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並長期持有是一個很好的建議,但你知道在股市崩盤時堅持這種策略有多困難嗎?成功的投資方法通常需要付出代價,這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在長期持有的過程中,股價的波動會引發你的恐懼、懷疑和不確定性,有時甚至會感到遺憾,因為沒有在最高點賣出。
長期持有,有多難?
在這種情況下,你很難忽視內心的矛盾和恐懼。如果你不能理解投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那麼你很難獲得回報,容易被誘使想不勞而獲。買入並長期持有(buy and hold)策略面臨的挑戰,是場外的人無法看到的。執行這些策略時,內心的矛盾和拉鋸遠比紙上談兵要困難得多。我們往往過度自信,或者不善於辨別成功所需付出的代價,因此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承擔股市波動的風險。能否在高低起伏中堅持下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許多事物都有其價格,關鍵是找出你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看起來很簡單,要不自己做做看?
過50年間(從1974年到2024年),美國標普500指數漲幅增長了近92倍。同樣這50年間,標普500指數包含股利的平均年報酬率約為[1]11.6%。看起來很簡單又容易只需在家坐這等資金複利成長收割而已。但年報酬率11%是否真如天上掉下來般容易獲得?當然不是! 這世界沒有這麼好心。成功的投資方法對非投資人(在場外,沒有投入資金在股市裡者)來說看似簡單身。想要獲得11%的報酬,你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假設我們需要年平均報酬率11%,但同時也必須承受這期間可能發生數次超過30%甚至50%(腰斬)的最大跌幅,你能接受嗎?想要賺錢同時也需要能承受這些起伏震盪風險,甚至在這持有的其間報酬和資產總額可能大幅的減少,這期間還瀰漫著悲觀的氣氛當下真不知道何時何日才會開始反彈而你仍需堅持。這樣的投資考驗通常需要超過30年甚至更久,才能達到平均年報酬率約11%。你有想過嗎? 給自己測試過(最大風險承受度)嗎? 準備好了嗎? 要成功,我們必須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投資市場的報酬就像是進入股市所需要購買的門票,不過這張門票有時會讓你疼痛。同時響報酬越高付出的代價也往往越大。很多投資人會在認為股市要跌之前賣出股票並在下一次上漲前買進。他們試圖預測股市波動,這看似理性所以很多人會這樣做。但金錢之神並不青睞那些不願付出代價卻想獲得回報的人。在投資方面也是一樣。你想預測市場想在衰退前賣出在經濟反轉前買入,這看起來很理性但實際上我們無法預測股市的走勢,市場先生總是令人難以捉模。如果投資人試圖避開要付的代價(想透過買/賣嘗,波段操作以獲的報酬: 股市要跌之前賣出股票並在下一次上漲前買進),最終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對一個股市新手來講你要讓他從來沒經歷過股市下跌25%的新手投資人來說,讓他在股市大跌時跟人說就算下跌25%以上甚至更多,實際上我還是能夠生活的很好的,你覺得有可能嗎?
正確心態看股市波動
我們把長期投資在股市會經歷的波動視為一種入場劵或手續費而不是一個交通違法的罰款。這個手續費/入場劵可看成帶著自己家人去一個遊樂園區遊玩的一個門票度過歡樂時光所需要買的門票,會覺得很開心願意付出而不是一個交通罰單,這樣子我們現在就有很正確的心態進入股市。實際上承受波動性、不確定性的費用付出與獲得報酬代價,通常是付出的越多也得到的越多
如果因為害怕要付出的手續費(視為罰單),就直接在場外用定存現金不進入這個股市,不承受這個波動也不經歷這個高低的一個起伏與中間資產的縮水與增長,這樣子我們將永遠沒有機會取得比較高獲利回報的機會。
好的心態,高的回報
因此,想要獲得股市回報的最好方式就是說服自己相信這一筆手續費是值得付出,這就讓我們能夠留在市場因應股市的波動期間獲得學習和入場券,以至於讓我們將來時間久了可以讓我獲得更高的報酬回饋,而不是這把錢擺在銀行的定存或債券(長期來講會因通膨而讓自己購買力下降造成更多實質損失)。
如果自己把獲得股市的報酬設為是一場繳交通的罰單心理非常的痛苦而無法入場的話,這個時候你就永遠無法享受到股市為你帶來的豐厚報酬。畢竟自己樣進入股市所需要承受波動是為一個代價。
[1] AI Perplexity 運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