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總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美國,「安靜崩潰」的職場新現象正在蔓延,員工因經濟前景不確定與高跳槽風險,即便對工作不滿也只能留任,導致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與美國政府當前的財政困境相呼應。7月關稅收入雖創新高達 280 億美元,但預算赤字卻擴大至 2910 億美元。國債規模已突破 37 兆美元,並以驚人速度增長,可能擠壓國防預算,並動搖美元霸權。


美國的政策正在與全球市場產生深刻互動。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未來可能會將從某些在中國銷售的先進半導體晶片收入中抽取 15% 的模式,擴展到其他產業。他與其他官員預期聯準會可能在 9 月降息,並聲稱關稅不會引發長期通膨。


然而,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指出,聯準會仍需評估關稅對通膨的影響。摩根大通預計關稅可能使 GDP 減少 1%,通膨上升 1 至 1.5 個百分點,多數分析師也認同物價將穩步攀升,足以使核心通膨升至 3% 左右。


這導致全球資金從估值偏高的美國市場流向非美市場。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也促使多國調整策略,例如印度因美國的高關稅壓力,正積極修復與中國的關係並深化與金磚國家的合作。戰略學者 Hal Brands 警告,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正同時面臨軍事、經濟與規範的三大崩潰風險。儘管市場波動性指標 VIX 仍處於低點,但專家擔憂這只是潛在動盪前的平靜。


在產業方面,美國的「製造業回流」正在加速。為促進關鍵礦產和材料產業,川普政府宣布撥款 10 億美元,用於擴大供應鏈中的採礦、加工和製造技術。奇異家電也將投入超過 30 億美元,把冰箱等生產線從中國和墨西哥轉回美國,預計五年內創造逾 1000 個工作機會。福特汽車則投資 20 億美元,在肯塔基州生產一款起價約 3 萬美元的平價電動皮卡,預計 2027 年上市,以應對銷量放緩並學習中國比亞迪和特斯拉的低成本策略。但關稅成本預計將對福特 2025 年的利潤造成 20 億美元的損失。在半導體領域,美國政府對中國晶片的嚴格審查,意外為中國本土 AI 晶片製造商創造了國產替代的機遇,寒武紀等公司股價因此飆升。韓國三星據報也成功打入輝達的高頻寬記憶體(HBM)供應鏈,並試圖透過降價與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競爭。


日本和韓國的經濟動態也反映出全球格局的變化。儘管日本批發物價漲幅已連續四個月放緩,但因食品價格長期上漲,日本央行內部正討論是否應轉向更鷹派立場,市場預期最早可能在 10 月升息。在與美國達成關稅框架協議後,不確定性緩解,推動日經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吸引全球避險基金加碼日股,同時增加對南韓的空頭倉位。韓國就業市場面臨挑戰,7月就業增長放緩,製造業和建築業持續萎縮,年輕人「躺平」人口創下歷史新高。但其ICT產品出口,特別是受AI伺服器投資推動的半導體出貨量,卻創歷年7月新高,顯示高科技產業正成為其增長引擎。


在中國,政府正透過《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為個人消費貸款提供最高 1 個百分點的貼息,藉此透過金融槓桿提振汽車、家居等七大領域的消費,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此外,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熱潮,相關企業近百萬家,今年前 7 月融資總額已超過 1000 億台幣,遠超去年全年。儘管產業仍處於早期階段並面臨挑戰,但業界普遍看好其未來前景。在地緣政治方面,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歐盟兩家金融機構採取反制措施,以回應歐盟將其列入對俄制裁名單的舉動。


