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4 從廚餘到黃金:AI、App與啤酒如何掀起全球零浪費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精華重點:

一、驚人的食物浪費現況

全球規模:全球家戶每天浪費超過「十億份餐點」 。食物的損失與浪費,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 8% 到 10%,其碳排量比歐盟 27 國的總和還高 。

台灣現況:2023 年台灣生活垃圾總量創下 1158 萬噸新高 。儘管資源回收率高,但在處理食物浪費上仍有極大進步空間 。




二、三大創新解決方案

1.AI 科技進入廚房:從源頭精準管理

痛點:飯店、餐廳等商業廚房平均浪費 5% 至 15% 的食材,但過去難以追蹤與管理 。

解方:英國公司 Winnow 開發出 AI 廚餘追蹤系統 。廚師丟棄廚餘時,攝影機與磅秤會自動辨識品項和重量,並產生數據報告 。

成效:將浪費從模糊的「成本」轉化為可管理的「KPI」 。希爾ton飯店集團一年省下 65,000 美金;IKEA 則成功減少 54% 的食物浪費 。




2.剩食 App 興起:為末端剩食創造新市場

痛點:餐廳、麵包店當天未售完的剩食,因量少、分散且具時效性,難以由傳統食物銀行回收 。

解方:丹麥的 Too Good To Go 和台灣的 Tasteme 等 App ,讓店家將剩食打包成「驚喜包」或「福袋」,消費者能以優惠價格線上預訂後自行取貨 。

成效:創造了店家、消費者與地球的三贏局面 。此模式透過「去中心化」的數位媒合平台,解決了剩食回收的「最後一哩路」物流難題 。




3.食物升級再造 (Upcycling):賦予廢料新價值

痛點:產地的「格外品」(醜蔬果)和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如豆渣)是龐大的浪費來源 。

解方:將廢料轉化為高價值原料,並透過品牌行銷,創造全新的「超級食材」 。

格外品:美國 Full Harvest 建立 B2B 平台,媒合醜蔬果給食品加工廠;格外農品 則將格外水果製成果醬等 B2C 產品 。

副產品:英國 Toast Ale 與台灣蝶釀永續回收剩餘麵包來釀造啤酒 。美國 

Renewal Mill 則將製造豆漿、燕麥奶剩下的豆渣與殘渣,再製成高營養的無麩質麵粉或蛋白粉 。




「食物浪費創新者模式一覽表」

 | 公司名稱 | 目標環節 | 商業模式 | 關鍵創新 |

 | Winnow | 商業廚房 | B2B 技術訂閱 | AI 廚餘追蹤 |

 | Too Good To Go / Tasteme | 零售/餐廳剩食 | B2C 市集 App | 媒合消費者與剩食 |

 | Full Harvest / 格外農品 | 產地剩食/格外品 | B2B 市集 / B2C 產品 | 為格外品創造價值 |

 | Toast Ale / 蝶釀永續 | 生產副產品 | B2C 升級再造產品 | 用剩餘麵包釀酒 |

 | Renewal Mill | 生產副產品 | B2B 升級再造食材 | 用殘渣製造新式麵粉 |

收聽連結

食物浪費,Food Waste,剩食,Surplus Food,Leftovers,廚餘,Kitchen Waste,升級再造,Upcycling,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格外品,醜蔬果,Imperfect Produce,零浪費,Zero Waste,剩食 App,惜食 App,驚喜包,福袋,Surprise Bag,B2B 食物平台,B2B Food Platform,永續啤酒,Sustainable Beer,AI 廚房,AI 廚餘追蹤,Tasteme,Too Good To Go,Winnow,格外農品 ,Goodwill Foods,Toast Ale

逐字稿

EP94 從廚餘到黃金:AI、App與啤酒如何掀起全球零浪費革命?




子昂: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格外農品格來聊》,我是子昂。

雅文:我是雅文。子昂,上一集我們聊路殺標本與外來種商機:從生態災難到永續創業,話題比較沉重。今天,我想換個心情,來聊一個充滿希望和創意的題目。所以這集的題目是:「從廚餘到黃金:AI、App與啤酒如何掀起全球零浪費革命?

