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相信在台灣能實現財富自由,理由很簡單:薪資收入不高,物價與房價卻節節攀升,65 歲退休前恐怕連生活都勉強,何來自由?其實,問題在於我們對「財富自由」的想像過於單一,總認為它是「完全不工作、花錢無節制」的狀態。但這種極端的版本,不僅資金需求龐大,也並非適合所有人。與其一開始就將目標訂得遙不可及,不如先問自己:我想要的財富自由,究竟是什麼樣貌?只有釐清這個問題,才能估算出應該提前準備的金額,並制定可行的計劃。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財富自由模式,讓你對目標有更清楚的藍圖:

1. Fat FIRE
- 特徵:退休後依然享受高檔、奢華的生活。
- 做法:努力提升薪資,積極增加被動收入,並承受高壓、高挑戰的工作環境。
- 適合族群:天之驕子、有家族幫助、進入高薪產業、自行創業。
- 資金門檻:可能需要上億資產。
- 難度:極高,對大多數受薪階級而言,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2. Lean FIRE
- 特徵:以極簡、低開銷的生活,快速實現財富自由。
- 做法:大幅縮減生活支出,專注儲蓄與投資。
- 適合族群:無扶養父母與妻小者,或能接受長期簡樸生活的人。
- 資金門檻:300–400 萬左右即可達成。
- 難度:偏高,若本身購物慾強,這種生活會很痛苦。老後若有病痛,可能財務吃緊。
3. Regular FIRE
- 特徵:最傳統的退休模式,以資金超過 25 倍年支出為目標。
- 做法:計算出每月生活費,並提早投資,讓投資回報金額超過生活費。每年以 4% 提領率支應生活費,投資收益能覆蓋支出並維持本金不減。
- 適合族群:高薪族群、家中有幫助、年輕時能抗壓並持續工作者。
- 資金門檻:假設每月生活費 35,000 元,年支出 42 萬 × 25 = 1,050 萬。
- 難度:中等,努力加上家中資源支持,並非遙不可及。
4. Barista FIRE
- 特徵:先用被動收入覆蓋一部分生活費,提早辭職轉向低壓、兼職或興趣型工作(如咖啡廳員工、書店員工、保全等)。
- 做法:持續工作,同樣以資金超過 25 倍年支出為目標,但不限於提早 10 ~ 20 年前完成。進入中年後,改做兼職、遠距、接單等工作。
- 適合族群:一般上班族
- 資金門檻:與 Lean FIRE 接近,但因仍有工作收入,自由度更高。
- 難度:低,能提早進入「半退休」狀態,生活壓力較Lean FIRE小。
5. Coast FIRE
- 特徵:先苦後甘,早期努力存本金,讓投資自己成長到退休需求。
- 做法:邊工作邊投資, 例如:300 萬投入投資帳戶,預計 15 年後成長到 1,050 萬,足以支撐退休生活。
- 適合族群:懂得投資的上班族(投資獲利穩定超過4%)
- 資金門檻:與 Regular FIRE 接近。
- 難點:中等,中期不必再積極儲蓄,只要維持基本生活開支即可。
財富自由的路線圖
以上這些模式,並非只能二擇一,你可以依人生階段逐步切換,例如:Lean FIRE → Coast FIRE → Regular FIRE → Barista FIRE → Fat FIRE。重點在於理解財富自由的核心:收入 > 支出。支出需要仔細的紀錄,並且用幾年來評估,我的文章”用 Google 日曆+試算表,讓記帳變得如此簡單!“提供一個方便的方法,可以方便記帳。
如果一開始就想達到富豪等級的退休,又希望很快完成,那除了努力,恐怕還得依靠家族資源與運氣(笑)。 對多數人來說,先以 Lean FIRE 為短期目標,快速累積第一桶金,有了資本後,思維與視野會大幅提升,才有機會進入更高層的財務思考。結語
財富自由並非單一版本,它可以是極簡,也可以是奢華;可以是完全不工作,也可以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賺生活費。 關鍵是你要先知道自己要哪一種,再去計算與行動。我會在這個沙龍,持續分享極簡生活與財務自由的策略,歡迎留言、按愛心、追蹤,一起邁向有選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