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品

含有「格外品」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精華重點: 1.格外農品簡介: 2015年創立 主要利用"格外品"(規格外的農產品)進行加工製作天然產品 產品包括果醬和水果氣泡麥汁等 2.最新合作項目: 與全家便利商店和金色三麥合作推出"麥麥碰柑乳酪小土司" 產品利用麵包邊角料和格外農品的椪柑果茶醬,體現永續
Thumbnail
EP22 精華重點 1.社會企業是設計出一套可以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並且同時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 2.社會企業與一般營利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區別在於,它們能自給自足並賺錢維生,但主要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而非單純賺錢。 3.聯合國在2015年制定了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體現了當前全球需要解
Thumbnail
《格外農品》結合中文與日文「格外」的意思,為產地品質無虞的「*格外品」,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支持友善耕作農民、提供消費者更好的選擇、推廣食農教育,與土地、農民、消費者共生共好。以支持台灣友善耕作的農民為核心精神,採購台灣農產品作為原料,製成100%無添加物的商品,除了增加農友收益,也希望透過加工
Thumbnail
「格外品」,意指市場規格之外但品質無虞的農產品。 在台灣凡是大型的合作社或產銷班,在農產品採收後都會根據大小、重量、外觀進行分級,通常農民分級的愈準確、農產品的銷售出路也愈多,整體而言才能提高農民收入,而《格外農品》團隊實際走訪產地觀察,整理出以下三種狀況的格外品: (1) 大小不符 在台灣,
Thumbnail
熟悉我們產品的消費者,肯定會知道我們十分注重「格外品優先使用」這一個原則,但是格外品的利用真的很重要嗎?如果這是一件重要的議題,為什麼一般企業卻鮮少使用格外品為優先原料,它的阻力是什麼?《格外農品》又如何翻轉格外品的價值? 格外品的處理,一直是社會上一個難解的議題,對農民而言,越是採用友善地力
Thumbnail
        2013年起《格外農品》的兩位創辦人游子昂、林雅文開始關注食物浪費的議題,發現台灣每年都有蔬果價格崩盤的新聞,加上過去有協助農民銷售過剩農產品的經驗,更於蒐集資料後,看見國外有許多解決食物浪費的創業案例,因此拜訪了大型果菜市場與產地,了解在產地普遍存在的「分級制度」。      
Thumbnail
果醬與果茶醬,只差一個字,品嚐起來的滋味也是完全不同唷! 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果醬太過黏稠,抹在麵包上面會很難伸展,是不是有更流動的型態能選擇呢? 那就是「果茶醬」囉! 果茶醬不只能抹麵包,還能夠直接沖泡做水果茶呢。 果茶醬相對於果醬,是不加"膠體"的,所以更天然,狀態更為流動,可以塗抹也可以
Thumbnail
到高雄跨年,你第一個會想到哪裡呢? 《義大遊樂世界》作為高雄代表性的主題樂園,不僅成為許多外縣市、甚至外國旅客來高雄旅遊的首選,也發揮企業影響力帶頭支持在地品牌,自2022年開始,陸續與在地農民、青創品牌或社企品牌合作,透過電商平台販售遊樂園雙人套票加贈商品,不只讓消費者買到超值套組,也提昇合作品
Thumbnail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雖然是大家從小就朗朗上口的唐詩,惟知易行難,日常生活中吃不完、冰太久的食材,還有我們看不到的生產、運送過程中被廢棄的食物,點滴積累下,已然成為不容忽視的糧食問題。
Thumbnail
圖片裡的水果蔬菜,都是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