子昂:沒錯。我們常常在談「問題」,但今天,我們要聚焦在「解方」。這個問題,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甚至就在我們家裡的廚房和餐桌上——那就是「食物浪費」。

雅文:說到食物浪費,其實也跟我們「格外農品」的初衷息息相關。我們一直在努力的,就是讓那些因為外觀不符合市場標準,但品質完全沒問題的「格外品」,能有被好好利用的機會,不要被浪費掉。但這只是整個食物浪費巨大拼圖中的一小塊。

子昂:為了讓大家理解這個拼圖有多大,我們先來看幾個驚人的數字。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 的最新報告,全球家戶每天浪費的食物,加起來超過「十億份餐點」。更可怕的是,整個食物的損失與浪費,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8% 到10%。

雅文:8%到10%!我來給大家一個背景數據,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的溫室氣體(GHG)排放報告,2023年以中國1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球排放量30%為最高,美國占11%,印度占8%、歐洲聯盟(EU)27國合計占6%,等於是說,如果「食物浪費」是一個國家,它的碳排量比歐盟27國加起來還高耶。這個規模真的超乎想像。

子昂:把鏡頭拉回台灣,情況同樣不樂觀。2023年台灣的生活垃圾總量,已經連續第三年突破一千萬噸,創下 1158 萬噸的新高。而處理這些食物浪費,每年要花掉納稅人幾十億的預算。這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矛盾:台灣在資源回收方面是世界頂尖的模範生,回收率非常高。但在處理更複雜的食物浪費議題上,我們顯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雅文:這個矛盾點很有意思。它似乎在說,處理食物浪費,光靠傳統的回收分類是不夠的。它牽涉到更複雜的商業模式、供應鏈、甚至是消費者的行為與心態。這也正是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些新創公司這麼令人興奮,因為它們不是用老方法,而是用全新的思維和科技,來挑戰這個世紀難題。

子昂:是的,今天我們就要帶大家環遊世界,從倫敦的星級飯店廚房,到歐洲街角的麵包店,再回到我們台灣的超商,看看一群聰明的創業者,如何用 AI、手機 App,甚至是釀啤酒的技術,把本來要被丟掉的廚餘,變成真正的黃金。這不只是在解決問題,更是在開創一個全新的「零浪費經濟」。




廚房裡的全知之眼:AI 如何讓浪費無所遁形

子昂:好,那我們就從浪費發生的「熱點」開始聊起——商業廚房。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像是飯店、餐廳、企業員工餐廳這些地方,平均會浪費掉採購買食材總量的5%到15%。這背後都是白花花的成本。

雅文:5%到15%聽起來好像還好,但如果一間大型連鎖飯店集團,一年食材採購費用是幾億元,那浪費掉的金額就是幾千萬,非常可觀。過去,廚房裡的浪費很難被精準追蹤,大家只知道有浪費,但不知道「浪費了什麼」、「浪費了多少」、「為什麼會浪費」。

子昂:這就是科技可以切入的痛點。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第一家公司,是來自英國的 Winnow。他們開發出了一套系統,可以說是廚房裡的「全知之眼」,讓食物浪費無所遁形。

雅文:聽起來很厲害,它是怎麼運作的?難道廚師每丟一樣東西,都要手動輸入記錄嗎?那樣也太麻煩了。

子昂:這就是它聰明的地方。Winnow 最新的系統叫做「Winnow Vision」,主打一個叫「Throw & Go」的概念,也就是「丟了就走」。廚房人員就像平常一樣,把廚餘丟進指定的垃圾桶。這個垃圾桶下方有一個智慧磅秤,上方則有一個攝影機。當廚餘被丟進去時,攝影機拍下照片,AI 人工智慧就會自動辨識這是什麼東西——是切剩的紅蘿蔔皮、沒用完的鮭魚肉,還是烤焦的麵包——然後結合磅秤的重量,即時、自動地完成記錄。

雅文:哇,這真的解決了最大的問題!把一個原本需要額外人力的枯燥工作,變成一個無縫、自動化的數據收集過程。這等於是把實體的「丟棄」這個動作,轉化成數位的「數據」。

子昂:完全正確。更重要的是後續的分析。這些數據會被上傳到雲端,系統每天、每週都會自動產生分析報告,用非常簡單易懂的圖表,寄給廚師和餐廳經理。報告會清楚地告訴他們:「昨天你們浪費最多的前三名食材是什麼,價值多少錢。」、「過去一週,自助餐的炒飯平均剩下3公斤,可能生產過量了。」

雅文:這就產生了一個關鍵的轉變。過去,「浪費」對一間餐廳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模糊的「營業成本」。但透過數據化,它變成了一個可以被量化、被追蹤、被管理的營運指標 (KPI)。當主廚看到具體的數字和品項,他就能做出精準的決策,例如調整採購量、優化菜單設計,或是改變食材前處理的流程,從源頭減少浪費。

