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賺到的錢,該繼續投入,還是該花在自己身上?花多少才合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文/ Dway >

在投資的世界裡,我們常聽到一句話:「讓錢滾錢。」


意思是,當你賺到錢時,不要急著花掉,而是繼續投入市場,利用複利效應讓資產持續成長 📈。

然而,現實人生不是 Excel 表格,資產曲線不只是往上,而是會穿插著旅行✈️、家庭👨‍👩‍👧‍👦、興趣🎨、健康💪……等真實的生活開支。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在股市中獲利,或是領到一筆不小的股息,到底該繼續投入,還是該花在自己身上?花多少才合理?🤔



① 投資與生活,並不是「非黑即白」⚖️

許多人在投資初期,都會陷入兩種極端:

  • 極端再投入派:幾乎把所有獲利再投入市場,不輕易花錢,認為每一塊錢都是未來複利的種子 🌱。
  • 極端享樂派:賺到就花,市場只是提款機 🏦,結果本金長不起來。

事實上,投資與生活並不是對立面,而是可以互相支撐的兩條軌道 🚆。


如果你把所有錢都投入市場,卻從未體驗過資產帶來的生活品質,那麼投資對你而言只剩下數字遊戲; 反之,如果你把市場賺到的錢全花掉,不留任何成長的本錢,那麼你的財務自由夢很快就會破滅 💭。



② 我的親身案例:用股息完成一場歐洲之旅 🌍

剛好,今年我用一筆股息收入,帶著家人到奧地利🇦🇹與捷克🇨🇿旅遊。


我們選擇了跟團,總費用約 40 多萬元(包含機票✈️、住宿、餐食、導遊、交通等)。

這筆錢完全來自我持有 ETF 與股票的股息收入💵,並沒有動用本金。

在旅程中,我們走過維也納的街道 🚶‍♂️,看過布拉格的百塔天際線 🏰,品嚐了當地的甜點🍰與咖啡☕,也聽了一場維也納的古典音樂會🎻。

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趟旅行,更是一種「用投資回報改善生活」的實踐 ✅。

因為我清楚知道:本金還在,資產仍然持續生息,而這趟旅行就是資產帶來的「現金流紅利」💎。


③ 什麼時候該花?什麼時候該留?📊

我自己的原則是——花掉「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的一部分,而不是花掉資產本身

舉例來說,如果一年股息是 60 萬,我會用以下的比例思考:

  • 50% 再投入 🔄:作為下一輪的投資本金,持續擴大資產基礎;
  • 30% 生活升級 🎉:旅遊、家人聚餐、健康檢查、學習課程等;
  • 20% 彈性運用 🛍️:應急基金、興趣嗜好、偶爾的奢侈品。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 不會讓資產縮水,甚至每年都會因為再投入而成長 📈;
  2. 生活品質會隨著資產規模上升而逐步改善 💎;
  3. 心理層面更平衡,不會覺得自己辛苦投資卻一直「只看數字,不見生活」。

④ 如何判斷「花多少才合理」?💡

我常用一個簡單公式:

生活花費 ≤ (股息+被動收入)× 可支配比例

可支配比例因人而異,但對多數長期投資者來說,建議落在 30%~50% 📐。

例如,你每年股息+被動收入共 80 萬,那麼你每年可以花 24 萬到 40 萬在生活升級上,剩下的再投入。 這樣做的關鍵是——不讓花費超過「資產產生的可持續現金流」💵。


⑤ 投資帶來的不只是錢,還有時間與選擇權 ⏳

當你用投資收益支付旅行費用時,你會發現心境很不一樣 🌈。

不是因為旅行不花錢,而是花的錢來自資產自動生產的現金流,不需要動用工資、不需要背負額外壓力。


這代表你的資產,正在替你買「時間」⏰ 與「選擇權」🗝️—— 你可以選擇多陪家人、選擇去更遠的地方、選擇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 結語:投資是為了生活,不是為了數字

股市賺到的錢要不要花,答案不是「要」或「不要」,而是「花得有節制,留得有策略」📋。

我的建議是:

