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輪的帶班,總是能讓班上的潛力股考贏那幾個很多A的"人情",成為榜單上的狀元,像是O恩、O揚...仔細回想這些成功經驗,好像有一點共通性,剛好在最近閉關的備課(教材教法),有一點教育理念的印證
Key 1.108課綱的素養班級經營:雖然108課綱已然實施兩輪,但是要說能夠落實素養到班級經營,也是經過一番驗證與思辯。
我的風格是強調"討論"的自由班風,這點還滿明顯可以和別人不同的。大多數的人情班都會強調秩序競賽的冠軍,甚至是秩序模範班。我的帶班恰恰相反,常常淪落到秩序倒數
原因是討論的班風,需要付出"微吵雜"的代價,主要的制衡方法,在於仔細觀察這種吵雜,到底是在"喇低賽"還是自由討論
Key 2.用科學探究找出資優生的讀書方法
既然能夠引起社區高中生的討論風氣,(這點相當難,應該是所有關鍵的最關鍵),接下來便是給學生發揮的探究方法
每次班親會,我都會希望班上的家長,多給孩子們正向鼓勵,相信他們的努力,成為優質大學生的前導,那就是自己找到自己的進步方程式
讀書,不是打開水龍頭,坐在書桌前面就會嘩啦嘩啦的成績、分數進來。如果是這樣,那些很多A的學生,就不會考不好學測了
重點在於,掌握"高中生"的讀書方法
這也是我上科學探究與實作,會讓學生用手機的原因。去掉少數幾個藉機玩手遊的必要代價,教會學生"用手機學習",這項bonus的效果驚人。所以我常覺得,那些報紙上宣稱"三年不用手機"的全國狀元,上大學後其實很堪憂
Key 3. 用"班內合作"取代競爭的"咖啡館式教學"落實
因為本人很討厭講幹話到某種痴狂的程度,所以,很難融入那些"教改知名教學法"。但卻是對落實班內小組討論風氣有種寵上天的fu。在帶班級內"讀書會"的組頭,就是可以享受某些特權,例如:班周會上台表演
這些特權對於班上參加校內繁星,有很大的幫助
Key 4.未來強力引入AI
上述這幾個,都是"不能在校內言說"的秘訣,但是接下來這輪帶班,還有個必殺技,就是AI會登場
從2024年,ChatGPT橫空登場,瞬時搶走我關愛的眼神,比起當年的素養教學,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是幫出版社寫篇專文介紹,再來是暑假到二林高中的演講,再來就是114學年將要開一門AI的多元選修課
這些都是要逼自己,離開舒適圈,迎接AI的年代。回頭看看國中同學,當年自己如果選擇念台中師專,現在也會跟他們一樣退休了
延後退休,不只是疲累工作,反倒是有機會更加挑戰自己,比如開AI的課
照片中,就是今天備課中,找到某出版社的教學資源,是1111人力銀行的專家,給學生講的影片
人生沒有絕對的輸贏,只有不斷的選擇。被離開行政工作,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但這些事,很難在比如,物理辯論大賽的評審,跟外人說清楚
不過,自己的心才是重點。讓學生看見,不斷選擇正確的選項們,才是讓這些優秀學生,成為學測狀元的主要原因(key issue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我的VOCUS付費會員,一年只要30元,暢讀所有優質好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