子昂:而成效也非常驚人。我們來看幾個實際案例。全球知名的希爾頓飯店集團 (Hilton) 就導入了 Winnow 的系統。在杜拜的Jumeirah 希爾頓飯店,光是透過這套系統,一年就省下了 65,000 美金的食材成本。他們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推動的「綠色早餐活動」,更是在 13 家飯店成功減少了 62% 的食物浪費。

雅文:還有另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品牌,IKEA 宜家家居。他們在全球 32 個國家的分店餐廳,也全面導入 Winnow。成果是,他們的食物浪費比 2017 年的基準線,成功減少了 54%,換算下來,總共為公司省下了 3700 萬美元的採購成本,也等於讓 2000 萬份餐點免於被丟棄的命運。

子昂:這也證明了這套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投資報酬率。Winnow 提到,他們的客戶通常在第一年就能看到 2 到 10 倍的投資回報,並且能降低 2% 到 8% 的食物採購成本。當然,市場上也不只 Winnow 一家,他的主要競爭對手,來自美國的 Leanpath,也同樣利用 AI 追蹤器和數據儀表板,幫助商業廚房達到類似的成效。這代表這已經是一個正在快速成長的產業。

雅文:所以,科技在這裡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發明一個很酷的垃圾桶,而是透過「數據化」,賦予廚房團隊管理浪費的能力,進而改變整個廚房的運作文化,從「憑感覺」,走向「看數據」,這才是最根本的改變。




口袋裡的革命:剩食 App 如何串起珍惜食物的供應鏈

雅文:剛剛我們談的是在生產端,如何用 B2B (企業對企業) 的科技來減少浪費。接下來,我們要轉換場景,來到供應鏈的末端——也就是餐廳、麵包店、超市這些零售端。這裡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當天沒賣完,但品質完全沒問題的「剩食」。

子昂:這些剩食的處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物流難題。傳統的食物銀行或慈善機構,很難去處理這種「量少、品項多、地點分散、而且有時效性」的剩食。你想想,一間麵包店晚上剩下 10 個麵包,另一間自助餐店剩下 5 份便當,要派專車去回收,成本太高了,根本不划算。

雅文:結果就是,這些明明還能吃的食物,最後往往只能被當作廚餘丟掉。為了解決這個「最後一哩路」的難題,一種全新的 B2C (企業對消費者) 商業模式應運而生,那就是「剩食 App」。

子昂:這方面的全球先驅,是一家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新創公司,叫做「Too Good To Go」,意思就是「太好吃了,不能丟」。他們的模式非常簡單,也創造了驚人的影響力。至今,他們已經在全球拯救了超過 4 億份餐點。

雅文:4 億份!太驚人了。它的 App 是怎麼運作的?

子昂:核心概念叫做「驚喜包 (Surprise Bag)」。合作的店家,像是麵包店、咖啡廳、超市,在每天營業結束前,會把當天沒賣完的商品,打包成一份「驚喜包」。消費者只要打開 App,就能看到附近有哪些店家提供驚喜包,然後用非常優惠的價格,通常是原價的三分之一或更低,線上預訂,然後在指定的時間到店家親自取貨。

雅文:我明白了!這真的是一個三贏的模式 (win-win-win)。對店家來說,原本要變成負債 (處理成本) 的剩食,現在變成了額外收入。對消費者來說,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享用到美味的食物。對地球來說,當然就是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和碳排放。

子昂:更巧妙的是,它解決了剛剛提到的物流問題。它把「物流」這個最困難的環節,去中心化了。庫存就放在店家,而最後一哩路的運送,就由消費者自己完成。這個 App 扮演的角色,其實是一個即時、超在地的媒合平台,用輕巧的數位方式,串連起一個過去不存在的剩食供應鏈。

雅文:這種聰明的模式,在台灣也看得到!我們的聽眾朋友可能也用過,就是「Tasteme」這個 App。它的概念和 Too Good To Go 非常類似,同樣是讓消費者用優惠的價格,購買店家的「良食福袋」。

子昂:沒錯,而且 Tasteme 在台灣也串連了非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像是新東陽、一之軒麵包、CoCo 都可、聖瑪莉麵包店等等。這讓「惜食」這件事,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口號,而是你我用手機滑一下,就能輕鬆參與的日常行動。

雅文:從 Winnow 的 AI 廚房,到 Tasteme 的手機 App,我們看到科技正在用不同的方式,為食物浪費這個老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方。一個是從源頭精準管理,一個是為末端創造新的市場。

