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M平方-Podcast-25.08.21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筆記-財經M平方-Podcast-25.08.21

**本集錄製於台灣時間8月21日下午1點,主題是美中印三強之爭,誰的經濟底氣最足。

*節目前段先回顧川普與普丁在阿拉斯加會晤,美國宣布暫緩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加徵關稅,並預計兩週內可能舉行美俄烏三方會談。此舉被視為俄烏戰爭停火的正面進展。


**半導體與科技市場焦點

*美國政府確定透過金面法案對Intel提供補助,並以入股方式取得影響力;同時日本軟銀投資Intel 20億美元,顯示半導體產業持續獲得資金挹注。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警告AI投資可能進入泡沫階段,MIT報告也指出生成式AI尚未帶來實質財務回報。

此消息引發市場擔憂,導致近期半導體與科技股出現回檔,波動加劇。


**印度、中國、美國的關稅與貿易關係

*印度最早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莫迪也曾迅速與川普會晤,但雙方關係從友好逐漸轉向緊張。

*美國對印度課徵更重的關稅,總稅率達 50%(25% 對等關稅+25% 能源關稅),而中國反而因購買俄油而免稅,處境較輕鬆。

*印度仍未表現出退讓姿態,顯示其底氣來源值得探討。


**近期全球市場走勢

*美股:本週二、三回調,主因AI熱潮降溫。

NVIDIA、AMD、PLTR等AI概念股跌幅明顯,PLTR跌逾10%。S&P500下跌約0.8%,納斯達克與費半各跌逾2%。

*台股:8/20 反映美股賣壓,大跌近3%。日股與韓股亦跌 1~3%。

*港股、陸股:走勢相對強勢,港股持穩高位,陸股創近 10 年新高,顯示政策逐步發酵。

*利率與匯市:聯準會會議紀要無新訊息,9月降息機率仍超過 8 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4.3%,美元指數穩在98,台幣則貶值超過1%。


**美國經濟體質解析

*GDP拆解方式: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

台灣依賴出口(佔比逾 6 成),美國則高度依賴消費(佔比近 7 成)。

*美國經濟核心在於就業市場。非農就業最新數據顯示5、6月幾乎停滯,近三月月均增僅3.5萬人,低於2024年的16萬。

*弱勢族群(黑人、青少年)失業率上升,轉職者薪資增幅降至低於留職者,顯示勞動需求放緩。


**就業市場與失業率矛盾

*整體失業率維持在4.1~4.2%,屬歷史低檔,看似穩定。

*但細項顯示勞動參與率已在2023~2024 年觸頂,2025年連續三月下滑,顯示勞動人口流出。

*可能原因是川普嚴格移民政策,導致移民勞動參與人口顯著下降。

*綜合來看,非農就業反映企業需求,勞動參與率反映勞動供給,當兩者同時下降時,失業率表面穩定,但其實是脆弱平衡,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惡化。


**聯準會降息背景

*Waller 與 Borman 認為現在是降息時機,因為經濟已顯示趨緩。

*通膨仍是關鍵變數,市場擔心關稅可能推升物價,但川普口頭上會淡化這個影響。

*CPI 與核心 CPI 小幅上升,PPI表現較弱。


**通膨三大組成觀察

*商品:2024 年商品通膨年增率為負,拖累整體CPI;2025 年已回到零以上,市場開始擔心商品通膨。關稅確實推升商品價格,但商品在CPI的比重不如服務高。

*非住房服務:與就業市場緊密相關,目前薪資壓力不大,服務通膨未明顯上升,風險有限。

*房租:新租戶租金指數年增率轉負,CPI房租年增率回到歷史水準,不再大幅推升通膨。


**通膨總體評估

*關稅確實使通膨抬頭,但服務與房租仍具緩衝作用,不至於像 2021 年那樣失控回升。

*最佳情境:經濟趨緩、通膨不惡化、聯準會可降息,卻不會陷入嚴重衰退。


**市場對降息預期

*FedWatch 顯示,市場預期未來兩年分別降息2碼與3碼,小幅有序進行,而非大幅度救市式降息。

*預期 9 月聯準會轉向降息,從委員發言、點陣圖分佈與人事變化都可見端倪。


**債券投資分析

*短債:風險最單純,主要受聯準會升降息影響。最佳投資時點是「降息展開至再度升息前」,目前正是合適時機,持有者可續抱。

*長債:需考量經濟、通膨與供需。

現在經濟趨緩,分散部分資金配置合理。但若目的是賺價差,空間有限,因通膨仍受關稅牽制、降息幅度不大;若是為分散資產、收息,4.25–4.5%利率具吸引力。

*公司債:有違約風險,與企業經營與股市更相關,降息影響不直接。信用利差回到 2022 水準,市場氛圍樂觀,但需警惕過度樂觀帶來的回檔風險。


**總結觀點

*通膨雖受關稅推升,但服務與房租穩定,整體不至於失控。

*聯準會有空間在9月啟動溫和降息,市場亦預期2–3碼的小幅降息。

*投資債市策略:短債適合持有,長債宜分散配置但不宜過度期待價差,公司債需留意過度樂觀情緒。


**中國經濟結構與政策分析

*中國是美國主要競爭對手,川普貿易政策核心仍是打擊中國。中國被課的對等關稅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高。

