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場焦點集中在聯準會可能重啟的降息週期。受此樂觀預期影響,房屋建築商等對利率敏感的類股呈現強勁反彈。道瓊美國精選房屋建築指數已站上其 200 日與 50 日移動平均線。具體來看,iShares 美國房屋建築 ETF (ITB-US) 在一週內上漲 5.6%,個股如 D.R. Horton (DHI-US) 和 Lennar (LEN-US) 也分別有 5.8% 和 9.2% 的顯著漲幅。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增持這兩檔股票,進一步增強了市場信心。儘管美國房市面臨高房價、供需失衡與高抵押貸款利率等挑戰,但房屋建築商透過提供低至 3.99% 的「利率買斷」方案來刺激銷售。
在全球範圍內,地緣政治和貿易摩擦持續緊張。美國與英國、日本、歐盟和南韓等主要盟友因關稅問題關係日益緊張。例如,針對英國鋼鐵業的 25% 關稅不確定性,導致其美國訂單下降。類似地,針對日本、歐盟和南韓汽車的 25% 懲罰性關稅依然存在,日產汽車預計將遭受 3,000 億日圓的衝擊。南韓的汽車出口額和鋼鐵出口額分別下降了近 17% 和超過 11%。
在國內財經政策方面,美國銀行預測聯準會未來兩年可能購入近 2 兆美元的短期國庫券,以匹配資產負債結構並確保市場流動性。在國際關係上,台海、俄烏以及美印之間的緊張關係成為焦點。中國就台灣問題對美國做出強硬回應,而德國外長則批評中國在台海的「侵略性行為」。在俄烏衝突中,儘管多方會談即將舉行,但普丁提出的領土讓步條件對烏克蘭來說是長期禁區。此外,美國白宮貿易顧問指責印度利用美國關稅優惠,大量購買打折的俄羅斯石油,實質上成為「俄羅斯石油的全球清算中心」,為此川普政府將對印度課徵高達 50% 的關稅。
南韓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類似四十年前日本的挑戰。美國考慮取消對南韓「經驗證最終用戶」(VEU)制度,這將帶來巨大的合規成本。南韓半導體產業有「三重依賴」:生產設備 70% 依賴美國、關鍵技術受制於 VEU 制度、且記憶體晶片高度依賴中國市場,使其在美中地緣政治競爭中處於夾縫。
在科技與產業層面,諾和諾德公司的減重藥物 Wegovy 獲美國 FDA 批准治療代謝功能相關脂肪性肝炎 (MASH),成為首款獲得此適應症的 GLP-1 藥物,為其提供了新的成長動能。然而,美國 AI 產業的發展正遭遇基礎設施挑戰,電力變壓器短缺預計將超出供應 30%,嚴重阻礙 AI 資料中心的擴建。同時,AI 新創公司 Perplexity 提議以 345 億美元收購 Google 的 Chrome 瀏覽器,凸顯 AI 驅動瀏覽器正在改變使用者與網路互動方式。蘋果的獲利模式也發生重大轉變,美國銀行預測從 2025 財年開始,其服務業務將超越 iPhone 銷售,成為最大的毛利貢獻者。
台灣股市也受到國際情勢影響。夜盤交易中,台指期一度因市場傳出川普將推「忠誠榜」和可能實施晶片關稅等因素,導致美股電子盤由紅翻黑而下跌。台積電夜盤多在 1,175 元附近遊走,下跌約 5 元。儘管如此,台股日盤仍維持多頭氣勢,收盤上漲 148 點至 24,482 點,並創下歷史新高。技術面顯示,只要 24,172 點未破,台股有望繼續沿 5 日線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