從剩餘到升級:當格外品與副產品成為新世代的珍寶

子昂:剛剛我們聊的,都還是「原本可以被直接食用」的食物。但其實,食物浪費的版圖,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廣。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發生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例如,產地的「格外品」,以及食品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

雅文:這就要提到我們一直在談的「格外品」了。消費者已經被市場教育成習慣看到外觀完美、大小一致的蔬果。但農作物是天然的,本來就會長得奇形怪狀、或是有點瑕疵。這些營養和風味都沒問題的蔬果,卻常常在產地就被淘汰,無法進入市場。

子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有一家叫做「Full Harvest」的新創公司,他們建立了一個 B2B 的線上平台,專門媒合那些擁有格外品或過剩農產品的農夫,以及需要大量採購蔬果的食品加工廠。等於是為這些「醜蔬果」開闢了一個穩定、可靠的銷售管道。

雅文:這就跟我們「格外農品」在做的事情很像,我們是把這些格外水果,加工成果醬、水果氣泡麥汁等產品,賦予它們新的價值,直接賣給消費者。Full Harvest 則是建立一個更大的平台,讓整個產業鏈都能更有效率地利用這些資源。

子昂:除了格外品,另一個更大的浪費來源,是食品加工的「副產品」。這也催生了一個更酷的概念,叫做「食物升級再造 (Upcycling)」。它的核心精神,就是把某個製程中本來要被丟棄的「廢料」,轉化成另一個產品更有價值的「原料」,實現真正的循環經濟。

雅文:聽起來很棒,有沒有一些有趣的例子?

子昂:當然有,我們先從大家最喜歡的飲料開始——啤酒。英國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社會企業,叫做「Toast Ale」,意思是「為吐司乾杯的愛爾啤酒」。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回收三明治工廠切下來的吐司邊,或是麵包店當天沒賣完的剩餘麵包,來取代釀造啤酒時所需要的四分之一的大麥麥芽。

雅文:用麵包釀啤酒!這太有創意了。其實啤酒的起源,最早也跟麵包有關係,這算是回歸傳統了。

子昂:沒錯。而且這個模式不只在英國,在台灣也正在發生!有一家台灣的年輕新創團隊,叫做「蝶釀永續 (Baked Tipsy)」,他們也用同樣的理念,回收剩餘的麵包來釀造「永續啤酒」,而且風味非常獨特。這證明了,好的點子是會跨越國界的。

雅文:除了把麵包變啤酒,還有沒有更顛覆想像的升級再造?

子昂:接下來這個,可以說是食物升級再造的下一個前沿。美國有一家公司叫「Renewal Mill」,他們專門處理植物奶工廠的副產品。例如,製作豆漿後會剩下大量的「豆渣」,英文叫 Okara。一般豆渣可能就拿去做肥料或飼料,價值很低。

雅文:但 Renewal Mill 把它們乾燥、研磨,變成一種高纖維、高蛋白質、無麩質的「豆渣粉 (Okara Flour)」。這種新式麵粉,可以加到餅乾、麵包、甚至是玉米片裡面,提升營養價值。他們也用同樣的技術,把燕麥奶的殘渣,變成「燕麥蛋白粉」。

子昂:這整個過程最關鍵的地方,其實在於「品牌敘事」的轉變。他們不是在賣「廢料」,而是在賣一種全新的「超級食材」或「升級再造原料」。他們把「永續」這個價值,變成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雅文:我懂了。這不只是食品科技的創新,更是品牌行銷的創新。他們成功地為這些過去被視為「廢物」的東西,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有價值的產品類別,讓消費者願意買單。這也告訴我們,要解決產業層級的食物浪費,不只要改變我們「製造」什麼,更要改變我們如何「看待」與「定義」這些原料。




你的選擇,決定食物的未來

子昂:今天我們從 AI 廚房,聊到剩食 App,再到用麵包釀啤酒、用豆渣做麵粉。我們看到,解決食物浪費的方案,其實是多點開花的,它遍佈在從產地、廚房、零售到消費者的整個供應鏈上。

雅文:這些案例最鼓舞人心的地方在於,它們都不是傳統的慈善捐贈,而是可持續、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這些創業者證明了,解決環境問題和創造經濟價值,不但不衝突,反而可以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子昂:沒錯。在節目的最後,我們也想邀請每一位聽眾,一起成為這場零浪費革命的一份子。這場革命,其實就從我們每天的選擇開始。

