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亂世之惑:假訊息與似是而非
當今末法時代,資訊氾濫,假訊息、造謠橫行,立法院藍白胡亂修法,民眾卻往往不願主動查證,不肯親自研讀資料、尋找專業解釋,只圖省事、隨波逐流。許多人不僅把真的說成假的,把惡說成善,甚至自以為是地在網路上發表似是而非的言論,讓社會氛圍更加混沌不明。
這種現象,不只是資訊識讀能力的退化,更是心性上的懶惰與自我放棄。表面上是「資訊焦慮」,實則是放棄了明辨是非、尋根究柢的基本責任。
二、修行人的墮落與虛偽
更令人痛心的是,許多自稱修行者、學者、法師,外表一副道貌岸然,滿口聖人之學、經書經典,但實際行為卻完全違背其所學──進修行場域時一副聖人,出了修行場域卻成為魔鬼,口口聲聲講「修德」,實際上卻只顧意識形態、政治立場,連最基本的明理判斷能力都丟棄殆盡。這種虛偽的修行,不僅害己,也嚴重誤導眾生。三、引用經典:回歸「理」的根本
古人有云:
「人欲造乎聖人之域,必先明乎聖人之學;
聖人之學無他,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已矣。 夫窮理者,聖學之始也;盡性者,聖學之成也;至命者,聖學之終也。」
意思就是:你若真心想踏上聖人之路,首要是把聖人的學問弄懂。這學問並不複雜,就是「窮理」──深入探究萬事萬物背後的道理;「盡性」──把自己的本性發揮到極致;「至命」──順天命、安天命,活出自己應有的價值。
經典淵源(「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上游典據)
- **《周易‧說卦傳》**明文:「……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此為後世「窮理—盡性—至命」三階框架的根本來源。漢典
- 現代通釋亦依此句立義:先窮究事物之理(窮理),復能發揮天命所稟之性(盡性),而後通達天命(至命)。eee-learning.com
- 宋代理學對三階的系統化詮釋相當多見,如**朱子《朱子語類》**談「窮理以後始能盡其性」,強調格物窮理為工夫起點。Neo-Confucianism
- 亦可對讀張橫渠系統,如《橫渠易說》有「性盡其道,則命至其源」的闡釋,補強「盡性—至命」的遞進關係。shidianguji.com
四、樹立本心,真正活出天命
在這樣混亂的時代,「理」就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據。所謂「窮理」不是盲信權威,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敢於問「為什麼」,勇於查證、深究,追根究柢,願意面對真相。
「盡性」則是在分辨真假善惡之後,依著本性行事,該堅持正義的時候就要勇敢堅持,不因人情壓力或意識形態而搖擺。
「至命」則是明白自己每一步選擇背後,都有一份更大的使命感,要把自己的身心涵養好,把道德德業做出來,對得起天地良心。
五、結語:知行合一,止於至善
最終,修行也好,做學問也好,做人也好,都要回到一個原點──知行合一。光說不練、空談義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真正的「德」與「業」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細節上。
時代雖亂,道心不亂。明理、知性、盡命,這才是末法時代修行人的根本自覺與不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