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抒發] 小孩受傷一週年紀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日子的點滴,以此紀念勇敢面對苦難的我們。

 



 <之一>


當時我雖然照常上下班,但心思全繫在孩子身上,想知道他狀況有好一點嗎?能不能自主呼吸了?眼睛張開了嗎?渴望從微小的病情變化看到一絲希望,因此當我知道孩子第一次拔管失敗、再次裝回呼吸器,且主治醫師說他的腦傷比預期還要嚴重時,我感覺世界就要崩塌了。

 

為了轉換心情,我和先生走出醫院,來到熙來攘往的心中山線形公園,看著陽光依然燦爛,看著周遭人們充滿歡笑,我感到困惑,為什麼偏偏是我們要承受這番苦難?上天究竟要帶領我們走向何方?三個月前才在眾人期盼下呱呱墮地的孩子,是否還有機會重回我們的懷抱?

 

我和先生牽著手,心裡的酸澀恐怕只有對方最明白,因此我們討論出一個理智但痛苦的決定:為了避免孩子繼續受苦,如果他的狀況一直沒有好轉,該放手的時候我們就要放手,希望他來生再回來當我們的小寶貝,無病無痛,讓我們好好疼愛他。

 

後來孩子逐漸好轉,兩週後順利拔管成功,很慶幸沒有碰到我們最擔心的狀況,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那絕望的時刻,父母對孩子最極致、最無私的愛,就是即使萬般不捨,仍願意鬆開手,成全孩子所做的選擇。

 

病床上貼著親友求來的平安符,有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藥師佛,有道教的三官大帝,再加上台北馬偕醫院的耶穌基督,祈求在眾神的護佑下,孩子能順利度過難關。

病床上貼著親友求來的平安符,有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藥師佛,有道教的三官大帝,再加上台北馬偕醫院的耶穌基督,祈求在眾神的護佑下,孩子能順利度過難關。



 



<之二>


我平時在金融業擔任專案經理(PM),內心總覺得這樣的工作好像不需要太多專業,因為遇到技術問題時可以聯絡IT;遇到法規問題時可以聯絡法務;遇到執行問題時可以聯絡前線同仁。我的工作在於盡可能通盤考量所有面向,找到正確的對象處理問題,並將各方進度統整起來,讓所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同步掌握。

 

沒想到是孩子生病以後,我才深刻體會到「資訊同步」的重要性。因為兒虐案件會牽涉到眾多利害關係人,身為所有資訊流的核心,我和先生必須時刻掌握最新進度,同步讓各方利害關係人知悉,才能促使案件依我們所希望的方向進行。

 

例如我們需與主治醫師溝通,掌握孩子的最新病況;需追蹤社會局對保母的調查及懲處結果,確認是否有利於我方的證據;需回報最新進度給警方,以期能盡快進入司法程序;需研讀醫學文獻及過去判決,以強化「小孩是遭受保母虐待,因而導致受虐性腦傷」的論述;需從保母過去的錄音檔及照顧紀錄中,找出她隱瞞不報的蛛絲馬跡;同時需整理證據交給律師,以擬定下一步的訴訟策略。

 

當然,以上這些還不包括偶爾需回應家人、朋友對孩子的關心,以及需留時間安頓好自己的情緒。回顧這一切,都讓我深深感激過去工作上的歷練,讓我有辦法面對這場人生中最關鍵且最具挑戰性的專案。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的沙龍
58會員
49內容數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2025/03/30
自從經歷大寶被保母虐待後,我就開始定期接受心理諮商。 經過一年多來、32次的諮商,我看到了自己的改變,更令我意外的是,這個改變發生在我與諮商師之間。 當時的我剛懷第二胎,同時面臨身體上的變化、工作責任增加、以及大寶復健等狀況,時間很滿、壓力也很大,因此詢問諮商師是否能降低諮商的頻率,
2025/03/30
自從經歷大寶被保母虐待後,我就開始定期接受心理諮商。 經過一年多來、32次的諮商,我看到了自己的改變,更令我意外的是,這個改變發生在我與諮商師之間。 當時的我剛懷第二胎,同時面臨身體上的變化、工作責任增加、以及大寶復健等狀況,時間很滿、壓力也很大,因此詢問諮商師是否能降低諮商的頻率,
2025/02/22
聽別人說過,自然產痛前面、剖腹產痛後面,我有預期到剖腹的傷口需要比較長時間復原,但感覺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殊不知,第一胎因為不知道自己有疤痕增生的體質,聽從護理師的建議,只貼了半年的矽膠貼片,就改用除疤凝膠,結果我的疤痕不但沒有變淡,還越來越紅腫凸起,看了皮膚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肥厚性疤痕」。
Thumbnail
2025/02/22
聽別人說過,自然產痛前面、剖腹產痛後面,我有預期到剖腹的傷口需要比較長時間復原,但感覺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殊不知,第一胎因為不知道自己有疤痕增生的體質,聽從護理師的建議,只貼了半年的矽膠貼片,就改用除疤凝膠,結果我的疤痕不但沒有變淡,還越來越紅腫凸起,看了皮膚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肥厚性疤痕」。
Thumbnail
2025/01/01
趕在2025年到來之前,我和先生將二寶送到新竹,交由公婆幫忙照顧。 以後,我們就是假日父母了。  為了這天的到來,我準備了大半個月。有些東西需要多買一份放新竹,有些東西要最後一刻才能打包。手機記錄了長長的搬家清單,沒想到才誕生五個月的娃兒,ㄍㄟ西竟然這麼多。 
2025/01/01
趕在2025年到來之前,我和先生將二寶送到新竹,交由公婆幫忙照顧。 以後,我們就是假日父母了。  為了這天的到來,我準備了大半個月。有些東西需要多買一份放新竹,有些東西要最後一刻才能打包。手機記錄了長長的搬家清單,沒想到才誕生五個月的娃兒,ㄍㄟ西竟然這麼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
Thumbnail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胡不歸,所為何? 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著自己,前些年還能跟自己說,是為了圓一個夢想,在有自己舞台的地方圓夢,所以讓孩子、家人一等再等,到今年底親愛的老公、孩子,總共就等了我6年了。 6年呀,從一對新婚夫妻,等成了二個孩子的媽媽,可是孩子仍然等不到媽媽的歸來。
Thumbnail
胡不歸,所為何? 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著自己,前些年還能跟自己說,是為了圓一個夢想,在有自己舞台的地方圓夢,所以讓孩子、家人一等再等,到今年底親愛的老公、孩子,總共就等了我6年了。 6年呀,從一對新婚夫妻,等成了二個孩子的媽媽,可是孩子仍然等不到媽媽的歸來。
Thumbnail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Thumbnail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