圖紙
#
溝通
#
公民社會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