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靈異第六感》:超越恐懼,觸動人心的經典懸疑之旅(有雷)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raw-image


《靈異第六感》於1999年在美國院線上映,自此便在全球影壇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這部由奈·沙馬蘭自編自導的電影,不僅僅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超自然驚悚片,更是一部深刻觸及人性、親情與救贖核心的劇情片。它以其獨特的氛圍營造、細膩的情感刻畫,以及一個顛覆所有觀影預期的驚人結局,在全球觀眾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部作品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贏得了評論界的高度讚譽。它榮獲了多項殊榮,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六項重要提名。此外,它還贏得了人民選擇獎(People's Choice Awards)最受歡迎電影、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土星獎最佳恐怖片等獎項,這些肯定共同奠定了其在影史上的經典地位 。

《靈異第六感》的魅力在於其巧妙地將傳統鬼故事的元素與深層次的心理懸疑完美結合。電影透過壓抑而真實的氛圍,引導觀眾在恐懼之中,逐漸感受到溫情與希望的流動。片尾的巨大轉折,不僅成為影史最常被討論和致敬的結局之一,更讓觀眾在震驚之餘,重新審視整部電影的每一個細節。

這部電影的成功,在於它超越了單一的類型框架。雖然它被普遍歸類為「超自然恐怖片」,但其所獲得的獎項提名,如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顯然遠超一般恐怖片的範疇 。這明確顯示《靈異第六感》成功地融合了驚悚、劇情、懸疑等多種元素,創造出一個多層次的觀影體驗。這種巧妙的類型融合不僅擴大了電影的受眾基礎,也使其能夠在不同的層面上觸動人心,從而大幅提升了其在影史上的地位和持久的吸引力。這部電影證明了,恐怖片不僅僅是追求感官刺激的工具,它也能夠承載深刻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人文關懷。

氛圍營造與靈異世界的描繪


奈·沙馬蘭作為《靈異第六感》的編劇兼導演,其對電影願景的堅持,是影片成功營造壓抑而真實恐怖感的基石。早在1995年,沙馬蘭便開始構思劇本,並在尋求片商投資時,堅定地要求由自己擔任導演,甚至為此設定了100萬美元的劇本底價 。儘管迪士尼旗下的好萊塢影片公司最初對這部電影缺乏信心,甚至將製作權轉售給望遠鏡娛樂公司,但沙馬蘭最終證明了其獨到的執導能力與遠見 。

電影的配樂由詹姆斯·紐頓·霍華負責,他的音樂不僅僅是烘托氣氛的工具,更是深化主題的關鍵。霍華與沙馬蘭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探討「第六感」的廣泛意義,特別是在驚悚與行善方面的多重層次與經驗 。這種深度的合作,使得配樂能夠精準地捕捉到電影中複雜的情感流動,而非僅僅製造表面的恐怖。

在音效設計上,影片更是匠心獨運。片中運用了各種動物和人類的呼吸聲,以及微弱的哭泣、呻吟、哀嚎音效,這些聲音元素極大地增強了柯爾所經歷的驚嚇與干擾 。尤其是在柯爾說出那句經典台詞「我看得到鬼」(I see dead people)時,這些細膩的聲音設計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切身體會到小男孩內心的恐懼與無助,從而將影片的恐怖感提升到一個更為真實且令人不安的層次。

《靈異第六感》中的鬼魂呈現方式,與傳統恐怖片有著顯著的不同。這些靈魂並非單純為了嚇人而存在,它們只是保留了死亡時的樣貌,例如後腦中彈、上吊、中毒、車禍或火災的痕跡 。這種處理方式讓鬼魂本身並不可怕,反而帶著一種令人心碎的悲劇色彩。有觀眾評論指出,電影的「恐怖的點不在於有鬼,而是他們變成那樣的方式。恐怖的是,他們本不必死—他們是可怕情況的受害者」。這種呈現方式,將恐怖轉化為一種深層的悲憫與共情。

