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義【戲曲學】課堂筆記——單元7.劇場論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 做學問要像樹一樣,紮根深厚,才能立論穩固。


  1. 除地為場,把地整理乾淨就是「場」。
  2. 閣天氏的百姓打獵完唱歌跳舞,是歌舞配合的最早記載。
  3. 《詩經》裡的宛丘是記載了像碗一樣的表演場地。


  1. 「廣場踏謠」是指在廣場上的演出,「踏」是指節拍韻律,「謠」是演員的表演內容。
  2. 從廣場發展為舞臺,舞臺又發展為舞亭,用意是為演員遮風蔽雨,元代時已有舞亭。後來又發展出舞樓、戲樓。
  3. 有了舞樓、戲樓,就發展出「氍毹宴賞」,戲劇表演配合着飲宴。
  4. 中國戲曲達到的境界是非常文人化、文士化,若沒有文士化,戲曲的藝術歌唱文學是不能提升。但是就藝術表現而現是太精緻了,如此會走向觀眾小眾化。
  5. 如果沒有「勾欄獻藝」,中國戲曲就不能從小戲發展到大戲。
  6. 「瓦舍」指的是從魏晉以來的佛寺劇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42會員
1.1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曾永義:「五種戲曲資料不是孤獨的,而是可以互補有無。」
Thumbnail
2025/03/06
曾永義:「五種戲曲資料不是孤獨的,而是可以互補有無。」
Thumbnail
2024/11/28
曾永義:「真正地把戲曲當作戲曲來研究,而不是另一種文獻,用乾嘉的治學方法來考據、校勘,也不過是文革後才開始。」
Thumbnail
2024/11/28
曾永義:「真正地把戲曲當作戲曲來研究,而不是另一種文獻,用乾嘉的治學方法來考據、校勘,也不過是文革後才開始。」
Thumbnail
2024/10/24
曾永義:「古代中國戲曲學不發達,主要是因為文人將心力用在詩詞研究上,於戲曲則多用研究詩詞的方式來研究,沒有把戲曲學獨立建構出來。」
Thumbnail
2024/10/24
曾永義:「古代中國戲曲學不發達,主要是因為文人將心力用在詩詞研究上,於戲曲則多用研究詩詞的方式來研究,沒有把戲曲學獨立建構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7月所追戲劇蓮花樓、度華年和唐朝詭事錄的簡單感想。
Thumbnail
7月所追戲劇蓮花樓、度華年和唐朝詭事錄的簡單感想。
Thumbnail
曾永義:「大戲是眾多藝術的綜合體,要等待各個藝術都發展成熟才能綜合在一起。」
Thumbnail
曾永義:「大戲是眾多藝術的綜合體,要等待各個藝術都發展成熟才能綜合在一起。」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本隱居南陽 天下沸揚揚 茅廬三顧情 身死猶未央 學庸2006.12.28/19:35 作品號03-0368-03
Thumbnail
本隱居南陽 天下沸揚揚 茅廬三顧情 身死猶未央 學庸2006.12.28/19:35 作品號03-0368-03
Thumbnail
不平則鳴 不是英雄不世出 平地響雷動江湖 則則詩文諷扁徒 鳴驚九天掃塵污 獨孤學庸2006.11.10/18:30 作品號03-0357-03 獨孤學庸 獨具慧眼似遊龍 孤鵬展翅傲翔鳳 學海浩瀚古今通 庸脂俗粉哪能懂 不平則鳴2006.11.11/01:56
Thumbnail
不平則鳴 不是英雄不世出 平地響雷動江湖 則則詩文諷扁徒 鳴驚九天掃塵污 獨孤學庸2006.11.10/18:30 作品號03-0357-03 獨孤學庸 獨具慧眼似遊龍 孤鵬展翅傲翔鳳 學海浩瀚古今通 庸脂俗粉哪能懂 不平則鳴2006.11.11/01:56
Thumbnail
曾永義:「大家研究中國學問,往往使用西方觀念,但不知道從自身的作品特色、背景、文化各方面去探索。」
Thumbnail
曾永義:「大家研究中國學問,往往使用西方觀念,但不知道從自身的作品特色、背景、文化各方面去探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