國際能源市場也充滿不確定性。國際能源署(IEA)警告,由於供應增加和需求成長放緩,明年全球原油市場恐面臨史上最大的供應過剩,庫存累積速度甚至可能超越 2020 年疫情期間的水準。這對國際油價構成下行壓力,符合川普政府壓低燃料價格的政策目標。俄羅斯則宣布延長其 OPEC+ 補償減產措施至 11 月,為增產爭取更多空間,這也將加劇供過於求的局面。在政治層面,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通話,以及即將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談,凸顯出地緣政治博弈的複雜性,烏克蘭對此表示擔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渾沌中的秩序
2會員
80內容數
全球經濟猶如無垠的大海,無數經濟活動潮起潮落,波濤洶湧。微觀的消費者行為、企業投資,到宏觀的經濟成長與衰退,就如海中浪花,看似獨立,卻相互交織。政策則如海中暗流,在水面下推動著經濟走向。科技創新更是如同強勁的海風,掀起產業變革的巨浪。透過系統性分析,我們得以在看似無序的浪花中,捕捉到潮汐的規律。
渾沌中的秩序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美國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呈現分歧的訊號。儘管整體CPI年增2.7%低於預期,但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卻加速至3.1%,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超出市場預期。細項來看,服務類價格(不含能源)月增0.4%,創今年新高,主要來自機票、醫療、娛樂等價格上漲。這種通膨通常更
Thumbnail
2025/08/13
美國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呈現分歧的訊號。儘管整體CPI年增2.7%低於預期,但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卻加速至3.1%,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超出市場預期。細項來看,服務類價格(不含能源)月增0.4%,創今年新高,主要來自機票、醫療、娛樂等價格上漲。這種通膨通常更
Thumbnail
2025/08/11
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對美國小型企業造成沉重負擔,約23.6萬家進口商面臨10%至50%不等的關稅,估計每年將承受高達2020億美元的關稅衝擊,平均每家企業約85.6萬美元。高盛分析指出,關稅成本目前超過一半由美國企業承擔,其餘由外國出口商和美國消費者分攤,預計未來幾個月消費者承擔
Thumbnail
2025/08/11
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對美國小型企業造成沉重負擔,約23.6萬家進口商面臨10%至50%不等的關稅,估計每年將承受高達2020億美元的關稅衝擊,平均每家企業約85.6萬美元。高盛分析指出,關稅成本目前超過一半由美國企業承擔,其餘由外國出口商和美國消費者分攤,預計未來幾個月消費者承擔
Thumbnail
2025/08/10
美國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穆薩林指出,美國經濟目前在通膨與就業兩大政策目標上出現分歧。一方面,聯準會(Fed)偏好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 6 月年增 2.8%,仍高於 2% 的政策目標;另一方面,勞動市場雖大致處於充分就業,但就業成長放緩,7 月非農就業增幅低於預期,失
Thumbnail
2025/08/10
美國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穆薩林指出,美國經濟目前在通膨與就業兩大政策目標上出現分歧。一方面,聯準會(Fed)偏好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 6 月年增 2.8%,仍高於 2% 的政策目標;另一方面,勞動市場雖大致處於充分就業,但就業成長放緩,7 月非農就業增幅低於預期,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針對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加的11.4萬人及失業率上升至4.3%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是否真的可以單靠短期數據來判斷經濟衰退的來臨。透過長期失業人口的變化、JOLTS非農職業空缺率的數據,及美國ISM製造業指數的下滑,文章提供了更全面的經濟觀察角度,並提醒讀者要避免被錯誤訊息所誤導。
Thumbnail
本文針對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加的11.4萬人及失業率上升至4.3%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是否真的可以單靠短期數據來判斷經濟衰退的來臨。透過長期失業人口的變化、JOLTS非農職業空缺率的數據,及美國ISM製造業指數的下滑,文章提供了更全面的經濟觀察角度,並提醒讀者要避免被錯誤訊息所誤導。
Thumbnail
6月失業率達近2年新高 鮑爾表示「通膨不是唯一風險,勞動市場已平衡」
Thumbnail
6月失業率達近2年新高 鮑爾表示「通膨不是唯一風險,勞動市場已平衡」
Thumbnail
美國6月就業市場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增長,但長期失業人數與失業率小幅上升、勞動參與率維持不變,兼職人數支撐,需要或想要工作的人數並未上升,服務行業人力需求多數不變支撐薪資水準,商業活動與勞動市場處於平衡。
Thumbnail
美國6月就業市場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增長,但長期失業人數與失業率小幅上升、勞動參與率維持不變,兼職人數支撐,需要或想要工作的人數並未上升,服務行業人力需求多數不變支撐薪資水準,商業活動與勞動市場處於平衡。
Thumbnail
