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縣是離臺灣最近的日本一級地方行政區,不過我卻是日本本土幾乎快跑完了之後,直到現在才初次踏上這個鄉民口中旅遊CP值遠高於墾丁的地方。也許是因為這裡沒有足以吸引鐵道迷的傳統鐵路的關係吧?在這個沒有鐵路的地方,旅行時間僅有三天,獨自一人租車也不划算,於是公車便成了此行最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這天為了收集日本燈塔的印章,我決定前往位在沖繩本島中北部交界的讀谷村,同時順道拜訪世界遺產座喜味城。

不論是戰爭或是對外貿易歷史,位於沖繩島中北部的讀谷可說是認識沖繩的第一站
沖繩的公車周遊券
雖然在二戰前的沖繩曾經有過以那霸為中心的輕便鐵道網,但車站等重點設施卻在美軍空襲中被摧毀。戰後美軍接管的政府將交通建設重心放在公路,再加上戰後重建及韓戰等因素導致鋼材缺乏,輕便鐵道的鐵軌、火車都被拆解再利用。原本的那霸火車站舊址則在1959年建立了公車總站,成為現今前往島上各大城市公車路線的起點。

那霸公車總站附近還留有蒸汽機車轉車台遺構,見證曾經的鐵道時代
和日本鐵路公司會發行周遊券一樣,沖繩也有自己的公共交通周遊券「沖繩路線巴士周遊券」,在機場、公車站等指定櫃台購入後即可使用。使用範圍除去機場立木津巴士、定期觀光巴士和行經高速公路的路線不能搭乘以外,沖繩巴士、琉球巴士、東陽巴士、那霸巴士等四大公車業者的路線均可憑周遊券在期限內乘坐。以價格來說,只要行程有搭乘公車到那霸市以外的地方,並且來回的計畫就很划算。官方有提供1日、3日券,以及是否包含沖繩單軌的四種組合可以選擇,遊客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到販售處購買之外,也可以透過專屬APP購買電子版。
不過,搭公車的缺點就是不會像搭火車那樣準時,尤其是在缺乏鐵路運輸的沖繩,基本上只有始發站的發車時間可以信賴。例如這次從讀谷村回那霸的路上,即便公車走的國道最寬的地方單向有4線道,但時逢下班時間還是遇到嚴重塞車,讓我比預計時間晚了半小時才回到市區。在安排行程的時候還是得多留一點餘裕。
琉球王國的遺產:座喜味城
我搭乘28號公車一路往北走,經過一個多小時來到讀谷村的高志保入口站下車,走路大約20分鐘就可以抵達上午目標的座喜味城。座喜味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前半,當時的沖繩島在進入農耕社會之後,各地陸續出現統御地方的按司,並築城防衛其他村落的襲擊。利益與地理位置相近的村落之間也組成類似國家的同盟,將沖繩島由北至南切分成北山、中山、南山等三個國家,各國的統治範圍大致就是今日沖繩的北、中、南部區域。讀谷的所在位置正好就是北山與中山的交界,因此當時的讀谷山按司護佐丸便在這個地方建立了座喜味城,做為監視北山的軍事動向的防衛據點。
當時的城主利用先天的地形優勢,以當地海岸特產的琉球石灰岩在土丘上建立城池。和一般看起來方正、堅固的堡壘不同,座喜味城的城牆大量使用不規則的弧形設計,有如圍成一圈的波浪。在最上層城池南側的外城牆,有點類似中式城門的甕城,雖然並未環繞整座城池,但卻創造出短兵相接的緩衝空間,也在內、外城牆相交處形成如口袋一般的袋路,讓守方可以將攻方逼入其中。

座喜味城的正門,城牆幾乎都是用當地的珊瑚礁石灰岩堆砌

座喜味城城牆多為曲線,少了幾分古城的嚴肅感
座喜味城在二戰期間曾經作為日軍的高射砲陣地,因而在1944年的十十空襲中遭受到重創。美軍統治期間又將城池及周邊的沖繩北飛行場作為基地持續接管,還曾經在城內設置飛彈用雷達站。直到沖繩主權回歸日本之後,美軍才在1974年返還座喜味城,後續在地方政府及文化廳的補助下進行調查與修復,最後在2000年與其他琉球王國關聯古蹟一同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現今的城內除了留下過去建築物的基座之外,還有一座19世紀當時的城主前往江戶參見德川幕府歸國後設置的「寄進燈籠」作為紀念。站在城牆上則可以遠眺讀谷村的西方海岸線,吹著涼爽的海風令暑氣全消。

