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在絕望之巔,我沒有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時間是殘酷的。

時間指針從 12 轉到 12 ,有人得到了人生第一個吻,有人定下了終生婚約,有人成為母親,有人生日,有人入獄,有人出獄,也有人什麼事也沒做,只是等著憂鬱將他拖向死亡。

時間是殘酷的,它帶來希望也帶來絕望,生與死向人類無言以對、兩手一攤,無法替任何人回答為什麼幸福不會隨著時間來到自己的生命之上,又或是,為什麼人生會變得一團糟,死亡如此輕易地刺穿了希望的幻覺。

許多無法解釋的事也包括,為什麼偏偏是在八月三十一日這個古羅馬曆法中多出來的一天,我們見證了一個「多餘」的人,從大眾視野中再次退回生命的陰暗處,讓時間從他身上流過、滑過,然後繼續走下去。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Joachim Trier)以《愛重奏》(Reprise, 2006)、《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August 31st, 2011)、《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2022)三部電影組合成奧斯陸三部曲,分別講述關於時間、城市、文明三者交織纏繞於當代(青年)個體身上的壓力和懷疑,以及隨之引伸出的孤獨、荒蕪和異化。

三部曲的角色們皆橫跨了時間,而《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在其中的跨度最小,卻最大化地描繪出一個人從死亡爬升,再重重跌落回深淵的敘事──這是男主角昂納許自殺失敗、自勒戒所離開,重新回歸社會,再回到毒品懷抱的二十四小時。

「你熟悉那種可怕的融化感,彷彿溶解在流淌的河水中,自我被有機液體化為烏有的感覺嗎?你身上一切堅固、結實的東西,都在令人厭倦的流動中融化,只剩你的頭額。」二十世紀的羅馬尼亞裔法國哲學家蕭沆(E.M. Cioran)在 22 歲時寫下《在絕望之巔》(Sur les Cimes du Désespoir),書名以彼時羅馬尼亞在自殺訃聞中通用的格式開頭為名:「在絕望之巔,年輕的某人結束了他的生命。」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內容延續書名對於死亡的祝禱,以一連串對於苦難、荒謬、死亡、憂鬱、失眠、善惡的囈語,帶出對於生命本質和個體主體性的探索;以極端的文字撕扯,荒誕與虛無主義的哲學思考,創造出一個不斷向死而生的「角色」,往死亡的深淵一躍而下,讓生命的空虛無限擴張。

這個擴張蔓延到昂納許的生命空間,繁衍出另一種更為古典純粹的樣貌:更傳統、典型的虛無主義。故事從昂納許嘗試著在森林中自殺失敗,在清晨時分推開窗簾,進一步推開空間/意識流動的想像開始。連續的事件在奧斯陸發生,揭示一個個體的意識、表演、動機之於集體場域的生發,拓延至普遍現實中的渺小、甚至毫不重要。

但正是這個「毫不重要」,透過攝影機的虛焦,疏離的距離,才反過來「聚焦」在這個觀眾看來早已低到土裡,走投無路又有毒癮的昂納許身上。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求職面試失敗,姊姊不願見他,前女友從不接電話,身邊的故友都已走向人生正軌⋯⋯昂納許成了一座孤島,在文明鋼筋建立起的城市叢林裡,「融化到只剩頭額」。而觀眾也藉由他的行動和外界反應,映照出昂納許空乏的核心:一旦發現這裡只有「悲傷的空白」,甚至沒有邪惡、沒有虛假後,不僅僅使觀者失去了以社會道德來評斷事實對錯(吸毒)的標準,同時,也將觀眾拉向一個善惡不明,混沌未清,道德空洞的世界。

當毒癮與自殺成為了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觀眾對於角色心生憐憫,這個故事就成為一個處在巨大黑洞內的二十四小時。昂納許既沒有工作、沒有價值,還追求死亡,這一切讓他幾乎成為反對文明社會價值意義的代言者,且持續削弱現代社會結構,讓金錢、地位、性愛的意義崩解,將所有的資本文明表徵回歸到最原始的裸體狀態──在這個沒有裝扮、沒有語言、沒有面具的世界,才使原始情感得以揭露,並成為死亡、幻想、脆弱、虛無的主場。

故事創造了昂納許這個角色,讓觀眾看見的不是生命的無限可能性,不是「變好」,也不是「正常」,而是見證一場無可挽回的現實本身。那麼,這個「被創造的」角色究竟想訴說什麼?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在尼采最為人所知的「上帝已死」說法引出世人普遍對虛無主義的想像後,蕭沆用更純粹、感性的語言,圍繞對存在之虛妄、困頓的反思,並在他的書寫中「創造」虛構的角色,替現實的寫作者承受苦痛,以「拯救」自我。如果說,虛構作者的形象一直都是閱讀體驗的一部分,那麼在《在絕望之巔》中,就不啻是體驗,更是作者於紙上展演所揭示的核心問題。

