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網紅館長到大陸深圳參觀機器人、無人機與電動車的進展,讓我回想起起七年前(2018年1月,花了好幾萬塊的經費採購),中天新聞採訪我們的設計思維班,我拿出米兔機器人(機器人踢足球)、羅本艾特(兩隻機器人打拳擊)
所以,Youtube就推播了北京機器人運動大會的影片,果然見證了這幾年,人型機器人的長足進步。競賽項目,除了5x5足球、拳擊,還有四百米接力賽、百米障礙賽...大致上,就是奠基於七年前的小米系列的米兔與羅本艾特的進階版本
身為pioneering study的先行者,有幾點觀看比賽的感想與反思,提供有志在機器人發展的專家們參考:Topic 1. 機器人四百米接力賽,也是採用全編程(寫好程式,自動執行)與現場遙控兩個模式,這點和七年前,並無不同。大會採用全編程的成績可以打八折,恩恩,要是我指導參賽,我還是會用現場遙控的模式,因為穩定性會差很多
Topic 2.人形機器人的進步卓著,尤其是障礙賽的部分,對於斜坡(\ /形與/ \形)的掌握度,可以組隊利用寒暑假,到深圳相關廠商見習。
目前的大學,似乎只有台大智慧機器人實驗室,有在從事相關研究與實驗,實在是嚴重不足,尤其這幾年AI的光彩,搶走了機器人的經費,值得國科會與教育部長官的重視。畢竟,基於國(ㄐㄩㄣ)安(ㄕ\)考量(中科院?),更應該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機器人實驗室
Topic 3.面對大陸,台灣"抗中保台"的發展策略: 以5x5足球賽為例,目前看起來,大陸人形機器人的硬體,我們不必去硬拚(短期內也很難拚過),反過來,直接採購他們的硬體,發展出我們的軟體與策略,這樣才是work smart。
以我的觀點,機器人足球贏的策略,在於"主動性與協同性",當球在攻擊距離,如何分配,讓區域內那兩三個機器人分開,是這次觀戰的重要戰略。
Topic 4.至於那些,刻意看不見大陸進步事實的政客,就讓他們繼續留在他們的同溫層吧
Topic 5.現在想想,要感謝當年的周文松校長(現任東勢高工校長)、歐靜瑜教務主任(現任台中二中校長),能夠把大筆經費撥給當年的設計思維社群,讓這群設計思維班的孩子(王O竹、翁O倫、吳O婕...)有機會提早接觸這些pioneering study 。

回想當年,台中市教育局推動maker STEM教育,真的很用心,影片中的王裕德主任(現任后綜高中校長),黃淑勤老師(日南國中)...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Time and tide wait no one.時代的進步,就是如此,沒有快步跟上,就會落後領先集團。亡羊補牢,時猶未晚,面對現在的AI時代,更是可以迎頭趕上的好時機啊,如果,用對了人的話..
中天新聞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GgGgy65s
~~如果你喜歡機器人相關研究,歡迎成為我的付費會員,每年30元,暢讀所有優質好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