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昕實業(8438)於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中揭示其穩健營運與創新策略。公司專注於電子業線路成型的特用化學品,並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將廢液轉化為高價值的銅產品。儘管面臨匯率波動挑戰,昶昕憑藉高市場佔比與綠能布局,展現強大成長潛力,致力於成為產業永續發展的領航者。
會議摘要
昶昕實業(8438)於2025年8月14日及16日舉行第二季營運成果說明會,由總經理陳彥亨博士及財務長郝玉璇女士主持。會議內容涵蓋公司概況、2025年第二季財務表現、營運模式與循環經濟策略,以及對未來營運的展望與挑戰。以下為會議的詳細摘要。
一、公司簡介
昶昕實業成立於1989年10月23日,由陳國金先生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為陳彥亨博士。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99億元,擁有約350名員工。昶昕專注於特用化學品的製造與銷售,主要服務電子產業,包括半導體、封裝及印刷電路板(PCB)領域。經營模式: 昶昕實業以線路成型特用化學品(蝕刻液)為核心業務,針對不同電子產品(如iPhone、汽車線路板、3C產品)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公司在台灣及兩岸電子業市場佔有率極高,同時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將客戶使用後的廢液回收,轉化為高價值的銅產品,實現資源再利用。
集團廠區資訊: 昶昕在全球設有多個廠區,涉及特用化學品生產與廢液回收處理。各廠區代表關鍵字包括「銅」與「錫」,顯示其業務聚焦於金屬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電路板線路成型流程: 會議中展示了電路板線路製作流程,說明電子業如何利用昶昕提供的化學品,將銅箔基板加工成精密線路。此過程涉及多種化學品應用,昶昕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主要產品:
- 特用化學品: 用於電子業線路成型,如蝕刻液,針對PCB、半導體封裝等應用。
- 回收廢液: 將客戶使用後的廢液回收,萃取銅等金屬,製成硫酸銅等高價值化合物,銷往礦業或其他工業領域。
二、2025年第二季營運成果
財務長郝玉璇女士報告了2025年第二季的財務表現,並分析影響因素。
財務概況:
- 合併營收: 第二季營收為9.31億元,較第一季的8.65億元增長7.62%(增加6,500萬元),較去年同期9.18億元增長1.48%(增加1,360萬元)。
- 毛利率: 受4月底至5月初匯率劇烈波動影響,毛利率略有下滑。公司約40%業務以美元報價及收款,匯率變化導致擠壓,與第一季相比有較大差異,但預計隨著匯率穩定將回歸正常。
- 業外損失: 匯率波動導致業外匯損約3,293萬元,影響稅後淨利。
- 稅後淨利: 第二季稅後淨利為1,051.9萬元,EPS為0.15元,較第一季及去年同期有所衰退。

- 上半年表現: 累計上半年營收17.9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6.15億元增長11.31%。毛利率從14.32%下滑至13.05%,減少約3,400萬元。

- 財務健康: 現金及定存約7.46億元,流動比率1.44倍,淨值24.85億元,存貨周轉天數19天,應收帳款周轉天數42.52天,顯示財務狀況穩定。
三、循環經濟模式與競爭優勢
總經理陳彥亨博士詳細說明了昶昕的循環經濟模式及其競爭優勢。
循環經濟模式: 昶昕自30年前開始推行循環經濟,將賣給電子業客戶的化學品使用後的廢液回收,避免資源浪費。廢液中含銅量約10-12%,公司以高於廢棄物處理的價格回購,萃取銅後製成硫酸銅等化合物,售價高於銅價,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此模式不僅降低客戶成本(透過回購補貼),也讓昶昕與客戶形成長期夥伴關係。
