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 曾經是以足球聞名的運動品牌,但在 2010 年代初期陷入業績停滯。
2013 年,執行長 Bjørn Gulden 上任後推動了關鍵轉型,讓 PUMA 成功重回主流舞台。
這段復甦歷程,不僅來自明星行銷與品牌形象重塑,更精準搭上了全球健身產業的成長趨勢,並透過2017年與 HYROX 的合作,切入了功能性健身這塊藍海市場。全球健身產業的黃金十年
根據 IHRSA 及多個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過去十年健身產業的發展軌跡如下: 2014–2019:穩健成長 全球健身房會員人數在 2018 年已達 1.83 億,市場營收達 940 億美元,中產階級擴大與健康意識抬頭是主因。 2020–2021:疫情衝擊 全球封鎖讓健身房停擺,產值下滑。但線上健身課程、家用器材逆勢爆紅,產業結構加速轉型。 2022–2023:快速復甦 解封後市場反彈,2022 年全球健身產值達 1,004.5 億美元,並預測 2030 年將突破 2,227.8 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 8.83%。 簡言之,健身產業展現了強大的韌性與持續成長的潛力。
PUMA 的品牌轉型策略
在這樣的背景下,PUMA 推動了多重策略: 1. 明星與跨界合作 與蕾哈娜(Rihanna)、賽琳娜·戈麥斯(Selena Gomez)合作,把運動時尚化,打入年輕族群市場。
2. 產品線多元化 除了足球,積極拓展籃球、健身、賽車等領域;與 HYROX 建立全球官方合作,更是直接切入健身市場。 3. 品牌形象重塑 重新定位為「運動專業 × 街頭潮流」雙重屬性的品牌,突破了原本侷限於足球的單一印象。
PUMA營業額走勢
停滯期(2014–2016) 2014 年:29.74 億歐元 2015 年:33.77 億歐元 2016 年:36.27 億歐元 連續三年徘徊在 30 億歐元上下,幾乎無法突破。 成長期(2017–至今) 2017 年:41.36 億歐元(首次突破 40 億) 2023 年:86.02 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清楚顯示出 2017 年後的爆發式成長。
HYROX 的戰略價值:承接 Reebok 的市場
這裡必須提及另一個關鍵因素:Reebok 與 CrossFit 合作的結束。 2010–2020:Reebok 獨家贊助 CrossFit,佔據功能性健身領域的核心地位。然而,CrossFit 賽事技術門檻極高,包含舉重、體操等複雜動作,且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對大眾來說,觀賞性遠大於參與性。
2020 結束合作:因 CrossFit 爭議及策略調整,Reebok 退出功能性健身賽事市場。
PUMA × HYROX 的切入:
HYROX 作為一項功能性健身賽事,比起 CrossFit 更具標準化與大眾化特質。
PUMA 把握這個契機,透過與 HYROX 的合作,不僅承接了 Reebok 遺留下來的市場空缺,更將「功能性健身」推向全民化與潮流化。 另外,與 Reebok 過去贊助 CrossFit、鎖定「運動精英」不同,PUMA 選擇擁抱「大眾健身潮流」。
HYROX 的低技術門檻與高度普及性,讓 PUMA 成功突破足球品牌的既有印象,轉型為能融入日常健身生活、兼具專業性能與時尚感的全方位品牌。 換言之,Reebok 的退出不僅留下一個市場真空,也為 PUMA 創造了一個入場的黃金時機。
一個「品牌轉型 × 產業趨勢 × 市場空缺」成功案例
PUMA 的逆轉勝,來自於三個核心: 1. 明星帶來的潮流影響力 2. 多元產品線與健身產業趨勢契合 3. HYROX 合作承接 Reebok 空缺,放大專業與潮流結合的效果 PUMA 不僅準確搭上全球健身產業成長的浪潮,更透過 HYROX 把握住 Reebok 留下的市場縫隙,最終完成了從「足球巨頭」到「運動時尚與健身潮流領導者」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