電影的核心主題之一是「未完成的遺憾」。片中的靈魂並非單純的鬼怪,而是帶著未竟之願,試圖向生者傳遞訊息 。這使得恐怖元素更具人情味,讓觀眾在感受驚悚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一種超越生死的溫暖。影片透過柯爾與這些鬼魂的互動,引導觀眾思考死亡是否真的代表結束,或者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

更深層次地,《靈異第六感》是一部關於「被看見」與「被理解」的電影。無論是飽受靈異困擾的柯爾,還是內心充滿失落的心理醫生麥坎,他們都在尋找一個能夠真正傾聽他們心聲的人 。這種對理解與接納的渴望,不僅是片中鬼魂尋求救贖的動力,也是生者獲得療癒的過程。影片巧妙地將恐怖美學與情感深度融合,成功開創了「溫情恐怖片」的新範式。傳統恐怖片往往側重於視覺衝擊和生理恐懼,但《靈異第六感》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徑。鬼魂的呈現方式,以及電影強調的「未完成的遺憾」和「被看見、被理解」的核心主題,將恐怖轉化為一種悲憫和共情。觀眾的恐懼不再僅僅來自於被嚇,更來自於對生命逝去、未解心結的深層共鳴。這不僅提升了電影的藝術高度,也使其在觀眾心中留下更持久、更深刻的心理影響。

雙雄對決:布魯斯威利與海利·喬·奧斯蒙的精湛演技


《靈異第六感》之所以能成為影史經典,兩位主演布魯斯威利與海利·喬·奧斯蒙的精湛演技功不可沒。他們的表現不僅各自精彩,更在銀幕上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共同構築了電影的核心情感。

布魯斯威利:內斂而動人的演出

布魯斯威利飾演的兒童心理學家馬爾科姆,是導演奈·沙馬蘭在編寫劇本時就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 。儘管當時威利斯已是好萊塢的頂級動作巨星,片酬高達萬美元,加上電影利潤分配更高達億美元,但他仍選擇接演這部非典型作品 。據悉,這部分原因是他曾因拒拍電影而與迪士尼產生嫌隙,為了還人情而答應接演一部迪士尼電影,而他認為《靈異第六感》的劇本十分出色 。

在片中,威利斯成功擺脫了以往硬漢動作英雄的既定形象,展現出內斂且富有同情心的一面。他完美詮釋了馬爾科姆醫生在面對事業低谷與個人困境時的複雜心境,以及在逐漸接近真相後,仍能保持人性光輝的堅韌。影評人對他的表現讚譽有加,稱其為「高尚又感人的演出」,並指出他「沒有蓋過身邊的出色表演」,而是與其他演員相得益彰 。

為了角色的真實性,身為左撇子的布魯斯威利特意學習用右手寫字 。儘管在電影中他畫圓時仍習慣順時針方向(而大多數右撇子為逆時針),但這份對細節的投入,無形中增強了角色的真實感,也巧妙地暗示了其「異於常人」的狀態。電影中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伏筆,例如他手上婚戒的消失、他與妻子和柯爾母親的零互動、以及他無法打開櫃子的情節 ,都巧妙地暗示了他的真實身份。威利斯在表演中將這些「不存在」的細節處理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在真相揭曉後,回味無窮,驚嘆於導演和演員的精妙佈局。

海利·喬·奧斯蒙:天才童星的靈魂演繹

海利·喬·奧斯蒙飾演的柯爾,是從上千名兒童演員中脫穎而出 。他的表演被無數影評人和觀眾譽為「見過最棒的童星表演之一」。影評人羅傑·伊伯特甚至稱讚他「是非常好的演員,在電影中他飾演的角色台詞可能比任何人都多」。

年僅歲的奧斯蒙,將柯爾這個擁有陰陽眼、長期被恐懼和孤獨籠罩的小男孩,演繹得憂鬱、靈秀且充滿超越年齡的智慧與清澈 。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奧斯蒙在拍攝前還參考了許多相關書籍,展現出作為一個年輕演員難得的專業精神 。

