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活動呈現11年的週期性變化,當太陽進入極大期(活動高峰期)時,太陽黑子數量增加,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頻繁發生,導致磁暴和太空天氣產生劇烈變化。
在極大期前後幾年,太空天氣劇烈變化的頻率和強度較高,磁暴、極光現象較為頻繁,對地球的影響也較爲明顯。大氣壓力和天氣變化在地磁暴,引起的大氣振盪,會使部分區域氣壓變化明顯,造成氣壓中心的升降,進而引發嚴寒、颱風、暴雨氣象的現象。
2024年10月起太陽已經正式進入第25個太陽週期的極大期。
這活躍狀態預計將持續到2025年甚至2026年,整個極大期大約會持續1到2年左右。
現在尚未得知什麼時候結束,因為需要持續觀測太陽黑子數量和輻射強度的變化,當活動開始明顯減弱時,才能準確判定極大期結束。
太陽活動旺盛時,太陽風的速度和帶電粒子密度也會提升,這使得地球磁層受到更強擠壓和擾動,進一步加劇太空天氣的劇烈變化。地面感應電流可能損害變電站和輸電線路,導致電力系統異常或停電,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工業運作。
電離層擾動會使衛星導航信號偏移,影響地球的通訊、導航、衛星運行,特別是在劇烈磁暴期間,單頻和雙頻定位系統都可能出現無法鎖定衛星訊號、定位不準情況。
磁暴可能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影響生理時鐘,導致失眠、淺眠、夢境頻繁、睡眠品質下降、情緒波動、降低壓力耐受性,部分人即使睡眠時間充足仍然感覺疲倦。
磁場變化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電信號傳遞,改變傳導物質釋放,導致頭痛、暈眩、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症狀,部分人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平衡感失調。
針對磁暴期間可能出現的身體不適,能夠改善的方式睡眠和起床時間,幫助調節晝夜節律,穩定生理時鐘,減少失眠與情緒波動。
補充日常維生素和維他命,有助降低交感神經張力,緩解壓力與焦慮。尤其對電磁敏感體質者,多到公園、森林自然環境中活動,減少電磁波干擾,減輕磁暴帶來的神經系統與心血管壓力,提升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