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一次,但現在記憶已經模模糊糊,於是我又重新看了一次,發現雖然已經是有段時間的電影,但是居然能讓人看得下去,不管是節奏還是畫面都掌控的很好,今天我們來談談《楚門的世界》吧!
!!!以下劇透!!!
首先,楚門在這個戲中,是一個主角演員,但是只有他不知道他是這場電視劇的主角,因為周遭的人從他小時候開始就開始演戲,所以他是處在一個真實環境,但是是被掌控住的環境,是一個被稍微安排的人生。如果整場劇就這樣照著劇本走,就沒有什麼轉折,但有一個衝突就是他碰見了夢寐以求的另一半,可是對方卻不是被安排的女主角,於是那一位女演員就被強制隔離開來。主角對這件事情很困惑,也漸漸的看到這世界越來越多的破綻,包括每個人的行為舉止很怪異(在路上一直繞圈),他的配偶會對著空氣說莫名其妙的話,廣播轉播他目前的動向等等。針對以上奇異現象,主角也不是傻子,有一天就規劃自己的逃脫路線,克服了從小害怕的海水,就算可能會死但也義無反顧追求自己真正人生的衝勁,以及面對未知以及可以成神的選擇,主角一步步克服恐懼,讓我們覺得我們也能像主角一樣勇敢追夢!
首先我覺得以下是很經典的反思
1.面對夢想,要不要馬上行動?主角跟身邊的人講自己想要出國,但每個人都勸他先存好錢、先做好準備、或者大聲指責不行把東西就這樣丟著自己就走。這可能很現實沒錯,但如果真的要把所有事情處理到好才能出發去探險,那這樣的準備時間會要多久?三天、五天、一周、一年、一輩子?如果說走就走太倉促,可能自己訂個日期,比如一個月內要做什麼,這樣不短也不長,也有時間做好準備,到時再不行動就是自己問題。
2.恐懼的事物,克服之後才有新的發展。從小主角因為父親被海水淹死,所以碰到海水都會很害怕,但最終主角卻是越過海洋來到終點。我們面對自己的恐懼,會下意識地去避開,因為這件事情對自己來說很危險,甚至很痛苦,但是我們如果克服的話,是不是能讓自己有更多可能性以及從沒想過的發展。
3.先放掉不要的,才能夠有手去抓自己想要的。主角有一個婚姻,但是對方是一個不愛他的人,另外主角也日思夜夢另外一個情人,於是在放掉現有不想要的之後,才有時間、空間、力氣去追尋自己要的。我們自己手中是不是有什麼想要改變的、調整的習慣或事情還死死的捏在手中?雖然放手感覺是失去什麼,但要記得,放掉之後才會有更多可能性。
4.未知的獎勵VS可預期的獎勵。最終導演問主角是要去危險的外面,還是要在自己地盤成神,主角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因為主角知道「後者」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他毅然決然前進。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碰過多少次這樣的狀況,工作明明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我們卻因為怕下一份工作「可能」不會更好,創業「可能」會很危險,因而錯過多少機會。雖然風險管理也很重要,但是我建議我們要向「可能」會更好的目標前進。
《楚門的世界》難怪這麼經典,雖然1998年上映,距今已過快30年,但裡面的意義對於現代來說,還是很勵志!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