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我的第三十篇文章,也是達成開通廣告收益條件的時刻,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這幾天我經常在思考要寫什麼文章來作為紀念,勁爆的?溫暖的?抑或是從未嘗試過的?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總結這一路上的感悟,比較契合我內心的感受。
起初,我剛來到新平臺(方格子)時,總是先考慮收益問題,認為三十篇文章或是總瀏覽數要到達五千次,是非常困難的目標,一邊焦慮一邊前行。摁下發佈鍵以前總是提心吊膽的,而作品上傳完畢,我又輾轉難眠,總在思考是否有不妥、失誤之處,害怕被讀者抓小辮子。
加上,近幾年來的我常呈現一種怪異的狀態。孩提時期的我,記得文字的方法是將字拆開,比如「的」可以拆成白+勺,幫助快速記憶。可這段日子,我的腦袋無法記起文字的模樣,即使是集中注意力,它們亦是披了層薄紗,不夠清晰,以至於我很慌張,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想辦法拼湊完整的作品。
沒錯,是「拼湊」而不是創作,我本來一直很習慣用散文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或寫些感悟,可我的腦袋只能從A想法跳至B想法,我無法連貫的描寫出他們之間的過程。於我而言,相當於後天失去雙目的人,一直以來習慣與世界相處的方式變了,是以,我學習適應新的方法,將跳躍的思維模式放進——詩中。
光是詩就佔據我總作品數的一半了(方格子上)。從一開始的陌生,與詩逐漸相識,談不上完全熟悉,但至少能寫出幾首讓自己點頭的作品,也是它陪伴我走過了這混亂的日子,我非常感恩有詩能伴我同行。
一眨眼,我已度過創作初期了,也逐漸與負面情緒(焦慮或憂鬱)成為朋友,學習走在追求近乎完美的道路上,與不完美擁抱再繼續前行。更神奇的是,我學會鼓勵自己,不再用貶低的方式回應內在那脆弱的孩子了,而是先稱讚認真的我又完成了一篇文章,接著繼續思考並且執行我的任務。當然,適時獎勵如此努力的我們,更是必要的。
我也曾是思慮過度的人,總是要在腦袋裡過一遍計畫,才開始緩慢的行動,但那種方法,反而讓滿腦子的靈感,躺在備忘錄生灰。依靠邊做邊學習,是我堅持到現在的道理之一,雖然聽上去簡單,可人總是需要一段時間,並且不停地叮囑自己,方能完成改變嘛!
未來,我會持續減少備忘錄的數量,繼續勇敢地堅持走在分享、創作者的道路上,期許將來的我,能更加自信的展現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我是肅竹,感謝讀完此篇日記的讀者們,有興趣也歡迎大家翻翻之前的作品來閱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