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工作,是為了未來不工作?🔮 ──從職場到財富自由的實戰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 文✍️/ Dway >

你是否也曾在週一早晨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上班?」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過疑惑,那麼這篇文章,寫給你

🔄 把上班,變成為自由鋪路的起點

很多人討厭工作,是因為「工作變成了目的」,而不是工具。

但真正聰明的做法,是把現在的工作當成「為未來不工作」的手段。

你可能會說:「怎麼可能?我薪水就那樣,扣完房租、帳單、育兒開銷,還能存什麼?」

這正是為什麼,我們更需要建立職場理財雙修的思維。


💡 Step 1|把收入當工具,而不是目的

👉 實例:我的學弟Kevin的故事

Kevin 28歲時月薪45,000元,沒有特別高,但他堅持每月提撥30%投入ETF定期定額,

他選擇像是【0056】這類高股息ETF,每年滾出股利再投入。五年後,他的資產突破百萬。

更重要的是,他開始用「投資回報」來思考未來,而不是「薪資成長」。

🔑 重點:不是賺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並如何讓它長大。


🧠 Step 2|職場成長,才是加速器

很多人只追求投資報酬,卻忽略了:最能快速拉升你財富的,是你的主業。

📊 假設你每月多談成一次加薪、跳槽、轉職的機會,

只要年增薪資5萬元,10年就是多出50萬元本金可投入市場。

👉 實例:我自己過去的選擇

我曾在一間台商公司做到主管,每年平均加薪幅度達8%,

同時利用獎金投入0050與美股指數基金。10年下來,資產增長遠超想像。

🔑 職場不是為了「耗時間」,而是為了「換資源」。


💰 Step 3|打造「被動收入」思維

真正自由,不是辭職後什麼都不做,而是你擁有選擇不工作的權利

🔄 打造這樣的條件,你需要以下三種資產:

  1. 📈股息資產:像是0056、00878等ETF,每年穩定發股息。
  2. 🏠出租收入:購置小坪數投報穩定的不動產,作為現金流來源。
  3. 📚知識變現:像我現在寫文章、開講座、顧問諮詢,將經驗轉化為收入。

👉 實例:一位50歲提早退休朋友的分享

他每年靠投資股利收入約36萬,租金收入18萬,加上數位商品販售,年收破百萬。

他笑說:「現在不上班,其實是因為我早就在上班時,為現在的自己做了準備。」



🛤 Step 4|設立一個「FIRE目標數字」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關鍵在於量化。

你需要設定:多少資產,可以讓我過上每月不靠工作也能生活的日子?

舉例:

  • 你希望每月被動收入有 30,000元
  • 假設投報率為 4%(如股息、租金)
  • 那你需要的資產總額是:
    👉 30,000 x 12 ÷ 0.04 = 9,000,000元

這就是你的財富自由目標金額

🔖 重點是:你一旦有了這個目標,你的每份工作收入、每筆加薪、每次儲蓄,都會更有方向。


🎯 結語:別讓人生只是「被工作推著走」

我們都要工作,但我們不該只為工作而活。

如果你能把「現在的工作」看作是「通往未來自由」的跳板, 那你每一份努力、每一筆儲蓄、每一次思考,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鋪路。


📌現在工作,是為了未來不被迫工作。

📌不代表你不能工作,而是你有選擇要不要工作。


💬如果你喜歡這類實戰理財與職涯交叉的內容,歡迎訂閱我的專欄

🔐我也會不定期分享自己實際的投資配置、對帳單分析,讓你看到真實的操作邏輯。

👉讓我們一起,不只賺錢,更要懂得掌握自己的人生節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理財雙修:讓20年台外商經驗帶你避坑升級》
18會員
34內容數
👋 歡迎來到我的專題 你好,我是 Dway,一位在台商與外商電子業打滾近 20 年的職場人 走過基層工程師、部門主管,也歷經無數次面試、升遷與轉職。 我創立這個專題,希望結合我的經驗與觀察,帶大家一起: 用策略思維打造「會賺錢、也會守錢」的人生
2025/07/28
< 文✍️ / Dway > 如果你有追蹤我上一篇關於0056的操作紀錄,你應該知道——我在除息的前一天才進場。這個操作,在許多長期投資者眼裡可能有點不尋常,因為大家普遍會認為除息後股價會填息得比較慢,而不是短期就看到成效。 但我之所以選在前一天進場,其實有兩個考量:
Thumbnail
2025/07/28
< 文✍️ / Dway > 如果你有追蹤我上一篇關於0056的操作紀錄,你應該知道——我在除息的前一天才進場。這個操作,在許多長期投資者眼裡可能有點不尋常,因為大家普遍會認為除息後股價會填息得比較慢,而不是短期就看到成效。 但我之所以選在前一天進場,其實有兩個考量:
Thumbnail
2025/07/27
< 文✍️/ Dway> 「30歲了還存不到50萬,是不是人生輸在起跑點?」 其實,存不到錢,不代表你沒有能力。更可能是:你還沒掌握適合自己的財務策略。這篇文章不是要你立刻翻轉財富人生,而是要教你**「先止血、再強化、再翻身」**的三步驟,建立屬於你的財務急救機制。 ✅ 第一步:先止血 —
Thumbnail
2025/07/27
< 文✍️/ Dway> 「30歲了還存不到50萬,是不是人生輸在起跑點?」 其實,存不到錢,不代表你沒有能力。更可能是:你還沒掌握適合自己的財務策略。這篇文章不是要你立刻翻轉財富人生,而是要教你**「先止血、再強化、再翻身」**的三步驟,建立屬於你的財務急救機制。 ✅ 第一步:先止血 —
Thumbnail
2025/07/24
本文分享一個0050波段操作案例,兩個月內獲利近9萬元,並揭露三次交易明細、操作邏輯與判斷依據,分析適合對象,以及波段操作與長期投資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7/24
本文分享一個0050波段操作案例,兩個月內獲利近9萬元,並揭露三次交易明細、操作邏輯與判斷依據,分析適合對象,以及波段操作與長期投資的差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從「我不想上班」來看看自己遇到的問題,的確是有點繁雜。 例如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發揮所長,才能得到成就感,不僅僅是與苦痛爭奪能量。 例如自己到底是誰,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自己突破困境。 然而,我們如果直面地來針對這問題來提出解決方案。 顯然,可以簡單很多。 「不想上班。」 先思考為什麼要上班?
Thumbnail
從「我不想上班」來看看自己遇到的問題,的確是有點繁雜。 例如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發揮所長,才能得到成就感,不僅僅是與苦痛爭奪能量。 例如自己到底是誰,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自己突破困境。 然而,我們如果直面地來針對這問題來提出解決方案。 顯然,可以簡單很多。 「不想上班。」 先思考為什麼要上班?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你不愛上班、又不想回家?你可曾想過讓自己「不想」的原因是什麼......
Thumbnail
你不愛上班、又不想回家?你可曾想過讓自己「不想」的原因是什麼......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思考著:「我要這樣下去嗎?」,而你自問自答:「再過一陣子好了。」轉而將眼光停留在可掌握的小確幸上。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思考著:「我要這樣下去嗎?」,而你自問自答:「再過一陣子好了。」轉而將眼光停留在可掌握的小確幸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