雅文: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你可以下載像 Tasteme 這樣的 App,用行動支持那些不浪費食物的店家。你也可以在購物時,多支持像我們 格外農品 這樣,致力於利用格外品、或是升級再造食材的品牌。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子昂:如果你是「餐飲從業人員」,或許可以開始研究,如何將 Winnow 這樣的數據管理工具,導入你的廚房。或者,開始思考如何從 Full Harvest 這樣的平台,採購更永續的食材。

雅文:而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能做的,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食物的態度。不再追求外觀的完美無瑕,而是去欣賞食物真實的樣貌與風味。在家裡,我們可以更好地規劃採買,學習保存食材的技巧,發揮創意,讓所有食物都被充分利用。

子昂:為了方便大家回顧今天提到的精彩案例,我們也整理了一份「食物浪費創新者模式一覽表」,會放在本集的資訊欄中,歡迎大家參考。

雅文:食物浪費的問題雖然巨大,但今天分享的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改變正在發生。從一個個聰明的點子,到一個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我們看到了一條清晰、而且充滿希望的前進道路。

子昂:這條路上沒有局外人。它需要政府、企業、還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用日常的選擇,一起投下支持永續未來的贊成票。

雅文:感謝您收聽這一集的《格外農品格來聊》。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為您帶來一些新的啟發。如果您喜歡這集 Podcast,別忘了訂閱、並分享給你的朋友。《格外農品格來聊》每週六固定更新,我們下次見囉,掰掰!

子昂:掰掰!




