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犯紀不重要!台灣人民對於投票比你想的還要感性|南爸講|全台大罷免

南爸講-avatar-img
發佈於時事評論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台灣選民在7/26大罷免中展現對民主制衡的重視,擔憂民進黨一黨獨大可能破壞權力平衡。雖然部分選民對立委表現不滿,但因罷免成本高、效益低,傾向讓立委完成任期,以維持政局穩定。此外,對民進黨「反中」論述的不滿,讓部分選民連帶反對罷免團體,反映對意識形態標籤及政治操弄的抗拒。整體來看,選民的考量更多集中在權力平衡與穩定,而非單純追究立委是否違法。



不同意罷免:不能讓民進黨一黨專政一黨獨大

台灣選民在7/26大罷免中,擔憂民進黨若通過罷免取得立法院多數,將導致一黨獨大,破壞民主制衡。許多人認為,即使不滿國民黨立委表現,罷免成功可能削弱在野黨力量,影響政局穩定。情感上,選民更重視權力平衡,而非單純追究立委的違法行為,顯示台灣人對民主多元的敏感與執著。



不同意罷免:反對罷免並非反對罷免中國黨立委

部分選民對立委表現不滿,但認為罷免成本高、效益低,寧願讓立委完成四年任期,甚至不接受提出罷免的公民行為。這種心態反映對政治動盪的疲憊,與對選舉結果的尊重。違法與否並非核心,選民更在乎穩定與實際改變的可能性,展現務實而纖細的情感考量。



不同意罷免:反民進黨連帶反對罷免

有選民因反感民進黨的「反中」論述、過去被民進黨政策給剝奪利益,連帶反對罷免團體,認為其操作將反對者標籤為「親中」。這種情感驅動的投票,超越對立委違法的關注,反映對政治操弄的憤怒,顯示台灣選民對意識形態標籤的高度敏感。



南爸講の政治觀點

  1. 對政治細節不關心甚至對政治完全無感的人,比你想像的多得多!然而,政治工作就是必須深入了解這些人做選擇時的關鍵因素,這正是政治作為一門專業的本質。
  2. 反共護台派的理念使他們無法接受中國黨違法犯紀甚至親中賣台的行為,但這樣的理念是否能真正讓一般民眾聽得進去?這可能是台灣民主進一步深化的重要課題。
  3. 每次選舉都能看到極端群眾對執政黨的強烈恨意,而這些恨意背後很可能反映的是政策執行對特定利益團體的剝奪。決策者如何有效溝通政策,將是民主陣營永無止境的挑戰。


投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 喜歡
  • 不喜歡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爸講的小社區
    2會員
    48內容數
    用自己的口講出自己的立場!讓聲音可以被聽見!
    南爸講的小社區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台灣談判代表鄭麗君成功將美國對台輸美商品的暫時性關稅從32%降至20%,顯示其在談判中的積極表現與專業能力。儘管20%並非最終目標,鄭麗君團隊將持續爭取更合理的稅率,並獲得美國政府願意繼續協商的積極回應。針對黃國昌的「黑箱」指控,鄭麗君團隊強調談判保密性為基本原則,協議將送立法院審議以確保透明性,反
    Thumbnail
    2025/08/02
    台灣談判代表鄭麗君成功將美國對台輸美商品的暫時性關稅從32%降至20%,顯示其在談判中的積極表現與專業能力。儘管20%並非最終目標,鄭麗君團隊將持續爭取更合理的稅率,並獲得美國政府願意繼續協商的積極回應。針對黃國昌的「黑箱」指控,鄭麗君團隊強調談判保密性為基本原則,協議將送立法院審議以確保透明性,反
    Thumbnail
    2025/07/30
    全台大罷免具有完整的正當性 即使時間重來,我仍支持全台大罷免。中國國民黨立委如投票機器,盲從黨意,推動爭議法案,背離民意。他們的不適任行為,理應接受公民審判。罷免是公民不依賴政黨的直接武器,展現民主監督的力量。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策略無錯,喚醒民眾對政治參與的熱情,挑戰藍營霸權,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7/30
    全台大罷免具有完整的正當性 即使時間重來,我仍支持全台大罷免。中國國民黨立委如投票機器,盲從黨意,推動爭議法案,背離民意。他們的不適任行為,理應接受公民審判。罷免是公民不依賴政黨的直接武器,展現民主監督的力量。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策略無錯,喚醒民眾對政治參與的熱情,挑戰藍營霸權,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7/30
    罷團在2025年「大罷免」中展現了強大的公民組織力,但因缺乏政黨的全力支持而未能突破高門檻,最終未能成功。若政黨提供資源與基層動員,罷團有機會吸引更多選民支持並促成罷免成功。民進黨在此次罷免中角色有限,未能有效整合罷團與公民團體,導致動員不足,錯失削弱對手優勢的機會。選民則期待政黨能支持罷團,提
    Thumbnail
    2025/07/30
    罷團在2025年「大罷免」中展現了強大的公民組織力,但因缺乏政黨的全力支持而未能突破高門檻,最終未能成功。若政黨提供資源與基層動員,罷團有機會吸引更多選民支持並促成罷免成功。民進黨在此次罷免中角色有限,未能有效整合罷團與公民團體,導致動員不足,錯失削弱對手優勢的機會。選民則期待政黨能支持罷團,提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