站在城牆上遠眺海岸線
登完座喜味城之後,接著我來到山腳的座喜味城跡讀谷山博物館參觀。館內一樓除了用模型介紹座喜味城建築上的特殊之處之外,也介紹了讀谷村過往與中國朝貢貿易的歷史、考古文物及瓷器文化。二樓的展示內容則從史前時代的文物到當地人生老病死、歲時祭儀的相關介紹,在介紹沖繩戰歷史的展區還以蠟像重現了當時村民在洞窟中集體自盡的場景。在看完城堡之後,不妨來這裡認識沖繩的文化與歷史。
在最高處的無敵海景:殘波岬燈塔

沖繩知名名產御菓子御殿的本店
讀谷村的另一個不可錯過的景點就是位於西北角的殘波岬。從讀谷市區並沒有可以直達殘波岬的一般路線公車,就算是讀谷村開行的社區巴士「鳳巴士」北路線也只有到最近的村落──宇座。但因為海岸邊有許多的渡假飯店,反而是從那霸搭乘機場立木津巴士才能直達殘波岬旁的海濱公園。不過文章一開始也提過了,我買的沖繩路線巴士周遊券並不能搭乘立木津巴士,因此最節省的成本的做法還是另外付費搭乘社區巴士,再走半小時過去。當地的社區巴士資訊都能利用Google地圖查詢公車班次,只要安排好行程還算方便使用。值得慶幸的還有前往殘波岬的半途就有御菓子御殿的本店,走累了還可以進去用餐休息一下。
位在讀谷村西端的殘波岬燈塔建立在險峻的珊瑚礁斷崖之上,是日本16座由燈光會協助對外開放一般民眾登頂的燈塔之一,成人門票只要300日圓。現在燈光會也有舉辦16座燈塔的集章活動,只要購買官方發行的集章冊就能請售票人員蓋印,集滿之後還可以兌換限定紀念品。殘波岬燈塔的塔身高度高達31公尺,以日本南西諸島最高的燈塔聞名,內部通往燈塔頂的階梯也多達99階。努力爬上塔頂的展望陽台之後,東側的珊瑚礁岩斷崖,以及南側吸引許多人前來度假的明媚海岸線盡收眼底。不過,這片美麗的風景卻也是得來不易。
現今渡假飯店林立的海岸線,在二戰末期是美軍登陸沖繩本島的地方,也就是那場造成超過20萬人犧牲的沖繩戰的開端。戰後的沖繩被美軍接管,在燈塔上所見的海岸線周邊大面積土地在戰後初期都被美軍給要塞化,設置了名為Bolo point的機場及飛彈發射基地,據說那時還曾經配置可以搭載核彈頭的飛彈。即便沖繩主權在1972年回歸日本,腳下的燈塔土地還是在美軍管制之下,1973年燈塔開工興建時常常遭遇美軍百般刁難,好不容易才趕在預算年度結束前完成。讀谷村長期以來負擔了沉重的美軍基地外部成本,地方不斷爭取軍用地返還,大片的海岸土地最後終於在1977年返還,再開發成今日的渡假勝地。

巨大的獅子是沖繩民間信仰中的守護神獸
在燈塔關門前我慢慢走下燈塔,回程在舊公車內設攤的冰淇淋店享用了定番的紫薯冰淇淋,接著踏著夕陽走回讀谷公車總站。途中,在殘波岬的公園中有一座巨大的獅子像。在沖繩,獅子的意涵和金門的風獅爺信仰類似,常見於街頭或是住家門口、屋頂上,具有趨吉避凶的功能。讀谷不只是見證了過去北山與中山的衝突和西北太平洋的大貿易時代,慘烈的沖繩戰及戰後揮之不去的軍事統治更是近代沖繩歷史矛盾的縮影。只希望這隻獅子能庇佑這座海角鄉村,讓美麗的景色能和平地持續下去。
更多初次到沖繩值得拜訪的景點:
【時光土場】沖繩戰80週年史跡探尋:飛行場、舊海軍壕、平和公園|沖繩初上陸之旅(一)
【時光土場】沖繩讀谷公車一日遊:座喜味城與殘波岬|沖繩初上陸之旅(二)
探訪時間:2025.7.
完稿時間: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