柯爾在電影中最經典的台詞:「我看得到鬼(I see dead people)」,這一幕不僅是劇情的關鍵轉折點,更是奧斯蒙演技的爆發點 。他那充滿恐懼又帶有無助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觀眾心中。而他在片中與母親在車內坦誠溝通的場景,更是被無數網友和影評人譽為全片最感人、最賺人熱淚的片段 。這一幕展現了柯爾從被誤解的孤獨中解脫,最終被母親理解和接納的釋放,奧斯蒙的表演被讚「根本不像在演」,其真實情感的流露令人動容 。

奧斯蒙憑藉此片獲得了多項重量級榮譽,包括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年輕演員、MTV影視大獎最佳突破演出等 。這些獎項的肯定,足以證明他在此片中非凡的表演才華。

電影的成功,不僅僅歸因於劇本的巧妙,更在於布魯斯威利和海利·喬·奧斯蒙之間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化學反應。

威利斯飾演的角色需要保持一種「不在場」的狀態,他通過細微的肢體語言和眼神來暗示其非實體存在,這要求極高的內斂與精準 。相對地,奧斯蒙則必須承載巨大的情感壓力,將一個被鬼魂困擾的孩子的恐懼、孤獨與最終的勇氣展現得淋漓盡致。這種看似矛盾的表演需求,卻在兩位演員的精湛演繹下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威利斯的內斂與奧斯蒙的爆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共同構築了電影強大的情感核心。這證明了在電影選角時,不僅要考慮單個演員的表現,更要考慮演員之間能否產生有效的互動和互補,從而共同提升影片的整體藝術價值,創造出超越個體表演的電影魔法。

震撼結局:影史最經典的反轉


《靈異第六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其震撼人心的結局反轉。

這一驚天動地的揭示,不僅徹底顛覆了觀眾的觀影預期,更讓整部電影的每一個細節與伏筆在回顧時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當真相揭曉—布魯斯威利飾演的馬爾科姆醫生其實早已死去,整部電影都是他以鬼魂身份陪伴柯爾—觀眾無不感到震驚,並會情不自禁地回頭重新審視影片中的每一個畫面 。

導演奈·沙馬蘭在影片中巧妙地埋藏了許多細膩的伏筆,這些線索在第一次觀影時往往被觀眾忽略,但在得知結局後,每一處都變得清晰且充滿深意,極大地提升了電影的二刷價值。

例如,馬爾科姆從未與柯爾的母親或他自己的妻子直接對話;他總是穿著同樣的衣服;他無法移動實體物品,甚至連一個櫃子都打不開。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在真相大白後,都成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妙暗示。影評人羅傑·伊伯特也坦承,「我完全沒料到那個結局,該片大膽的敘事手法害我放任關鍵線索從眼前溜走」。

《靈異第六感》的巨大成功,使得「逆轉結局」成為好萊塢懸疑片爭相模仿的標誌性手法。奈·沙馬蘭也因此被譽為「逆轉結局導演」。然而,儘管許多電影嘗試效仿,但很少有作品能像它一樣,將反轉與深層情感完美結合,使其不僅僅是一個噱頭,更成為推動故事核心與角色成長的關鍵。這也讓它被譽為「影史第一反轉神片」。

許多電影都嘗試利用「反轉結局」來驚訝觀眾,但《靈異第六感》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的反轉不僅僅是為了製造驚喜,更是為了深化主題和角色關係。

導演精準地利用觀眾對電影的「一般期望」來填補空白,巧妙地引導觀眾做出錯誤的假設 。這種對觀眾心理的精妙操控,使得結局的揭示成為一次情感和智力的雙重衝擊,讓觀眾在震驚之餘,更能體會到電影關於「理解與放下」的深層寓意。

