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27日
現在是午夜十二點,昨天發生了很多事,有喜有悲,但現在我選擇暫時不去紀錄那些時光。該紀錄的是什麼呢?或許本就沒有「該」紀錄的事情,而是「想」紀錄以及最後「選擇」紀錄的種種。瑣碎的、零星的,關於「我」的組成碎片。
/
冒著熱氣的水從蓮蓬頭湧出,滾燙的水沖洗著皮膚;往下望去,它走過的區域變得一片通紅,泛紅的皮膚並沒有阻止我繼續用熱水淋浴。冷水太冰,熱水太燙,來回調整了幾次,總是沒有期望中的溫水。只得選一個還能接受的,承受住,僅此而已。
被熱水燙的泛紅的皮膚會在洗完澡後變得十分乾燥。
即使塗了厚厚一層乳液,仍會覺得乾澀感殘留在皮膚表面。到底要塗多少才夠?才不會油膩膩、不會將手機打滑摔到鼻樑上?
/
時不時還是會想,就這樣一輩子不寫吧?不再輸出、不再創作,隱身於人潮之中,也能收穫這樣一種通關結局。或許那是最好的結局。好或不好?好不好是從哪裡去評斷?這就是真實的聲音嗎?
有些失眠的日子會聽見心裡的哭聲,低聲啜泣或是撕心裂肺,叫喊著它們想衝破的薄膜。那是我的耳膜嗎?而我做到的,僅是翻身、再翻身,直至心底的聲音稍微消停,或是我終於斷電進入夢鄉。
其實寫與不寫的KPI對於我的心靈療癒是無所謂的,有寫固然很好;但沒寫的日子也不代表沒有在思考,只要確定這個大原則(以此時此刻為主),這樣的寫作無論何時都能再起。
寫時要有寫的慾望以及衝動,空有慾望或空有衝動都不足以推動文字順利堆積。來來去去反覆新增與刪除,寫作也是一種點到為止,可以經過補充與排列達到的效果,就不一定要追求字字句句都得完美呈現。(僅是我流見解,隨筆如此即可,不必絞盡腦汁、廢寢忘食,只因所求如此而已)
/
位於房間上方的空調溫度顯示著25度,已經是許久未見的高溫,看來是準備向夏日邁進了。咔咔的風扇代替雨聲陪伴著鍵盤上舞動的手;循環的空氣帶起鬱積的塵,連同皮膚上的燥熱也都驅散。
無論你有沒有發現我字裡行間的意有所指,都祝此時此刻看到這裡的你,健康、順心。
/
是的。
我一定是那種,生命最後一刻選擇寫信給親朋好友,真到頭卻又反悔的人。
反之亦然。
/
雙眼乾澀到無法忍受了,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