<鉅亨網> 美5月JOLTS職位空缺數自逾3年低點反彈 超預期增至814萬個 美國勞工部 (DOL) 周二 (2 日) 公布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 (JOLTS) 顯示,5 月職位空缺數意外升至 814 萬個,遠超市場預期的 796 萬個,4 月前值自 805.9 萬下修至 791.9 萬,
Thumbnail
<鉅亨網> 美5月JOLTS職位空缺數自逾3年低點反彈 超預期增至814萬個 美國勞工部 (DOL) 周二 (2 日) 公布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 (JOLTS) 顯示,5 月職位空缺數意外升至 814 萬個,遠超市場預期的 796 萬個,4 月前值自 805.9 萬下修至 791.9 萬,
Thumbnail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13日公佈5月PPI年增率為2.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1%和4月份的0.5%,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另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開始出現降溫,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24.2萬人,為2023年8月以來的新高,而FED最在意的PCE數據若能顯示通膨正在趨緩,...
Thumbnail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13日公佈5月PPI年增率為2.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1%和4月份的0.5%,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另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開始出現降溫,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24.2萬人,為2023年8月以來的新高,而FED最在意的PCE數據若能顯示通膨正在趨緩,...
Thumbnail
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四周新高,不過沒有裁員增加的跡象。經濟學家預計今天晚上發布的非農就業將增加18萬人,可觀察失業率是不是穩定在3.9%。6日收盤近乎持平。 繼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啟動降息後,歐洲央行周四宣布五年來首次降息,同時上調通膨預期,七月不太可能連續降息。
Thumbnail
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四周新高,不過沒有裁員增加的跡象。經濟學家預計今天晚上發布的非農就業將增加18萬人,可觀察失業率是不是穩定在3.9%。6日收盤近乎持平。 繼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啟動降息後,歐洲央行周四宣布五年來首次降息,同時上調通膨預期,七月不太可能連續降息。
Thumbnail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數據,美國勞動力成本在Q1加速上揚,工資持續上漲的壓力,正助長通膨居高不下,讓週三美股集體下挫,回顧四月份重要股市的表現來看,日經225下跌5.25%、DJ 下跌5%,SOX、NQ及S&P500分別收跌4.73%、4.41%及4.16%,…..
Thumbnail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數據,美國勞動力成本在Q1加速上揚,工資持續上漲的壓力,正助長通膨居高不下,讓週三美股集體下挫,回顧四月份重要股市的表現來看,日經225下跌5.25%、DJ 下跌5%,SOX、NQ及S&P500分別收跌4.73%、4.41%及4.16%,…..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週四(4/18)表示,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爲21.2萬人,與上次統計接近持平,初請失業金人數維持在低水位,表明勞動市場持續強勁,今年以來,初請人數一直在19.4萬至22.5萬區間內,勞動市場強勁加上通膨未見緩和,導致金融市場和部分經濟學家預計FED可能推遲至第三季才可能降息...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週四(4/18)表示,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爲21.2萬人,與上次統計接近持平,初請失業金人數維持在低水位,表明勞動市場持續強勁,今年以來,初請人數一直在19.4萬至22.5萬區間內,勞動市場強勁加上通膨未見緩和,導致金融市場和部分經濟學家預計FED可能推遲至第三季才可能降息...
Thumbnail
美國3月就業市場顯示就業人數自去年10月以來逐月增長、失業率持穩,勞動參與率上升且新進職場人數續增。4/10(三)美國3月消費者通膨(CPI),4/11(四)美國3月生產者物價(PPI);4/12(五)盤後美國金融公司財報。
Thumbnail
美國3月就業市場顯示就業人數自去年10月以來逐月增長、失業率持穩,勞動參與率上升且新進職場人數續增。4/10(三)美國3月消費者通膨(CPI),4/11(四)美國3月生產者物價(PPI);4/12(五)盤後美國金融公司財報。
Thumbnail
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5日公布,強於預期的就業報告,提高經濟軟著陸的機率,這份可能影響Fed貨幣決策的就業數據出爐,開始出現第二季零降息風險趨避,反應在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站穩4.4%....
Thumbnail
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5日公布,強於預期的就業報告,提高經濟軟著陸的機率,這份可能影響Fed貨幣決策的就業數據出爐,開始出現第二季零降息風險趨避,反應在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站穩4.4%....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