這並非一個單純的「騙局」,而是一次精心設計的「重新觀看」體驗,它鼓勵觀眾回溯和分析,從而發現電影更深層次的藝術價值。

網友評論:跨越時空的共鳴


《靈異第六感》上映至今已逾二十載,其在各大社群平台如PTT、Dcard、豆瓣上依然是熱議話題,網友們的評論跨越時空,持續展現這部經典電影的獨特魅力。

網友們普遍對電影的劇情反轉感到「震撼」與「意想不到」。許多人在第一次觀看時,都表示被結局「嚇了一跳」。Dcard上有網友直言:「我知道一定會有劇情大反轉,廢話,但我沒想到會是那樣」。這種出乎意料的衝擊力,是電影能夠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關鍵。

除了劇情轉折,演員的精湛演技也獲得了壓倒性的讚譽。特別是飾演小男孩柯爾的海利·喬·奧斯蒙,他的表現被譽為「我見過最棒的童星表演之一」。網友們紛紛稱讚他「超會演出憂鬱又帶點惹人憐愛的感覺」,將一個長期被恐懼和孤獨籠罩的孩子演繹得入木三分。而東妮·克莉蒂飾演的柯爾母親,其演技也被認為「超讚,根本不像在演」,真實地呈現了一個為孩子操碎心的母親形象 。布魯斯威利則以其內斂而富有同情心的演出,成功塑造了馬爾科姆醫生這個複雜的角色 。

許多評論也指出,《靈異第六感》的恐怖點並不在於鬼魂本身,而在於它們的死因,以及那些「未被看見」、「未被理解」的悲劇性 。這種對「靈異」的詮釋,讓影片超越了單純的感官刺激,觸及了更深層的人性與情感。

觀眾對電影深層情感的討論尤為熱烈,其中柯爾與母親在車中坦誠陰陽眼的對話,被無數觀眾視為全片最感人、最賺人熱淚的片段 。

這一幕被形容為「超美的揭露點」,象徵著母子之間多年隔閡的消失,展現了電影溫暖的核心,也讓觀眾對「被看見」和「被理解」的主題產生強烈共鳴 。儘管劇情反轉是電影的標誌性亮點,但許多網友認為「就算沒有轉折也會是部好片」,甚至有人表示「即使我一開始就知道劇情反轉,還是覺得《靈異第六感》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這充分說明了電影在故事、情感、表演上的全面成功,而非僅僅依賴一個單一的噱頭。

更為有趣的是,許多網友分享了電影如何隨著他們人生階段變化而產生不同意義的觀點。有網友提到:「《第六感》的妙處在於它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小時候看這部電影,我當然主要關心它有多恐怖...但幾年後,作為一個已婚成年人,失去了祖父母,我簡直哭得稀里嘩啦。」 這顯示了電影的深度與普世性,使其能夠隨著觀眾的人生經歷而產生不同的共鳴。它不只是一部恐怖片,更是關於悲傷、成長與繼續前進的電影,這種多層次的解讀能力,正是其能成為「永恆的電影」的原因。

網友評論不僅提供了對電影的即時反應,更展現了經典電影在社群媒體時代的「長尾效應」。即使在已知結局的情況下,不同世代的觀眾仍能從中獲得新的感動和啟發,特別是情感層面的共鳴 。

這說明電影的價值超越了單純的劇情反轉,深入到人類普遍的情感體驗,如孤獨、理解、親情和放下。這種普世性使得《靈異第六感》成為一個不斷被重新發現和討論的文化符號,證明了其藝術生命力。

延伸觀影:那些讓你腦洞大開的懸疑佳作


《靈異第六感》的成功不僅在於其自身的藝術成就,更在於它對後世懸疑驚悚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影響力網絡」。其標誌性的「驚人反轉」和對「心理深度」的挖掘,成為許多後來優秀電影的共同特徵。對於那些被《靈異第六感》深深吸引的影迷,以下幾部同樣具備「超自然」、「心理懸疑」、「驚人反轉」或「兒童視角」元素的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由電影大師馬丁·史柯西斯執導,這部電影同樣以其引人入勝的心理懸疑和震撼結局著稱。影片深入探討了精神與現實的界線,劇情層層推進,充滿了令人不安的暗示與謎團。許多觀眾認為其結局「從來就不是開放式結局,一句痛心的結語,就已經貫徹了答案」,觀影後引人深思。
  • 《火線追緝令》(Seven)

