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會在生日願望許下「希望下個生日前可以死去」的人。 前陣子跟朋友在聊關於相處間的摩擦,我說有一個印象深刻但我從來沒提過的事情但現在可以說說看。 我和朋友G1是同個月生日,我月初他月尾,有一次我心血來潮跟他說想送個什麼給他,他說好。但因為我的生日會先過,所以在發現他沒有其他特別表示時,心裡有點不平衡。 發現這個不平衡持續了快一個月,有幾天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想到哭出來,「是不是我其實不太重要?只是我自以為很重要?」意識到這件事會開始影響我對他甚至對這份友誼的看法,雖然應該直接跟當事人說,但這其實只是我過不過得去的問題,和當事人沒什麼太大關係。最後決定不要自己想,去找信任的朋友聊聊好了。 和朋友M1聊了大致的始末,我不記得原話,但大致上的意思是:送禮這件事應該是你自身想送、想祝福對方才有的舉動,如果送了就不應該抱有對方一定要回禮的心態,不然這就只是交易行為而已。 其實很正論,理智上完全理解他在說什麼,我也很感謝他願意這樣一如既往地誠實向我分享這個看法。 但對話結束我又躲回床上哭了好幾天,大概有3天都不想再跟他說話。 別誤會,我還是很愛他們兩位,我知道只是自己過不去,他們都沒有做錯事,也不該承擔我的這種難受情緒。所以這件事被沉澱在內心深處,每想到我和G1的生日就會隱隱作痛。 藉由最近和他們說開這個心結的機會,我開始思考:那麼究竟是什麼過不去呢? 開始細想這二十幾年或說有記憶以來的十幾年,「生日」對我來說是一個怎樣的事情? 很早就發現自己對「生日」有很大很大的執念,所以小時候我也會覺得親密朋友的生日很重要,卡片、手作卡片、禮物等等,記得的話、來得及的話,一定會準備,如果太忙也會在未來補上--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可也因為太重視,所以得失心也相對的很高,如果對方沒有回禮或是連一句生日快樂都沒有,我真的會難過到吐出來(真實經歷)。 你可能會想:聽起來太嚴重了吧!但真的有一個人是這樣看待生日的。 那麼這個「執念」是哪裡來的呢? 思緒飄向了遠方,小時候就被迫要在家裡打工,雖然會給我相應的薪水,但對於一個心智尚未發展成熟的小孩,要去「服務」客人,很多願望都沒有被滿足的當下,我要付出怎樣的心意去「服務」客人?要怎樣貼心地設身處地讓對方覺得我服務態度真好、來我們店買東西真開心? 即使我根本一丁點都不感到開心?我只是一個剛進入十幾歲階段的小孩,大人們、客人們到底想要在我身上得到什麼價值? 為什麼我才十幾歲就要活得「能給人產生價值」?那我自己呢?我之於我自己的價值,難道就只是為了滿足我以外的其他人嗎? 「可是這樣你才活得下去啊。」 十幾歲的我,甚至直到前幾年已經二十幾歲的我,都困在「這個地方」出不去。 所以我討好、我付出,我奉獻、我犧牲,我只能告訴自己:因為我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 我放棄了思考。 「生日」對我來說,是一年之中,唯一所有人能夠看見「我」、以我為重的日子。 家人會問我想吃什麼、想怎麼過,不會再質疑我的想法或是意見,會看到每個我愛的人臉上都是笑嘻嘻的。 放下被迫承擔的工作、放下彼此思考的不合、放下對事件的爭論不休,我能專注享受生命中與生活中的美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並感受到自在、包容與尊重。 像是被施了魔法的辛杜瑞拉,在午夜十二點的鐘聲響起前,都能享受一切歡樂與美好,而且她值得。 直到去年我都會發文感謝一整年乃至於所有曾經幫助過我、關懷著我、愛著我的人,但還是免不了認為在午夜十二點的鐘聲響起以後,我就不配擁有這一切。卻忘記了,認識著我、愛著我的人,從來不是因為那天是不是我的生日,而是因為覺得我值得、因為我是我。
而我,每一天都是我。
前幾天跟職場上的組長在聊生日要怎麼過,我說:平常過得那麼苦,至少生日一整天要過得開心吧? 組長說:如果是這樣想,那就把每一天當生日過啊~ 然後我們都笑了。 希望看到這裡的你也能笑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