競爭優勢:
- 市場佔有率: 昶昕在台灣及兩岸電子業市場佔有率極高,產品品質與客製化能力獲客戶信賴。
- 資源再利用: 公司將廢液轉化為高價值產品,避免資源賤賣,支持台灣資源有效利用。
- 技術精進: 昶昕持續精進廢棄物處理技術,將延伸廢棄物轉化為工業原料,提升競爭力。
- 多樣化業務結構: 公司包含特化廠、回收廠、處理廠、貿易公司、倉儲及運輸公司,形成完整產業鏈,增加進入門檻。
市場趨勢與支持: 昶昕的循環經濟模式受到蘋果等大廠支持,因其符合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公司亦積極參與AI伺服器相關供應鏈,顯示其產品與新興科技趨勢的關聯性。
四、營運展望與挑戰
陳彥亨博士分享了昶昕未來的營運展望、潛在挑戰與機會。
展望:
- 後段產品訂單: 至2025年Q4,銅產品等後段產品訂單滿載,受益於全球銅需求高漲(基礎建設、電動車、戰後重建)。
- 前端產品訂單: 2025年上半年電子業訂單表現良好,下半年變數較多,需觀察電子業景氣及新建廠產能開出時程。
- 匯率影響: 上半年受台幣升值影響美元收入,但已透過調整報價及增加出貨量穩定狀況,匯率目前趨穩。
- 越南新廠: 預計2025年底或2026年Q1試量產,採階段性擴產策略,確保成功率。
- 綠能建設: 持續推動綠能,2026年Q2預計新增綠能產出,降低碳排並符合ESG要求。
- 熔銅業務: 因後段銅化合物需求高於前端,增設熔銅裝置,直接採購銅原料生產,滿足市場需求。
挑戰:
- 銅價波動: 銅價變化影響營收與毛利,公司以增加出貨量及美元計價應對。
- 景氣不確定性: 下游銅需求不穩,但目前需求仍高,公司尋找多元銅源(包括海外)。
- 匯率風險: 台幣升值影響美元收入,已採對沖策略(如美元對美元計價)。
機會:
- 供應鏈重組: 因應地緣政治及關稅變化,尋找有利運作模式,如將海外原料回台加工,提升產值。
- 綠色產品認證: 產品幾乎全數獲美國UL認證,符合ESG需求。
- 製造服務平台: 為東南亞客戶提供廢水處理及循環經濟解決方案,拓展服務範疇。
- 新廠布局: 越南廠進展順利,若泰國需求明確,將快速設廠以滿足市場。
能源政策: 昶昕積極發展綠能,目標包括降低碳排、避免用電大戶窘境、提前達標綠能使用率、調節尖峰用電及平衡化石燃料比例,預計2026年Q1見初步成果。
會議總結與展望
昶昕實業(8438)在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中展現其穩固的財務基礎與創新經營模式。儘管面臨匯率波動及景氣不確定性,公司憑藉循環經濟模式、高市場佔比的特用化學品及全球佈局,維持競爭優勢。越南新廠的建設及綠能布局為未來注入成長動能,而ESG目標則彰顯其永續承諾。展望未來,昶昕將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成為電子材料與循環經濟領域的領導者。
附件:問答環節(QA)
Q1:公司40%的業務以美元計價,如何應對匯率風險?
- A: 我們盡量以美元計價採購原料,並以LME(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準與客戶定價廢水回收,透過售價調整及美元對美元的對沖策略平衡匯差。
Q2:從電子業回收銅與自行採購銅的比例及趨勢為何?
- A: 過去回收銅100%來自客戶廢水,近年因後段銅需求高於前端,開始採購銅原料。但優先仍是以循環經濟為主,採購銅僅在訂單量過大時補充,東南亞新廠也將提供當地廢水原料。
Q3:回收銅與採購銅的毛利差異?
- A: 回收銅毛利較高,因與客戶合作模式成熟(20-30年);採購銅因來源型態多樣(銅管、銅粉等)需額外溶解過程,成本較高。但市場銅價高時,採購銅成本仍具競爭力,長期將努力拉近兩者毛利差距。
Q4:廢水回收價格如何定價?
- A: 依據廢水含銅量(約10%)乘以當時LME銅價,扣除處理費後,若銅價高則付費給客戶;若銅價跌至低於處理費,客戶需付費。我們與客戶共享效益,鼓勵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