    大衛·芬奇執導的這部經典犯罪懸疑片,以其陰鬱的氛圍、殘酷的劇情和令人震驚的結局而聞名。影片對人性的黑暗面進行了深刻而無情的探討,被許多影迷形容為「一生只敢看一次的懸疑片」,其結局的衝擊力至今仍無出其右 。
  • 《神鬼第六感》(The Others)

    由妮可·基德曼主演,這是一部充滿哥德式氛圍的超自然恐怖片。影片同樣擁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反轉,並巧妙地運用兒童視角和壓抑的環境來營造恐怖感。它被譽為「評分最高恐怖片」之一,其精妙的敘事與《靈異第六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 《致命ID》(Identity)

    這是一部關於多重人格的心理驚悚片。在一個暴風雨之夜,一群被困在汽車旅館的陌生人接連離奇死去,而真相則在層層反轉中逐漸揭示,極大地挑戰了觀眾的智商極限。這部電影在營造恐怖和驚悚氛圍方面,被評價為「比《看不見的客人》更添恐怖和驚悚氛圍」。
  • 《嫌疑犯X的獻身》(容疑者Xの献身)

    這部改編自東野圭吾同名小說的日本懸疑推理經典,以其縝密的邏輯推理和令人心碎的獻身精神而廣受好評。影片的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展現了人性中最複雜的一面,是推理迷不容錯過的佳作。


這些推薦電影的列表,顯示了《靈異第六感》不僅自身是經典,更形成了一個廣泛的「影響力網絡」。

其標誌性的「驚人反轉」和對「心理深度」的挖掘,成為後來許多優秀懸疑片的共同特徵。這不僅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觀影指南,也間接證明了《靈異第六感》在電影敘事上的開創性地位。它定義了某種懸疑片的新範式,推動了心理驚悚和超自然題材電影的發展,讓後來的作品得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拓展。

結語:一部永恆的救贖與理解之作


《靈異第六感》的真正魅力,在於它超越了單純的驚悚與靈異元素,觸及了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共鳴。這部電影引導觀眾思考生與死、溝通的藝術、理解的重要性以及救贖的可能 。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看見鬼魂」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被看見」與「被理解」的溫情寓言。

影片傳達了一個深刻且普世的訊息:「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鬼魂,而是我們未曾傾聽的遺憾與未完成的告別。當我們學會放下與理解,才能真正走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這種對情感核心的聚焦,使得《靈異第六感》在恐怖片的外衣下,包裹著一個關於愛、親情與療癒的動人故事。

無論是其精妙絕倫的敘事結構、兩位主演布魯斯威利與海利·喬·奧斯蒙的精湛演繹,還是其跨越類型界限的深遠影響,《靈異第六感》都無疑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傑作」。它在影迷心中佔據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證明了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可以同時是娛樂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這種智力與情感的雙重滿足,是其成為「傑作」的根本原因。

這部電影證明了,一部作品可以同時具備娛樂性、思想性和情感穿透力,這種多維度的成功,是其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並被世代影迷奉為經典的關鍵。

你還記得第一次看完《靈異第六感》時,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嗎?是驚恐?是震撼?還是恍然大悟?留言告訴我,還有哪些電影的結局,也曾讓你和我一樣,下巴直接掉到地上,歡迎推薦給我!

