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好音樂的科學》:熟悉的「Slow Rock」節奏

Kazama-avatar-img
發佈於音樂之路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苦海女神龍 西卿

君といつまでも加山雄三 (夕陽西沉)

以上兩首歌曲應該多數看倌都曾經聽過,即便沒有聽過《夕陽西沉》也會聽過《苦海女神龍》,看倌們聽得出這兩首曲子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嗎?

對!節奏型差不多,一拍唱出三個字,這就是12/8拍,今天就要來聊聊這一種聽得很習慣但感覺比較特殊的節奏。

挖塞!12/8拍耶!光用聽的就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其實,這是台灣很多人說的「Slow Rock」,它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做「Gospel Rock」,只是在台灣說「Slow Rock」的人比較多,說「Slow Rock」會有比較多人知道你在講什麼,而12/8拍常常在簡譜記譜上用的是4/4拍,這兩種記譜法怎麼會一樣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來聊到12/8拍或4/4拍,不得不先來看看拍號(time signature),好和弦官大為大師這樣定義:譜的最開頭上下並排的兩個數字叫做拍號,是用來設定拍子數量跟單位的符號;上面那個數字設定每小節有幾拍,下面數字設定每一拍用什麼符號寫。如下圖,3/4 拍的意思就是:一個小節有 3 拍,每一個拍子用四(4)分音符代表

raw-image

想要多了解譜號、拍號等五線譜基礎樂理這部分的看倌可以回頭去看看官大為大師的好和弦課程-五線譜:一次搞懂所有你該知道的、基本的事情,或是觀看以下影片。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12/8拍和4/4拍的不同之處。12/8是一種標記四拍子樂譜的方式,每拍被細分為三份。它基本上是一種更方便閱讀的方式,原本可以用 4/4 拍,但會充斥著三連音,這是一種「複拍子」。單拍子很單純每一拍就一個音或兩個音,但「複拍子」可能一拍裡面還得塞下很多音。

什麼是「複拍子」?《好音樂的科學》這麼寫:

複節奏是指同時演奏兩個或更多互不相干的節奏。我們不妨拿兩個人同時拍打餐桌的方式來舉例說明。若我們兩人一起,一次拍打四下,那麼我們製造的是同樣的節奏;但當你每拍打四下時,我卻拍打八下,那麼我們的節奏也還是能互相配合——我們會以規律的間歇頻率方式同時拍打桌子。
如果,你每拍打十二下時,我才拍打五下的話,我們就會不太合拍,且大多數時候我多拍打的那幾下剛好落在你的空檔。但你的拍子跟你的是完全不同步的,那麼這種節奏就無法互相配合,這樣一來,我們就是以「複節奏」的方式來拍打桌子。
對西方音樂來說,複節奏並不算是新鮮的做法,莫札特就在其《第21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 以三拍對兩拍的伴奏方式譜曲過。而近代則是有一些爵士和搖滾樂團採用複節奏來創作,我個人認為這將逐漸蔚為風潮。且對像我這類的人來說很有幫助,因為當有人說我舞跳得很糟時,我就可以辯稱自己是用複節奏中的另一半節奏來跳了。

看不懂?這時候又要搬出官大為大師的好和弦了,官大為大師不太喜歡「複拍子」這個翻譯,用「複合拍子」比較適合,比較符合其要表達的意義,「複合拍子」,簡單來說就是在指「每一拍都再被細分成三等分」的拍子。看影片比較清楚喔!文字版請點我


看完影片大概看倌就能明白「複拍子」(複合拍子)的運作方式了,那麼,看官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只有老歌才會用到12/8拍的「Slow Rock」節奏嗎?當然不是,流行歌曲裡面還是很多用到「Slow Rock」節奏型的比如說以下二首:

黃小琥 Tiger Huang - 沒那麼簡單

動力火車 Power Station [無情的情書 Ruthless Love Letter]

那麼,為什麼「Slow Rock」記譜要寫成4/4拍,而不寫成12/8拍呢?這個其實跟視譜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當你是一個職業樂手,而且你每天看到的都是4/4拍,12/8拍需要一點時間來轉換適應,所以很多以三連音為主的音樂,尤其是流行樂或搖滾樂,都被寫成三連音來記譜,就算是一拍只有兩個音也會轉成長-短的Swing(搖擺)音,從《苦海女神龍》聽起來特別明顯,這樣的記譜效果很好,並且所有三連音都可以用三連音標記來表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這個請各位看官看看下面兩張圖,12/8拍和4/4拍是不是幾乎一模一樣,只差在拍號和三連音記號呢?當然速度是記成不一樣的。

