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實體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5506?utm_source=www&utm_medium=share&utm_content=copy&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925506
➖➖➖➖➖➖➖➖➖➖➖➖➖
🌻簡介:
最恐怖的遺棄,是在精心布置之後,
把你獨自留在原地。
桃花盛開的時節瀰漫著血色,
相隔十四年的殺人棄屍案重現小鎮,
被丟在樹下的少女們長出滿樹的衣裙鞋襪,
這是她們最後一次的展覽……
那次的我,沒有好好活下來,只能在被世界遺棄以前,自己長出自己。
李海燕回來桃林鎮了。
十四年前,她的好友丁小泉被裸身棄屍在她家的桃花樹下,因喪妻而終日醉酒的父親被指認為罪犯,隨後縊死獄中。李海燕從此成了殺人犯的女兒,她逃離故鄉,封印記憶,尋求新生。
十四年後,桃林鎮又有少女被棄屍於樹下,現場的陳列一一復刻了多年前的殺人案,是模仿犯罪?又或是凶手根本逍遙法外?
成為記者的李海燕彷彿受召喚回到桃林鎮,重逢了已成為刑警、丁小泉的初戀男友宋東年,他們懷著各自的理由,試圖找出真相,只是當記憶解封,過去的悲痛也隨之回歸。
凶手預告:「七日之內,我將再來。」桃林鎮又有少女失蹤了,生命在倒數計時,在重疊的過去與現在之間……
愛回來了,記憶回來了,所有的惡夢也都回來了。
➖➖➖➖➖➖➖➖➖➖➖➖➖
🌻讀後感:
粉色嬌巧的花瓣隨風起舞,本該是賞心悅目的春色,卻因為掛在樹上的私人物品而形成詭譎畫面。慢慢的,人們視線逐漸往下,那是正處二八年華的少女,白皙的皮膚、美麗與可愛並存,那是上天的青睞與歲月限定的俏麗模樣。躺在樹下的女孩搭配許多美好的形容詞,多麼令人羨慕,不過,若是是活著的話,大概會更好。
一場命案牽動著小鎮的興衰,也讓關係人們的時間與部分的自我就此停下以及死去。女主李海燕(周佳君)是死者的摯友也是嫌疑人的女兒,在案件發生後,她的世界就此崩塌。因他人,也因自身,所以她選擇改頭換面(物理上的),強迫自己成為另一個人、當一位旁觀者。可是命運沒有放過她,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可以知曉李海燕不僅不是局外人,更是一連串事件的中心與源頭。
喜歡作者以整型和改名的手法,促使男女主角(李海燕跟高岸)的變化和走向。那是強勢且強制的,沒有選擇的餘地。雖然方向不同,但最初的目的是類似的,皆因過往的自己代表著一段不願回首的人生經歷,忘卻還不夠,是要徹底成為另一個人,才能擺脫。
高岸因成長經歷而變化的人格,讓他誤會了愛的本質,而後又因為觸碰到鮮活的生命,讓他的「愛」變得更加扭曲。雖說角色設定豐富,但算是常見的元素,所以其實沒什麼驚喜感、容易猜到,是一位典型的心理變態的人生歷程。
另一位角色宋東年也是千絲萬縷的關係人,與死者互為初戀,二人在璀璨的青春時光中相遇,更有幸一同品嘗戀愛的各種美妙與禁果。可惜無人是先知,不會預知更不會知道毀滅來得如此之快,所以咬下去的那口有多甜膩美好,嚥下的後味就多麼的苦澀心碎。
二人在十四年後因為相似的命案再次相見,這次他們不再逃避,而是面對與深入,除了真相之外,療傷或許才是擱置許久的待辦事項。
雖說作品定位在犯罪懸疑類別,不過以閱讀下來的內容來說,關於人物的描寫、心境、變化等文學性篇幅佔較多比例。懸疑破案這個元素並無帶來燒腦的刺激感跟追求(表面上的)真相的急迫性,兇手也不難猜,換句話說就是沒什麼犯罪手法的機巧驚喜。
劇情著重在鋪陳角色們的前因,而死去少女們是果的具現化。加上使用「過去與現在並存」的寫作手法,有一定的篇幅是關於過往記憶跟事件的敘述。當然這是完整故事的必要性手段,可惜副作用就是帶來少許冗贅文字的疲憊感。
感情線的安排雖然有頭有尾、是合理的,可還是給我一股硬湊感。因為沒有理解到後來的宋東年為何對李海燕產生男女之情,是因為整形後與初戀的相似,還是並肩破案時的吊橋效應?總覺得不夠深透,以及一閃而過的政經元素,有點可惜只淺淺出場而已。
整體風格是文學感重的懸疑推理,單看角色各自的故事就很豐富了,所以就不對機關手段設計太要求,可以順順看完。
真相大白時,帶來的不是輕鬆,而是更多的不解與陰溼。幸運的是有人陪伴,而更幸運的是,自我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