資訊欄

「食物浪費創新者模式一覽表」

| 公司名稱 | 目標環節 | 商業模式 | 關鍵創新 |

|---|---|---|---|

| Winnow | 商業廚房 | B2B 技術訂閱 | AI 廚餘追蹤 |

| Too Good To Go / Tasteme | 零售/餐廳剩食 | B2C 市集 App | 媒合消費者與剩食 |

| Full Harvest / 格外農品 | 產地剩食/格外品 | B2B 市集 / B2C 產品 | 為格外品創造價值 |

| Toast Ale / 蝶釀永續 | 生產副產品 | B2C 升級再造產品 | 用剩餘麵包釀酒 |

| Renewal Mill | 生產副產品 | B2B 升級再造食材 | 用殘渣製造新式麵粉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格外農品 GoodWill Foods的沙龍
16會員
124內容數
2023年的4月21日,格外農品就要滿八歲了!,因為不知道還有沒有九歲十歲,所以要趁現在把想要感謝的人一口氣講出來。因此我們規畫了「一日一感謝」這個活動,就算有一天格外農品不在了,也希望這樣正向的力量能夠持續延續下去。
2025/08/16
1. 美國模式:道德標本的商業化 2. 台灣模式:公民科學的非營利路線 3. 核心差異 美國,路殺動物屍體可被視為具「商業價值」的商品 。 台灣,則被視為具「科學與資訊價值」的公共財 。 二:入侵種經濟學 — 不如變現 1. 策略一:吃掉牠們! 2. 策略二:廢物變黃金 3. 商業化的困境:綠鬣蜥
Thumbnail
2025/08/16
1. 美國模式:道德標本的商業化 2. 台灣模式:公民科學的非營利路線 3. 核心差異 美國,路殺動物屍體可被視為具「商業價值」的商品 。 台灣,則被視為具「科學與資訊價值」的公共財 。 二:入侵種經濟學 — 不如變現 1. 策略一:吃掉牠們! 2. 策略二:廢物變黃金 3. 商業化的困境:綠鬣蜥
Thumbnail
2025/08/03
一:山區交通困境 道路的關鍵性。 先天挑戰 。 二:給政府的三道考題 防災準備 (硬體) 根本工程。 智慧防災 。 國土韌性。 防災教育 (軟體) 風險溝通 。 提升意識 。 災後補助與制度 現況檢討 。 農業保險 。 三:氣候變遷與貿易戰的雙重風暴 分散市場 。 提升價值 。 強化內需 。
Thumbnail
2025/08/03
一:山區交通困境 道路的關鍵性。 先天挑戰 。 二:給政府的三道考題 防災準備 (硬體) 根本工程。 智慧防災 。 國土韌性。 防災教育 (軟體) 風險溝通 。 提升意識 。 災後補助與制度 現況檢討 。 農業保險 。 三:氣候變遷與貿易戰的雙重風暴 分散市場 。 提升價值 。 強化內需 。
Thumbnail
2025/07/26
一、店家表態面臨的三層風險光譜  社群風險:此為最表層的網路輿論壓力 。 商業風險:當社群風險升級,會直接衝擊商業利益 。 政治風險:這是最讓經營者忌憚的深層風險,可能涉及公權力的介入。 二、從歷史教訓到消費心理的轉變 歷史教訓:「一芳水果茶」事件是品牌政治表態的經典公關災難 。
Thumbnail
2025/07/26
一、店家表態面臨的三層風險光譜  社群風險:此為最表層的網路輿論壓力 。 商業風險:當社群風險升級,會直接衝擊商業利益 。 政治風險:這是最讓經營者忌憚的深層風險,可能涉及公權力的介入。 二、從歷史教訓到消費心理的轉變 歷史教訓:「一芳水果茶」事件是品牌政治表態的經典公關災難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台灣人對手搖飲的熱愛有目共睹,平均每年喝掉超過10.2億杯。然而,這些飲料瓶不僅可以回收,還能變成各式各樣的新商品。全球許多品牌商重視環境永續,不僅關注減碳,也希望能夠實現回收再利用。 ESG與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ESG(環境、社會、治理)和循環經濟被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雙重引擎,是企業和投資者
Thumbnail
台灣人對手搖飲的熱愛有目共睹,平均每年喝掉超過10.2億杯。然而,這些飲料瓶不僅可以回收,還能變成各式各樣的新商品。全球許多品牌商重視環境永續,不僅關注減碳,也希望能夠實現回收再利用。 ESG與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ESG(環境、社會、治理)和循環經濟被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雙重引擎,是企業和投資者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世界很紛亂 期望台灣平靜一些 不管如何 打人就是不對 但也別為了流量 嘴邱? 世界很快 心要更靜 但願2024 思維成長 夢想成真 想賺到爆富前提 必要推出 符合且滿足 眾人的需求 何為必要? 1.如懶人經濟 外送盛行 2.自媒體 讓人快速接收資訊 販售知識 3.交友ap
Thumbnail
世界很紛亂 期望台灣平靜一些 不管如何 打人就是不對 但也別為了流量 嘴邱? 世界很快 心要更靜 但願2024 思維成長 夢想成真 想賺到爆富前提 必要推出 符合且滿足 眾人的需求 何為必要? 1.如懶人經濟 外送盛行 2.自媒體 讓人快速接收資訊 販售知識 3.交友ap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外媒報導,台灣的薪資從2012~2022的十年間雖然上漲,但是可以喝到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從1097杯下滑到了853杯,你有沒有想過購買力下降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透過閱讀「貨幣縮水」可以知道購買力的下降主軸是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多,我認同書中所提的購買力之所以會下降主因是地球上的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外媒報導,台灣的薪資從2012~2022的十年間雖然上漲,但是可以喝到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從1097杯下滑到了853杯,你有沒有想過購買力下降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透過閱讀「貨幣縮水」可以知道購買力的下降主軸是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多,我認同書中所提的購買力之所以會下降主因是地球上的
Thumbnail
新聞 - 碳費徵收懶人包》首波徵收對象有誰 - 荷蘭半導體設備管制生效前 美橫刀攔截 ASML 出貨 DUV 給陸企 - 企業掀建廠熱 景氣卻萎縮 美製造業兩極化發展 - 眼見不為憑!當AI詐騙連視訊都能仿造時,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假? 影片:1支 - 「不同文化背景,但都是台灣的味道」:從台灣料理看人
Thumbnail
新聞 - 碳費徵收懶人包》首波徵收對象有誰 - 荷蘭半導體設備管制生效前 美橫刀攔截 ASML 出貨 DUV 給陸企 - 企業掀建廠熱 景氣卻萎縮 美製造業兩極化發展 - 眼見不為憑!當AI詐騙連視訊都能仿造時,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假? 影片:1支 - 「不同文化背景,但都是台灣的味道」:從台灣料理看人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新聞:4 則 - 紅海危機 船運公司改道好望角 成本大增|經濟日報 - 應材推進2040淨零減碳獲 SBTi 驗證 減少半導體碳排|經濟日報 - 台達電動車充電方案亮相,推出社區訂閱方案|科技新報 - 2024年,AI將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比爾蓋茲的5個年末展望|商周
Thumbnail
📰新聞:4 則 - 紅海危機 船運公司改道好望角 成本大增|經濟日報 - 應材推進2040淨零減碳獲 SBTi 驗證 減少半導體碳排|經濟日報 - 台達電動車充電方案亮相,推出社區訂閱方案|科技新報 - 2024年,AI將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比爾蓋茲的5個年末展望|商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