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雨非常親密的好友排了一天一夜的小旅,感謝有她,不過一直想到她說出來的比喻,我真的覺得不如不要比喻😂,現在回想就覺得好氣又好笑,雖然他是共情能力很強的人,可是不同環境成長與心,相信還是無法完全理解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我也知道對於原生家庭造成的潛意識創,還沒完全療癒,我的內在小孩也還沒完全被安撫與成長,人生畢竟不簡單,願意正視慢慢療癒就很好了,我們不傷害自己與別人也對得起社會,那為什麼一定要把自己修復到100分狀態?有些時候能夠修復到80分已經可以好好生活下去了。
那場對話我提到,當我幾個月前知道是女兒的時候,我是有所失望的,一來是生為女生的我,覺得生活得很辛苦,婦科問題、騷擾問題、生理女初始能力狀況等等,二來是我在一個沒有父母教育的環境成長,我的阿嬤也只能擔任照顧者,未有任何教育行為,我的最小記憶是幼稚園的時期,親戚們狂捧大兩歲的哥哥,聰明活潑長得好可愛,而我生性害羞內向,感覺沒人保護或教我怎麼面對長輩或者外人一些禮貌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我從小到大都考自己摸索,關於愛、關於性,也許在我這一代很多人都這樣吧?!(我現在34歲)搶不贏遙控器、做不到自己喜歡的事,永遠都被哥哥欺負,阿嬤也不會協調教育,我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趕快長大離開家裡,我想要能公去學我想學的事物,做喜歡的事。
記得我在國小田徑隊,而在還沒加入田徑隊之前參加運動會個人項目短跑第一名,小三加入田徑隊到小六畢業,也拿了不少獎項,考試也常常滿分,最後國小畢業是拿著縣長獎畢業,在這過程我的印象中沒有人摸摸我的頭說著我很棒,讚美我或替我開心,而我的哥哥學壞甚至吸毒賣毒國中沒讀完,過了長達十幾年的廢物人生,這些年我只記得大家都說他很聰明很可惜,卻沒有人看看我。雖然我哥在三年前已經改變,也開是踏入社會並重新就學獲取學歷,但依然需要我大姑姑及大家的鼓勵與讚美,讓他自卑多疑的個性可以重新建立起信心,殊不知我這個妹妹只是壓抑著,想辦法讓自己過好,我真的抗壓性很好不在意嗎從小被忽略還是埋在心裡會影響的,不過我也清楚現在自己過得很好。
在我30歲我遇到我的男友,也就是現在的先生如此疼愛我,這是人生中最棒的對象與體驗了,而我即將要脫離被愛被照顧的角色,成為一個愛人與照顧人的角色,即便我是愛自己的人,但在擔任被疼愛的這一方就這年,讓我覺得時間好短,雖說我的先生一定會疼愛我,不會像別人說的變成女兒奴,這點我也很清楚,我清楚知道我心裡只是在抗拒我的角色轉變,隨著時間推移我也清楚知道,沒人一開始就是好的愛人者與照顧者每個人都是邊走邊成長的,而我的好友拿她的狗來比喻😂最近他家又收養了一隻妹妹,而原本的哥哥就開始吃覺得自己地位不保,其實我也完全忘記她怎麼比喻了,她也有說她不是說我跟狗一樣兒只是知道形容那情緒,但我也就笑笑的,我可以理解她不完全能理解我的情緒,但我也不多解釋了。
不過先生也有個憧憬是有個兒子,可以一起做父子活動,這部分我並沒有跟他深入對話,但我能理解她,畢竟他的父親在他國小就過世了,而他的哥哥大他10幾歲,其實也很少完再一起,他的兒時童年就是同學家看電視打電動,因為家裡也有好的娛樂支援後來哥哥因為白血病英年早逝,我想他有一部分也是孤獨的,所以他也很渴望小孩,但大直男可能不會去探討這麼多情緒,我曾問過他為什麼想要小孩?他也只俏皮回我:「Like father, like son.」我想我完全可以理解。
距離角色轉變剩下10週,我們覺得女兒也很好,會替她規劃好,讓她未來可以不用像我們兩個年輕這麼辛苦,我們都不是出生於好家庭,但會進好責任擔任照顧者,可我們確實重心不會完全放在小孩身上,會努力找到平衡,問心無愧就好,至於會不會先要再拼一兒子?之後再說吧!我不覺得有手足就是好是,畢竟我跟我哥也沒有感情很好,當然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相信我們會讓手足們擁有一定的公平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可育兒本來就很不容易,我想還是先照顧好一方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