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價格角度看待市場,隨著行情延續越久越樂觀,因為悲觀疑慮的想法都被市場走勢否定了,預期要拉回的修正遲遲沒有出現,只好逐漸調整想法,股市說法是空頭不死行情不止,直到看壞看跌的想法消失了,空頭回補或甚至轉為看漲是行情開始轉變的時機。
看壞的想法消失了甚至轉而看漲,怎麼股市反而不漲了?評估股市並非只有價格,價格只是其他相關因素共同呈現的結果,除了有正面的想法,還必須有源源不絕的買盤,持續的資金流入市場才能推升股價,在市場裡原本看漲的資金早就已經進場,過程中陸續吸引追價的買盤進場,等到看空的資金轉變想法,空頭回補或甚至轉為看漲的時候,最後想進場的資金都已經進場,後續缺乏更多資金再推升股價,行情反而無力再延續了,所以從資金角度看待股市和價格角度的想法不一樣。
不過市場的資金情況並不容易評估,而是有許多不同的層面的觀察,包括成交量、其他資產的吸引力、利率、匯率、貨幣供給、經濟成長、景氣循環等都可能影響股市的資金狀況,各種因素最終呈現於股市的成交量變化,再透過成交量而影響股價,股價是最後結果的呈現,若是由股價來推論前景是倒果為因的危險推論。
在景氣擴張期間,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經濟體內的資金充裕,只要貨幣政策不緊縮,市場持續會有足夠資金投入股市,有時候看似股市成交量不足,但隔一段時間之後又能再擴增,進而維繫多頭漲勢,但在景氣有疑慮的情況下,就比較可能遭遇缺乏資金來推升股價的問題,部分產業的衰退可能拖累整體資金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