  1. 永遠保留一部分收益繼續投入市場,讓資產基礎不斷擴大 📈;
  2. 每年劃出固定比例的投資收益,用於提升自己與家人的生活 👨‍👩‍👧‍👦;
  3. 把每一次的花費,當作對自己的投資——健康、知識、回憶,這些才是資產能帶來的真正回報 💖。

今年,我用股息帶著家人走進歐洲的古老街道 🏰,也同時讓我的資產繼續在市場運作。

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感——生活與投資並行,錢不只是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體驗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理財雙修:讓20年台外商經驗帶你避坑升級》
18會員
36內容數
👋 歡迎來到我的專題 你好,我是 Dway,一位在台商與外商電子業打滾近 20 年的職場人 走過基層工程師、部門主管,也歷經無數次面試、升遷與轉職。 我創立這個專題,希望結合我的經驗與觀察,帶大家一起: 用策略思維打造「會賺錢、也會守錢」的人生
2025/08/15
追蹤0056除息後績效與未來操作策略,分享實際股息收入、價差分析及總報酬率計算,並說明賣/不賣出0056的三大原因,以及不同市場情境下的應變策略。
Thumbnail
2025/08/15
追蹤0056除息後績效與未來操作策略,分享實際股息收入、價差分析及總報酬率計算,並說明賣/不賣出0056的三大原因,以及不同市場情境下的應變策略。
Thumbnail
2025/08/07
本文探討投資者是否該參考媒體資訊選股的議題,指出媒體資訊雖然能提供產業趨勢和市場情緒,但通常是落後指標,不宜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作者建議建立獨立的投資系統,從公司財報、產業趨勢和股價評估等面向進行分析,並保持投資紀律。媒體資訊僅作為輔助參考,而非投資主軸。
Thumbnail
2025/08/07
本文探討投資者是否該參考媒體資訊選股的議題,指出媒體資訊雖然能提供產業趨勢和市場情緒,但通常是落後指標,不宜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作者建議建立獨立的投資系統,從公司財報、產業趨勢和股價評估等面向進行分析,並保持投資紀律。媒體資訊僅作為輔助參考,而非投資主軸。
Thumbnail
2025/07/31
你是否也曾在週一早晨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上班?」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過疑惑,那麼這篇文章,寫給你。
Thumbnail
2025/07/31
你是否也曾在週一早晨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上班?」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過疑惑,那麼這篇文章,寫給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近年來,股市愈加火熱,話題不外乎“如何增加被動收入”和“財富自由”。因此,不論是教你如何存股,還是如何投資或投機,都成為吸睛的熱門話題。最受歡迎的莫過於“45歲財富自由”這類內容,如何資產翻倍的操作技巧也廣受追捧。而那些教你如何配置資產和理財的書籍,雖然有口碑,但市場反應平平。 你可以看一下
Thumbnail
 近年來,股市愈加火熱,話題不外乎“如何增加被動收入”和“財富自由”。因此,不論是教你如何存股,還是如何投資或投機,都成為吸睛的熱門話題。最受歡迎的莫過於“45歲財富自由”這類內容,如何資產翻倍的操作技巧也廣受追捧。而那些教你如何配置資產和理財的書籍,雖然有口碑,但市場反應平平。 你可以看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這本書包含投資和理財兩個部分,作者用了許多數據及計算告訴大家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包含了許多扎扎實實的數字,雖然無法順順地讀過去,必須要和作者一起思考,但作者也寫得蠻仔細,也有稍作簡化,所以這樣得出的論點也更有說服力。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月光認為,心懷投資策略與目標,投資之路才能走得長遠。可以看到一堆人暴賺後財務自由的,也可以看到一堆人借錢投資失利,產生負債的。端看自己把焦點放在哪裡,哪邊的例子就會多看到一些。如果有財務壓力的,其實先不要去想如何能從投資賺大錢,調整心態之後再來擬定策略。         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月光認為,心懷投資策略與目標,投資之路才能走得長遠。可以看到一堆人暴賺後財務自由的,也可以看到一堆人借錢投資失利,產生負債的。端看自己把焦點放在哪裡,哪邊的例子就會多看到一些。如果有財務壓力的,其實先不要去想如何能從投資賺大錢,調整心態之後再來擬定策略。         就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