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很多書的人,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煩惱:
想要閱讀,但沒時間;想要保留,但空間不足;想要整理,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特別是在要搬家、斷捨離、或平台調整售價的時候,出清書籍就變得勢在必行。
以下是一套簡單實用的流程,幫助你判斷:哪些書該留下,哪些可以轉手出去。
🌿 步驟一:先設定你要保留的數量上限
問自己:「如果搬到一個新家,最多願意帶幾本書?」你可以設一個具體數字(例如:30 本),這樣做是為了讓後面有依據去判斷去留。
📚 步驟二:快速分類你的書
把你的書分成五大類(可用便條紙、顏色標籤、手機筆記都行):
類別說明建議
優先保留的類別:參考用/工具書會反覆翻閱的,例如語言書、設計書、心理學
待閱讀清單類別:最想讀的書你看到書名就想翻開的
優先出清類(一次性讀物):不會重讀小說、散文、純粹娛樂性讀物
優先出清類(流行性讀物):買了但沒興趣衝動購、跟風、題材已不吸引你優先出清
保留或拍照記錄後斷捨離類:情感紀念有簽名、特殊意義的書
⏱ 步驟三:「三分鐘快速判斷法」
給每本書 3 分鐘時間:
- 看封面、副標、作者介紹
- 翻一下目錄,瀏覽幾個章節
- 問自己:「我半年內會主動想讀它嗎?」
如果答案是「不確定」,就先放入「觀察區」;
如果是「幾乎不會」,那你已經有答案了。
📦 步驟四:分類存放,設定期限
- 📘 保留清單:留下 20~30 本核心書籍,放進主要書櫃
- 🕒 觀察區:10~20 本設 3~6 個月內讀完,否則出清
- 📤 出清區:立即拍照上架賣出,或捐贈、交換
🛠 小建議
- 工具:
用 Excel 或 Notion 建一份書籍清單,有助於管理和回顧 - 販售:
賣書平台(讀冊與書寶)
自行販售(蝦皮) - 交換或捐贈
加入二手書社團,交流交換也很好玩
圖書館捐贈
🧘♀️ 最後提醒
書的價值,不在於佔滿你的書櫃,而在於是否真正對你的生活有所影響。
每一本你願意打開閱讀的書,都值得你為它留一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