*中國GDP結構與美國不同,投資占比高達43%,消費僅37%,長期依賴投資驅動,而非消費拉動。結果導致工業產能過剩、工業品通縮。

*中國政策長期偏向供給端(投資生產),不傾向刺激需求端(消費)。原因有二:

1.改革開放初期,基礎建設不足,投資能快速帶來高回報。

2.稅收結構使地方政府依賴企業增值稅,與美國地方政府仰賴所得稅、消費稅不同。中國減稅刺激投資,美國減稅則提升消費。


**結構問題與挑戰

*長期結構問題為投資過度、消費不足。邊際效益遞減導致基建投資效果下降。

*產能過剩壓抑經濟與股市,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挑戰。


**近期市場與信心變化

*2025年上證指數創十年新高,反映市場信心轉變。

*關鍵觀察指標是企業活期存款增速,6月起年增率翻正,顯示民間信心修復。

*今年兩大轉變:

1.政策層釋放監管鬆綁訊號(民營企業座談會、《民營經濟促進法》)。

2.市場重估中國科技競爭力(AI大模型、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半導體、機器人、航太等產業快速成長)。


**新質生產力與供給側改革

*高技術製造業推動工業增加值增長,成為GDP重要支撐。

*政府提出 新質生產力概念,推動高科技與新經濟產業升級。

*但生產增長仍需消費端需求支撐,否則結構問題持續。


**政策新方向:從供給到需求

*下半年決策層強調反內捲,抑制無效投資,啟動供給側2.0改革。2015年供給側1.0曾有效果,但需要持續深化。

*改善消費不足:推動汽車、家電換新補貼,擴大至育兒補助。雖然金額不大,但釋放明確政策信號。

*稅制改革討論將消費稅下放地方,讓地方政府更重視消費與民生,平衡過去對投資的過度依賴。


**對股市與投資啟示

*上半年行情集中於港股,下半年信心傳導至陸股,帶動創新高。

*企業信心回升,開始積極投資,市場因此活水增加。

*中國結構改革將是漸進過程,可能經歷多輪供給側改革(2.0、3.0、甚至5.0)。

*長線投資須關注GDP結構、政策導向、消費與投資平衡,以及稅收制度變化對地方政府行為的影響。


**中國與印度經濟與貿易衝突

*中國的GDP結構與政策變化顯示未來經濟走向。印度作為新興市場最大競爭對手,與中國關係既是盟友又是對手,近期更展現反華傾向。印度目前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即將躍升至第三。

*美國於7/31對印度課25%對等關稅,8/7再加徵25%能源次級關稅,使印度出口至美國的稅率將在8/28達到50%。能源次級關稅專門針對俄油買家,中國與印度是最大進口方,中國佔32%,印度佔25%。雖然中國是最大買家,但川普卻只針對印度加稅,顯示政策具有針對性。

*美國藉此迫使印度在關稅談判中鬆口,尤其是開放農產品與乳製品市場,同時希望藉能源關稅推動印度購買美國原油。然而印度在談判過程中態度強硬,堅持農產品市場是不可退讓的紅線。


**印度的三大底氣(Bargaining Power)*

*第一,龐大的內需市場,美國難以忽視。GDP結構中消費佔比高達60.6%,成為經濟穩定器。

*第二,對美出口依賴低,美國即使課徵高關稅,實際傷害有限。

*第三,供應鏈 中國+1的首選,印度不僅具備製造優勢,還能以自身龐大的中產階級與內需市場直接消化產品,這是東南亞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


**人口與中產階級成長

*印度人口將持續成長至2063年,形成長期內需支撐。中產階級崛起是消費升級的核心驅動力,2024–2029年將新增3500萬戶,超過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與巴基斯坦合計數。