「生命意義的虛假,我不停受苦,我在這個宇宙間什麼都不是⋯⋯」書中每一次反叛、絕望,如獸般的吶喊中,「我」任情感氾濫,所經之處皆成災難;「我」不停地以書寫象徵性地自殘、讓虛構的角色一死再死,將「死」宣之於口,唯有此,我才能拯救一部分的自己免於死亡。

於是,書寫者將自己掏空,透過對上帝的責難,哭喊身處宇宙規則底下的折磨,以求換取真實自我的永恆平靜。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看似矛盾,但若回望更早期歌德(​​Goethe)的《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1774),也不乏看出歌德正嘗試以維特之死,來拯救自己因身心靈疾病而意識到生命脆弱、肉體將亡的自己。是以,回到電影中(對於他人多餘)的昂納許,或許觀者也能更近一步地,成為主動觀看的人,利用他的多餘與消亡,以創造自己的生命敘事。

「我想結婚、生小孩/旅行世界、買個房子/有個浪漫假期、整天只吃冰淇淋/在海外生活⋯⋯中樂透彩/每天過著有用的日子/被人愛著。」當昂納許在咖啡廳以疏離的姿態,聽著旁人分享著人生的願望清單,鏡頭滑過角色,對焦在朗誦創作的女孩身上時,幾乎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攝影機正創造一股虛無底下,真實的、屬於生命本身的暖流,霎時衝破角色的絕望危機,重新替無數觀看的雙眼注入有機的生命之水。

或許正是看中了「藝術不能解決任何事物」的特性,《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透過消極的當代文明寓言,嘗試從昂納許的反社會意義中,透過觀者的主動參與,再次反轉、過濾一切負面的思想雜質,迎來更純粹的,對於生命的美好想望。於是,昂納許無論是再無用、再懦弱、再萎靡不振的失敗者,他已成為虛無主義中,用血淚喚起人類內在之生命創造力的「實質」角色──儘管他沒有決定活著,重回毒品懷抱,但他做到了「讓觀眾活著」,那麼他即是成功的。

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尤沃金・提爾——導演專題

《釀電影》尤沃金・提爾——導演專題

疾病,是如何找上門的呢?

就像時間與命運一樣,如此難以解釋的事也包括,一個世界上最爛的人,為什麼偏偏選在古羅馬曆法多出來的那一天,決定讓時間停止流動,決定回到那一片混沌。當然,也包括為什麼有些人幸運地在三十初半覓得安棲的居所,但有更多的人,是三十未立大不幸。

時間是殘酷的,帶來希望,也帶來絕望,它向著人類兩手一攤,無法替任何人回答,為什麼幸福不會隨著時間來到生命之上,又或是,為什麼人生會變得一團糟,而疾病與死亡如此輕易地刺穿了幻覺。但是,疾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它變成了「不自然」之物的同義詞。

於是,我們會在某一天睡醒後突然變成一隻大蟲,對自己的身分感到徨惑不安,對著自己問道:「這是我的身體嗎?」

挪威導演尤沃金・提爾(Joachim Trier)將常人異化成為病者,以虛無時代作為切角,描繪當代青年的孤獨、陌異,與其心靈場域的自我崩解。在此,時間便成為推動著人生,卻無法保證幸福抵達的機器,由此折射出資本社會、雲端世代無處可安的困窘──而藉由觀者凝視,透過凝視的失敗與裂解──我們方能在廢墟中重新摸索生命的其他出路。

決定今天買花給自己,因為明天就要上路──在病中求存,在病中發覺疾病的症狀不過是愛的力量變相的顯現;所有的疾病都只不過是變相的愛。(Symptoms of disease are nothing but a disguised manifestation of the power of love; and all disease is only love transformed.)

