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越是細膩而含蓄,恰恰代表一種克制的情緒流動。像是內心獨白,也像對某段關係、某個人、甚至某種狀態的反思。
「完美」是對於任何主體而言都是模糊而主觀,當用了「完美」這個極致的詞,這種矛盾其實已經透露了某種複雜的情感糾結。
一但視某方為完美。不論對方多好、事情多美,帶來的仍然是加倍的傷害。因為越珍惜,越小心,越容易被刺傷。「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這種謹慎,不一定是對人的尊重,也可能是一種對自我傷害的防禦。
有人說詩是一種藏匿情感的容器,能將複雜的故事、難以言說的心緒,壓縮成一句話、一個停頓、一個意象。能藏入明確的情緒張力與敘事基底。懲罰加乘
L 是什麼?
是藏匿於自我想像中的暴擊
也是那個不曾轉身的人
L 是什麼?
是一枚打磨得太乾淨的字
閃著光,也藏不住刃
「我說完美,但那只是偏好的一種病症」
愛上的
從來不是人,
是想像裡那個不會轉身的背影
所以學會走路不發聲
每一腳
都在心裡計算可能崩裂的面
傷口不是 L 給的
是自我疊加的點數:
一次停留,加一
一次沉默,加二
一句「你真好」,直接暴擊
像一段點數機制的敘事計算
壓抑
自我懲罰式的情感加乘
我沒有歌頌你,L
「我只是記錄風穿過玻璃的方式,
它不愛我,
可我總覺得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