raw-image
raw-image

這部分在管樂團打滾過就會特別清楚,常常創作者為了炫技或是豐富曲子內容,常常把7/8、5/8、5/4拿出來用,也吹過3/4和6/8混在一起的段落,每次看到這些特別的拍號就很頭大,算拍子算到昏天暗地,後來看多了漸漸習慣了,當然「Slow Rock」更只是小菜一碟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139會員
422內容數
一個步入中年才開始學管樂的貪吃大叔無聊亂寫一通的地方
2025/08/12
最近在看這本書《好音樂的科學》,作者約翰‧包威爾(John Powell)是個物理博士,同時也有音樂作曲的碩士學位,這樣跨領域的背景,讓他能用物理知識,輕鬆地闡述音樂、音符、樂理背後的原理。《好音樂的科學》一書所說的聲音的科學、音樂的科學,其實並不是在說什麼「給理工人看的樂理」,而是一種像是「科
Thumbnail
2025/08/12
最近在看這本書《好音樂的科學》,作者約翰‧包威爾(John Powell)是個物理博士,同時也有音樂作曲的碩士學位,這樣跨領域的背景,讓他能用物理知識,輕鬆地闡述音樂、音符、樂理背後的原理。《好音樂的科學》一書所說的聲音的科學、音樂的科學,其實並不是在說什麼「給理工人看的樂理」,而是一種像是「科
Thumbnail
2025/02/11
前文提到,在台灣普遍有兩種簡譜使用的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簡譜,另一種則是「首調」簡譜,但嚴格來說不應該有「固定調」簡譜,因為簡譜在使用時就是以「首調」概念來設計的,方便沒有樂理概念的一般人使用相對音高來唱歌。
Thumbnail
2025/02/11
前文提到,在台灣普遍有兩種簡譜使用的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簡譜,另一種則是「首調」簡譜,但嚴格來說不應該有「固定調」簡譜,因為簡譜在使用時就是以「首調」概念來設計的,方便沒有樂理概念的一般人使用相對音高來唱歌。
Thumbnail
2025/02/04
「首調」與「固定調」哎啊!不就那回事!本文討論簡譜的「首調」與「固定調」兩種記譜法,說明其差異、優缺點以及學習建議。首調法以主音為Do,方便移調;固定調法則音符固定,無法移調。作者建議兩種記譜法都學習,以應付不同場合的需求。
Thumbnail
2025/02/04
「首調」與「固定調」哎啊!不就那回事!本文討論簡譜的「首調」與「固定調」兩種記譜法,說明其差異、優缺點以及學習建議。首調法以主音為Do,方便移調;固定調法則音符固定,無法移調。作者建議兩種記譜法都學習,以應付不同場合的需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篇是去年六月份寫的,一直被我存在Notion的文件夾裡。整理時,才發現這一篇。 最近很久沒寫古典音樂文了,不是因為我懶,而是跑去寫屬於我本科的東西,腦袋裝了很多奇幻和文青的東東,然後又花很多時間去畫禪繞畫想靈感(畫禪繞畫已經變成我每天會做的事情了),就塞不太下其他東西了(笑)。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篇是去年六月份寫的,一直被我存在Notion的文件夾裡。整理時,才發現這一篇。 最近很久沒寫古典音樂文了,不是因為我懶,而是跑去寫屬於我本科的東西,腦袋裝了很多奇幻和文青的東東,然後又花很多時間去畫禪繞畫想靈感(畫禪繞畫已經變成我每天會做的事情了),就塞不太下其他東西了(笑)。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充滿快節奏,想辦法忙裡偷閒讓自己慢下來,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平衡,例如慢慢品嘗美食,聞聞花草的香氣,聽聽喜歡的音樂,靜靜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或是做幾個深呼吸,今日筆者分享六首以慢慢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充滿快節奏,想辦法忙裡偷閒讓自己慢下來,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平衡,例如慢慢品嘗美食,聞聞花草的香氣,聽聽喜歡的音樂,靜靜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或是做幾個深呼吸,今日筆者分享六首以慢慢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PNdtICuh8感謝914玖伊氏 點播 想聽的 石頭路水草般 還沒優雅的鋼琴伴奏錄音。 這實在是 就不太均勻 還會一點忽快忽慢,偶爾掉音,重彈,還有翻譜的聲音,然後還要呈現一種仙氣..... 第一天彈得時候狀況比這個還慘,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PNdtICuh8感謝914玖伊氏 點播 想聽的 石頭路水草般 還沒優雅的鋼琴伴奏錄音。 這實在是 就不太均勻 還會一點忽快忽慢,偶爾掉音,重彈,還有翻譜的聲音,然後還要呈現一種仙氣..... 第一天彈得時候狀況比這個還慘,
Thumbnail
關於樂理中的小調,好和弦+的官大為大師有精闢的解說,一聽就懂,看倌不妨一看究竟。
Thumbnail
關於樂理中的小調,好和弦+的官大為大師有精闢的解說,一聽就懂,看倌不妨一看究竟。
Thumbnail
選曲:來自Yiruma的作曲,是一首屬於3/4拍的舞曲 -------------------------- 4/3那天的大地震, 似乎鋼琴也或多或少有震動到, 影片裡面彈到某一個音(琴絃似乎會發出有些金屬雜音聲), 今天彈到這首剛好特別明顯😵😂😳 ----------------
Thumbnail
選曲:來自Yiruma的作曲,是一首屬於3/4拍的舞曲 -------------------------- 4/3那天的大地震, 似乎鋼琴也或多或少有震動到, 影片裡面彈到某一個音(琴絃似乎會發出有些金屬雜音聲), 今天彈到這首剛好特別明顯😵😂😳 ----------------
Thumbnail
滐兒在漫漶域的體內,道音格式在雙手十三指之間從容瀰漫。奏出的靈幻樂章滲入綺麗的琴色、弦弓的純淨、夜蝕的波動,逐漸包圍了將祂裹在懷裡的漫漶本體。
Thumbnail
滐兒在漫漶域的體內,道音格式在雙手十三指之間從容瀰漫。奏出的靈幻樂章滲入綺麗的琴色、弦弓的純淨、夜蝕的波動,逐漸包圍了將祂裹在懷裡的漫漶本體。
Thumbnail
這本教本由鄭瑞賢老師編著,針對流行歌曲或老歌的基本技巧與節奏型態進行了系統化的介紹,適合新手或是已在學習薩克斯風的人。建議找老師指導學習,內容包括五線譜及簡譜。這本教本對於想要提升技巧和掌握流行樂曲的人會很有幫助。
Thumbnail
這本教本由鄭瑞賢老師編著,針對流行歌曲或老歌的基本技巧與節奏型態進行了系統化的介紹,適合新手或是已在學習薩克斯風的人。建議找老師指導學習,內容包括五線譜及簡譜。這本教本對於想要提升技巧和掌握流行樂曲的人會很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