༄༄專題閱讀請由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8/27
《偶然與想像》作為濱口竜介創作軌跡中,最為傑出的階段性成果,不以清晰可辨識的戲劇經驗切割一段特殊時刻,而是將生活無所不在地嘗試入戲與出戲的搬演。它有著仿若藝術創作活動般,關乎意識底層的感知體察;同時,每一次都是自我與他者的內在,對於一個連自身都無法壟斷其詮釋權的文本,進行重新書寫、聆聽與入戲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8/27
《偶然與想像》作為濱口竜介創作軌跡中,最為傑出的階段性成果,不以清晰可辨識的戲劇經驗切割一段特殊時刻,而是將生活無所不在地嘗試入戲與出戲的搬演。它有著仿若藝術創作活動般,關乎意識底層的感知體察;同時,每一次都是自我與他者的內在,對於一個連自身都無法壟斷其詮釋權的文本,進行重新書寫、聆聽與入戲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8/20
電影中,一條支線清楚驗證了成瀨的偏好——鄰街商店老闆受不了企業競爭,與幸司一群人深夜飲酒後,選擇輕生,留下妻子和女兒面對殘酷的現實。分屬戰前舊人類的禮子丈夫,與戰後新人類的幸司,先後亡故,經歷一切的禮子卻仍活著,她,女人,始終面向「生」這一邊。
Thumbnail
2025/08/20
電影中,一條支線清楚驗證了成瀨的偏好——鄰街商店老闆受不了企業競爭,與幸司一群人深夜飲酒後,選擇輕生,留下妻子和女兒面對殘酷的現實。分屬戰前舊人類的禮子丈夫,與戰後新人類的幸司,先後亡故,經歷一切的禮子卻仍活著,她,女人,始終面向「生」這一邊。
Thumbnail
2025/08/19
女鬼的形象,某方面乘載了文化脈絡中,性別結構不平等的重中之重。女性的變異之所以駭人,即是從甩也甩不掉的想像所開始的,她們暗夜碎語哭泣,接著苦守於夜半鏡前,下一步便是她們面露猙獰,手腳彎曲,嗜血維生——得要走到如此極端、如此悖德,似乎她們才能脫下矇在觀者雙眼上的羞恥布,才會有人看見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9
女鬼的形象,某方面乘載了文化脈絡中,性別結構不平等的重中之重。女性的變異之所以駭人,即是從甩也甩不掉的想像所開始的,她們暗夜碎語哭泣,接著苦守於夜半鏡前,下一步便是她們面露猙獰,手腳彎曲,嗜血維生——得要走到如此極端、如此悖德,似乎她們才能脫下矇在觀者雙眼上的羞恥布,才會有人看見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醉心,也不需醉,只需一顆落水的太陽。
Thumbnail
醉心,也不需醉,只需一顆落水的太陽。
Thumbnail
黑暗中有了光 如同生活中有了死亡 獨自待在深海底 獨自走在銀河邊緣 獨自站在文字絕崖俯瞰深淵
Thumbnail
黑暗中有了光 如同生活中有了死亡 獨自待在深海底 獨自走在銀河邊緣 獨自站在文字絕崖俯瞰深淵
Thumbnail
就是這種透徹地理解,出現的深沉的悲傷。
Thumbnail
就是這種透徹地理解,出現的深沉的悲傷。
Thumbnail
在那片黃褐色的湖畔中, 我看見了那鏡像的自己, 是如此的悲傷痛絕。
Thumbnail
在那片黃褐色的湖畔中, 我看見了那鏡像的自己, 是如此的悲傷痛絕。
Thumbnail
在夜裡,逐漸死去 踏上前往死亡的路途 路途遙遠嗎? 或許要花上20年、60年、80年...100年 抬頭仰望,今日的天空,也許依然湛藍。 用力吸氣,污濁或清新,CO²或O² 笑容或哭泣,時間依然流逝。 悄悄的課業難度提升,悄悄的獲得自由。 青春無情的流逝,寫下沒有返回鍵的頁面
Thumbnail
在夜裡,逐漸死去 踏上前往死亡的路途 路途遙遠嗎? 或許要花上20年、60年、80年...100年 抬頭仰望,今日的天空,也許依然湛藍。 用力吸氣,污濁或清新,CO²或O² 笑容或哭泣,時間依然流逝。 悄悄的課業難度提升,悄悄的獲得自由。 青春無情的流逝,寫下沒有返回鍵的頁面
Thumbnail
1. 頭殼右上方搖晃整顆夕陽 欲將胸腑內血液窯燒 之後龜裂、剝落 悶成了孤單一門藝術 讓緣份誤讀   2. 不該存在的耽溺                      濃郁了太傻的夜色 誘惑獵捕自己的背影 風乾、夾頁 壓擠成一場暴
Thumbnail
1. 頭殼右上方搖晃整顆夕陽 欲將胸腑內血液窯燒 之後龜裂、剝落 悶成了孤單一門藝術 讓緣份誤讀   2. 不該存在的耽溺                      濃郁了太傻的夜色 誘惑獵捕自己的背影 風乾、夾頁 壓擠成一場暴
Thumbnail
墜滅之雨 帶著我一起離去吧 世界不需要我 我也不需要這個世界
Thumbnail
墜滅之雨 帶著我一起離去吧 世界不需要我 我也不需要這個世界
Thumbnail
毋知你是我    度過烏暗的明月         -蕭煌奇《上水的花》-
Thumbnail
毋知你是我    度過烏暗的明月         -蕭煌奇《上水的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