raw-image

接下來我想點名 Oren 一起來聊聊中元節的鬼電影。

Oren 的文章總是帶著濃厚的人文關懷,擅長透過閱讀、體驗與觀察,把日常生活中的小片刻化為引人深思的文字。 很推薦大家加入他的沙龍,一起感受這份深度與溫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倫觀察室 Helen's Insights
19會員
36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聊生活裡的情緒波動,也寫下財經趨勢的脈動。記錄如何在高壓與混亂之中,找回自己的節奏與平衡。 歡迎來到海倫觀察室,一起思考、一起成長。
2025/08/21
這篇文章從影視作品分析到心理學理論,探討並提供應對情勒策略與重建自我的方法。文中闡述情緒勒索的運作機制、不同類型勒索者與被勒索者的特質,以及在家庭、親密關係、職場等不同情境下的具體案例,最後提供「停、看、應」等實用技巧與『我訊息』溝通方法,幫助讀者建立堅固的人際界線,擺脫情緒勒索,活出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8/21
這篇文章從影視作品分析到心理學理論,探討並提供應對情勒策略與重建自我的方法。文中闡述情緒勒索的運作機制、不同類型勒索者與被勒索者的特質,以及在家庭、親密關係、職場等不同情境下的具體案例,最後提供「停、看、應」等實用技巧與『我訊息』溝通方法,幫助讀者建立堅固的人際界線,擺脫情緒勒索,活出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8/20
日綜《最後復活戰》(Final Draft)以退役運動員的「第二人生」為主題,在雪山環境下進行極限體能挑戰,並深入刻劃選手們的心路歷程與人生掙扎,與韓國《體能之巔》純粹競技不同,更著重情感深度與社會意義,引起日本與臺灣觀眾的廣泛共鳴。
Thumbnail
2025/08/20
日綜《最後復活戰》(Final Draft)以退役運動員的「第二人生」為主題,在雪山環境下進行極限體能挑戰,並深入刻劃選手們的心路歷程與人生掙扎,與韓國《體能之巔》純粹競技不同,更著重情感深度與社會意義,引起日本與臺灣觀眾的廣泛共鳴。
Thumbnail
2025/08/19
分析Netflix熱門體能競技真人秀《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和《最後復活戰》在概念、賽制、參賽者背景及核心精神上的異同,探討其在日臺兩地引發熱烈討論的原因,並揭示其所反映的文化差異與觀眾期待。
Thumbnail
2025/08/19
分析Netflix熱門體能競技真人秀《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和《最後復活戰》在概念、賽制、參賽者背景及核心精神上的異同,探討其在日臺兩地引發熱烈討論的原因,並揭示其所反映的文化差異與觀眾期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部很久以前就聽說非常有名很好看 不過電影懶人如我 從來沒看過 看了一下時間 竟然也是七年前的動畫片了驚驚 結果因為今年工作上的需求 所以逼著自己把這部看完了 邊看邊覺得真是應景 最近鬼門開、中元節要到了 這時候看墨西哥亡靈節的電影 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真會選呢~~ 看完之後......
Thumbnail
這部很久以前就聽說非常有名很好看 不過電影懶人如我 從來沒看過 看了一下時間 竟然也是七年前的動畫片了驚驚 結果因為今年工作上的需求 所以逼著自己把這部看完了 邊看邊覺得真是應景 最近鬼門開、中元節要到了 這時候看墨西哥亡靈節的電影 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真會選呢~~ 看完之後......
Thumbnail
《Hereditary宿怨》是由艾瑞艾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於2018年上映的美國超自然恐怖心理驚悚電影,僅花了32天拍攝。由東妮克莉蒂、艾力克斯沃爾夫、米莉夏皮羅等人主演。本片讓導演一舉成名,廣受影評好評,雖然對一般觀眾來說這是一部詭異難以理解的電影,但要稱自己是影迷(或假裝是影迷),這部
Thumbnail