*雖然中國在2029年仍擁有最大中產群體,但其CAGR僅8.7%,相較之下印度的中產階級年均增速高達18%,展現強大潛力。

*總結來看,印度憑藉龐大內需市場、低出口依賴與供應鏈優勢,在美印談判中展現底氣。


**黃金市場與避險需求變化

*黃金長期與印度密切相關,近一年漲幅達30%。其需求結構自疫情與俄烏戰爭後出現轉變,央行購金成為主導,減弱了金價與實質利率的負相關性。

*新興市場央行購金背後動機是因美元武器化風險,推動去美元化浪潮,中國與印度仍持續加速增持黃金。

*同時,非美經濟體如歐盟、日本、新加坡與香港推動穩定幣條例,中國更透過數位人民幣與香港穩定幣雙軌並進,既去美元化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黃金與穩定幣則成為新興市場在去美元化與避險資產配置上的新戰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口天的沙龍
157會員
273內容數
股市與投資來看看
吳口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筆記-股癌-Podcast-25.08.23 **市場反彈與個人操作心得 *最近兩天市場出現強勁反彈,覺得自己成功抓到波段,非常滿意。 *曾因與他人比較而感到痛苦,特別是看到朋友在槓桿爆倉後快速翻身,資產短時間內從腰斬回到股災前水準甚至大幅成長。 *在禮拜三大修正時進場撿便宜,把績效拉回來,
2025/08/24
筆記-股癌-Podcast-25.08.23 **市場反彈與個人操作心得 *最近兩天市場出現強勁反彈,覺得自己成功抓到波段,非常滿意。 *曾因與他人比較而感到痛苦,特別是看到朋友在槓桿爆倉後快速翻身,資產短時間內從腰斬回到股災前水準甚至大幅成長。 *在禮拜三大修正時進場撿便宜,把績效拉回來,
2025/08/20
筆記-財經皓角-25.08.20 **市場現況與情緒 *科技股顯著回檔拖累亞洲盤前情緒偏弱,納指受輝達重挫3.5%影響創4月關稅衝擊以來次大跌幅,標普期貨同步承壓。 *美股高位震盪已久,市場等待第二隻腳回檔逾四個月,此輪回檔出現後承接買盤意願仍高。 *關注焦點轉向川普後勢、通膨控管,以及白宮
2025/08/20
筆記-財經皓角-25.08.20 **市場現況與情緒 *科技股顯著回檔拖累亞洲盤前情緒偏弱,納指受輝達重挫3.5%影響創4月關稅衝擊以來次大跌幅,標普期貨同步承壓。 *美股高位震盪已久,市場等待第二隻腳回檔逾四個月,此輪回檔出現後承接買盤意願仍高。 *關注焦點轉向川普後勢、通膨控管,以及白宮
2025/08/18
筆記-財經皓角-25.08.18 **Jackson Hole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 *市場聚焦於本週Jackson Hole會議,關注鮑爾的談話。 *貿易戰雖接近尾聲,但商品通膨的傳導尚未完全顯現。 *川普預計公布晶片關稅232條款,若幅度超過100%,對未在美國設廠的廠商衝擊將更大,需觀察
2025/08/18
筆記-財經皓角-25.08.18 **Jackson Hole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 *市場聚焦於本週Jackson Hole會議,關注鮑爾的談話。 *貿易戰雖接近尾聲,但商品通膨的傳導尚未完全顯現。 *川普預計公布晶片關稅232條款,若幅度超過100%,對未在美國設廠的廠商衝擊將更大,需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美大選辯論登場。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豁免權案。16諾貝爾經濟學家連署反川普。 BJ:地表最精采老人秀,不可錯過。我自己覺得,兩個都奧梨子啦,但若是對民主有真信仰,當不好要換人是最高原則啦。 --- 極端氣候加戰爭,全球糧食供應吃緊。紅海危機導致新加坡塞港,漏油汙染聖淘沙。 BJ:所有的烏雲都鑲
Thumbnail
美大選辯論登場。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豁免權案。16諾貝爾經濟學家連署反川普。 BJ:地表最精采老人秀,不可錯過。我自己覺得,兩個都奧梨子啦,但若是對民主有真信仰,當不好要換人是最高原則啦。 --- 極端氣候加戰爭,全球糧食供應吃緊。紅海危機導致新加坡塞港,漏油汙染聖淘沙。 BJ:所有的烏雲都鑲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世紀審判:川普封口費案,陪審團判34項罪名皆有罪。 BJ:最近不是在吵政治掌控司法;三權,還是五權分立的事嗎?看過<小貓>的讀者應該會心一笑吧。 "不管什麼拳?通通合起來就是最強的拳啦!"不管誰當權都是醬滴。 --- 北約、美國皆計畫(讓烏克蘭以西方武器代理)攻俄。俄羅斯拋出由中國半俄烏和平
Thumbnail
世紀審判:川普封口費案,陪審團判34項罪名皆有罪。 BJ:最近不是在吵政治掌控司法;三權,還是五權分立的事嗎?看過<小貓>的讀者應該會心一笑吧。 "不管什麼拳?通通合起來就是最強的拳啦!"不管誰當權都是醬滴。 --- 北約、美國皆計畫(讓烏克蘭以西方武器代理)攻俄。俄羅斯拋出由中國半俄烏和平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