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窗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做窗效應(new windows theory或稱新窗效應、造窗效應,是保羅科爾賀學派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簡立恆於2025年在《山居獨行晚報》第64期提出。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一個整潔、新穎、完好的現象出現,會誘使人們樂於維護新的改變,甚至引發連鎖效應。長期而言會讓整個環境被維護得更加完善。

該理論作者提到他在住處與室友的相處。當他剛搬到位於海港邊的新居所時,數十年的小透天並不特別破舊,但也並非被擦拭整理得一塵不染。

七月西南氣流與颱風連日的大雨使得屋子內外佈滿水氣,也給作者多了幾天額外的休假。他便投入了他的閒暇時間維護與改造新房子的整潔。刷洗數年未清的大門走廊與水溝、擦拭牆上溝縫與窗戶橫條上的灰塵、打掃樓梯與走廊與縫隙、使用砂紙與銅油去除不鏽鋼曬衣架上的鏽斑。他甚至去買了一台全新的除濕機擺在公共空間。

這接連投入之後帶來的,儘管未經開會討論,未有見面聊天與協調,但室友們也有了一些改變。

有室友把堆放在公共空間的雜物收走,還貢獻出他原先不願意出借的閒置的除濕機。有室友在作者刷洗大門門口後的兩週又刷洗了一次大門口,儘管遠不及之前地板的髒污程度。

你或許會想到,這其中大部分的改變來自於作者的投入,但是周遭的室友不單單僅是受益,他們因為獲得了享受更好環境的體驗,因此他們也更願意多花費一點點心力。

破窗效應給人的心理暗示是:「我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就算我不做,別人也會做」、「我可以恣意妄為反正本來都這麼糟了」。而與破窗效應相對應,新窗效應給人帶來相反的心理暗示:「別人維護了這樣的環境,我也得做點什麼」、「我的舉手之勞,可以更輕易為環境維持現有的美好」、「我也是這個環境的一份子,我的參與是重要的,我是重要的」,這些都是新窗效應給人帶來的微小期許。

同樣用破窗效應的比喻,作者提到,同樣是走進一條巷子,當一個人看到的不是髒亂陰暗的巷子邊上的大樓有幾扇破掉的窗子,取而代之的是整潔、氣味清新、乾燥無泥灰的巷子,周邊的房子上的幾扇窗子雖然不是新裝的,卻修補、除鏽、擦拭、保養得像是新的一樣。製造了高級、整潔、與舒適的感受,就算是路人,也會捨不得破壞,同樣會小心翼翼地維護它,就算有少數的害群之馬,也還是會有人協助恢復環境的完善。

社會原本就不可能每個人投入相同多的力氣在同一個事情上。整個社會的維護與提升更像是每個人有各自關注的領域,在其中把它做好,而後自然會有在乎的人接力維持下去。

這心理效應最初的誘因來自於,超越臨界值的一個優良的環境,讓人覺得不努力做點什麼真的會很可惜很捨不得,而在那之前的前一個步驟,來自於有人把那個場子做出來。

raw-image

【山居獨贏電子報第64期】

雙贏是我贏兩次,獨贏是我贏一次,顯然還是雙贏更好。


立恆

09.08.20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位於北緯二十五度的小葉冷水麻
47會員
37內容數
心態文青,自然就文青。
2025/02/14
068|但你得上班 後來發現沒有什麼要說了,一千條雜訊裡頭沒有一條是值得分享的,沒有一條對他人有益。 儘管每一次發文都當作是此生最後一次發文的態度按下發送鈕,卻沒有取得好結果。 沒有什麼新的事情發生,沒有奇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天色照常亮,上班地點照常有塊永遠無法在第一時間認出我的打卡鐘
Thumbnail
2025/02/14
068|但你得上班 後來發現沒有什麼要說了,一千條雜訊裡頭沒有一條是值得分享的,沒有一條對他人有益。 儘管每一次發文都當作是此生最後一次發文的態度按下發送鈕,卻沒有取得好結果。 沒有什麼新的事情發生,沒有奇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天色照常亮,上班地點照常有塊永遠無法在第一時間認出我的打卡鐘
Thumbnail
2024/10/31
【山居獨行電子報第085期】 修訂版註: 原版為了強迫讀者聽歌讀歌詞,擺放了5首歌曲的歌詞在前面。因為Gmail字數限制,過多的字數會隱藏,需點開才看得到。我敢打賭許多人根本沒看到原先我認真撰寫的「衣物洗滌原理」這篇內容。 故調整版面之後重新發布。 2024.08.16 18:29 於館前麥
2024/10/31
【山居獨行電子報第085期】 修訂版註: 原版為了強迫讀者聽歌讀歌詞,擺放了5首歌曲的歌詞在前面。因為Gmail字數限制,過多的字數會隱藏,需點開才看得到。我敢打賭許多人根本沒看到原先我認真撰寫的「衣物洗滌原理」這篇內容。 故調整版面之後重新發布。 2024.08.16 18:29 於館前麥
2024/10/17
073|總之,你要讓正向的循環運轉下去 要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事情,並不容易。並不能單憑感覺,也不能僅依靠理論正確。 十月,月初領薪水,很高興,用手機把待繳的費用都轉出去,去便利商店領一些現金出來。 看到店門口躺著的無家者,蹲下來遞給他一百塊:「給自己吃好一點。」 \ 八月,二入一盒
Thumbnail
2024/10/17
073|總之,你要讓正向的循環運轉下去 要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事情,並不容易。並不能單憑感覺,也不能僅依靠理論正確。 十月,月初領薪水,很高興,用手機把待繳的費用都轉出去,去便利商店領一些現金出來。 看到店門口躺著的無家者,蹲下來遞給他一百塊:「給自己吃好一點。」 \ 八月,二入一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已是2024年 這個世界從古至今無時無刻都在改變,變化大到能開心滿足的活著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指標。過去馬斯洛所提的需求理論是正三角形,由底下到最頂的順序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但挺令人鼻酸的事實是,這個理論放在現代已漸漸變成倒三角
Thumbnail
已是2024年 這個世界從古至今無時無刻都在改變,變化大到能開心滿足的活著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指標。過去馬斯洛所提的需求理論是正三角形,由底下到最頂的順序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但挺令人鼻酸的事實是,這個理論放在現代已漸漸變成倒三角
Thumbnail
經歷學術研究和進入景觀園藝綠化相關工作後,作者進行了自我啟發,紀錄了實際內容,並準備分享豐富的實務經驗和植物方面的知識。不論是學生、業界人士還是對景觀園藝有興趣的人,都能在此獲得一些啟發和知識。
Thumbnail
經歷學術研究和進入景觀園藝綠化相關工作後,作者進行了自我啟發,紀錄了實際內容,並準備分享豐富的實務經驗和植物方面的知識。不論是學生、業界人士還是對景觀園藝有興趣的人,都能在此獲得一些啟發和知識。
Thumbnail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Thumbnail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Thumbnail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Thumbnail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Thumbnail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Thumbnail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