《Hereditary宿怨》是由艾瑞艾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於2018年上映的美國超自然恐怖心理驚悚電影,僅花了32天拍攝。由東妮克莉蒂、艾力克斯沃爾夫、米莉夏皮羅等人主演。本片讓導演一舉成名,廣受影評好評,雖然對一般觀眾來說這是一部詭異難以理解的電影,但要稱自己是影迷(或假裝是影迷),這部
Thumbnail
Film Noir迷狂喜!!暫定今年最佳恐怖片,諸多人說像《沉默的羔羊》,但它的氣質其實更像《X物語》+《七宗罪》+《黃道帶》的混合,有《X物語》毫無直接證據的作案玄學,有《七宗罪》的宗教隱喻+年代氛圍,有《黃道帶》的符號解密+橫跨多年的追緝,低期待下迎來今年最驚喜的恐怖電影。
Thumbnail
Film Noir迷狂喜!!暫定今年最佳恐怖片,諸多人說像《沉默的羔羊》,但它的氣質其實更像《X物語》+《七宗罪》+《黃道帶》的混合,有《X物語》毫無直接證據的作案玄學,有《七宗罪》的宗教隱喻+年代氛圍,有《黃道帶》的符號解密+橫跨多年的追緝,低期待下迎來今年最驚喜的恐怖電影。
Thumbnail
伊莎娜奈沙馬蘭的處女作《窺探者》透過最小的佈景和聲音技巧,成功地打造出限制的空間的幽閉感,展現了驚悚片導演的才華。然而,該作品在故事規則和設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未能清晰解釋角色動機,以及引入了一些矛盾和瑕疵。未來希望伊莎娜能專注於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發揮出真正不同凡響的實力。
Thumbnail
伊莎娜奈沙馬蘭的處女作《窺探者》透過最小的佈景和聲音技巧,成功地打造出限制的空間的幽閉感,展現了驚悚片導演的才華。然而,該作品在故事規則和設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未能清晰解釋角色動機,以及引入了一些矛盾和瑕疵。未來希望伊莎娜能專注於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發揮出真正不同凡響的實力。
Thumbnail
由於影音串流平臺的興起,過去被遺忘的經典好片紛紛出現在不同影音平臺,觀眾們也有機會重溫這些傑作。而這篇文章著重介紹1999年上映的經典電影《靈異第六感》,並配合作者親身經歷的感人真實事件,將鬼魂觀念結合生活體驗。故事提及《靈異第六感》內容並與父親逝世之經歷作類比,讓讀者感受到對鬼故事的新思考。
Thumbnail
由於影音串流平臺的興起,過去被遺忘的經典好片紛紛出現在不同影音平臺,觀眾們也有機會重溫這些傑作。而這篇文章著重介紹1999年上映的經典電影《靈異第六感》,並配合作者親身經歷的感人真實事件,將鬼魂觀念結合生活體驗。故事提及《靈異第六感》內容並與父親逝世之經歷作類比,讓讀者感受到對鬼故事的新思考。
Thumbnail
想像現在是1995 年,你正在電影院觀看大衛·芬奇導演的作品《火線追緝令》(Se7en),眾多影評和觀眾紛紛表示這是當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電影,當片尾名單開始滾動,影院裡的每個人都還餘悸猶存,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詭異不安的陰森曲調環繞在所有人耳邊。
Thumbnail
想像現在是1995 年,你正在電影院觀看大衛·芬奇導演的作品《火線追緝令》(Se7en),眾多影評和觀眾紛紛表示這是當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電影,當片尾名單開始滾動,影院裡的每個人都還餘悸猶存,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出現,詭異不安的陰森曲調環繞在所有人耳邊。
Thumbnail
恐怖片導演艾利羅斯將自己的短片寫成的長片《恐怖感恩劫》出乎意料地好看!裡頭充滿砍殺電影及節日恐怖電影的經典元素,面具、殺人魔、懸疑等等並加入了許多黑色幽默與嘲諷的惡趣味,攤開導演過往作品,這就是他擅長的風格
Thumbnail
恐怖片導演艾利羅斯將自己的短片寫成的長片《恐怖感恩劫》出乎意料地好看!裡頭充滿砍殺電影及節日恐怖電影的經典元素,面具、殺人魔、懸疑等等並加入了許多黑色幽默與嘲諷的惡趣味,攤開導演過往作品,這就是他擅長的風格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