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 Muse 專欄】劃時代鉅獻!達明機器人 TM Xplore I:台灣首款 AI 人形機器人如何重塑未來工廠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哈囉,各位熱愛科技的讀者們,這裡是 Mech Muse!今天我要帶大家直擊一項足以改寫台灣機器人產業版圖的突破——來自廣達集團旗下 達明機器人(Techman Robot) 的最新力作:TM Xplore I 人形 AI 機器人

這不僅是台灣史上第一款自主研發的人形 AI 機器人,也是達明從協作型機械手臂,正式跨足「移動式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重大宣示。它的出現,意味著智慧製造、人機協作,將進入全新的篇章。

達明

達明


一場在自動化展上的「驚艷首秀」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上,TM Xplore I 憑藉人形設計與強大 AI 能力,瞬間成為全場焦點。這台機器人結合了 NVIDIA 的運算平台達明自主 AI 視覺系統,並以「實際應用+安全性」為核心,預計在 2026 年下半年正式量產

它的亮相,讓大家不禁思考:這不只是一台機器人,而是台灣機器人產業邁向國際舞台的里程碑。


人形設計背後:實用主義,而非華麗噱頭

TM Xplore I 採用 人形上半身+雙手臂 的設計,但下半身卻不是雙腳,而是 輪式底座。為什麼?

達明董事長何世池點破重點:「工廠環境需要的是效率與安全,而不是炫技。」

  • 輪式移動更快更穩,能適應工廠地面環境,避免雙足行走的平衡風險。
  • 耗能更低,比雙足結構省電,能長時間運作。
  • 人形外觀+22 軸自由度,仍保有人類般的靈活動作,適合精密作業與協作。

換句話說,這是一款「披著人形外觀的工業工具」,而非科幻電影的噱頭。


智慧大腦:NVIDIA Jetson Orin + 達明 AI Vision

TM Xplore I 的核心價值,在於「智慧」。

  • NVIDIA Jetson Orin 平台 → 高速邊緣運算,即時處理大量視覺與感測數據。
  • AI 視覺與感知系統 → 環境辨識、物體偵測、觸覺與近接感測器,確保人機互動安全。
  • 模組化工具 → 可搭配 SCHUNK 五指手,做到「看得懂、做得準」的精密作業。
  • 軟體套件 → 提供控制、導航、運動規劃 API,企業可快速客製化。

它不只是「會動」,更是能「看、學、做」的智慧平台。


從工廠到服務業:應用潛力無界

TM Xplore I 的設計初衷,就是讓 AI 機器人能真正「落地」。

  • 製造業:協作裝配、精密檢測、上下料。
  • 物流業:倉儲搬運、包裹處理。
  • 醫療與服務:協助照護、酒店服務。
  • 研發平台:AI 學習與應用的試驗場。

達明營運長黃識忠一句話點出核心:「讓機器人看得懂、做得準、學得會。」


跨界合作:台灣產業的國際舞台

TM Xplore I 不只是產品,更是「合作結晶」。

  • 與 NVIDIA 深度合作,整合 Isaac GR00T N 通用模型。
  • 與 工研院 打造「AI COBOT Chef 鬆餅機器人」,展現跨產業應用。
  • 推出 Auto AI Training 與 Instant Cobot Ready,降低 AI 應用門檻,讓工廠「買了就能用」。
  • 佈局教育,推廣 AI 機器人課程與檢定,培育下一代人才。

這背後的戰略,其實是把「機器人=工具」這件事,推到真正的產線與生活裡。


展望 2026:台灣 AI 機器人的全球化之路

TM Xplore I 已在林口工廠內部測試,目標 2026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首先鎖定學術與合作企業,未來甚至導入母公司 廣達 工廠。

達明也規劃:

  • 台灣製造核心零件 → 提升自製率,降低供應鏈依賴。
  • 全球佈局 → 美國營運中心已成立,未來可能在墨西哥設廠。
  • 產業政策助攻 → 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投入千億級資金,打造台灣 AI 機器人聚落。

Mech Muse 觀察

TM Xplore I 的誕生,象徵台灣正式跨越「零組件供應」的角色,進入「整機系統整合」的新時代。

它讓我們看到:

  • 台灣能做的不只是零件,而是完整的人形 AI 機器人。
  • 產業落地+跨界合作,才是國際競爭的關鍵。
  • 教育與人才,將是台灣能否站穩全球舞台的長期實力。

隨著 TM Xplore I 的量產與應用拓展,我們不僅能在工廠裡看到它的身影,未來也有機會在醫療、服務與日常生活中遇見它。這不只是機器人的革命,更是 台灣科技定位的再定義

我是 Mech Muse,期待下次再為大家帶來更多來自「人形機器人時代」的第一手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1會員
271內容數
27歲的剛畢業碩士生,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分享科技最新趨勢,目前寫人型機器人、AI人工智慧、小型核能SMR。透過文字與照片,我希望與你們一同暢想智能時代的可能性,歡迎加入這場科技之旅!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NVIDIA 與馬偕醫院攜手推出三款 AI 醫療機器人,從檢體運送、病患導覽到環境安全監測,全方位展現智慧醫療的未來;讀者能看到 AI 如何減輕醫護壓力、優化病患體驗,並透過數位孿生加速醫療創新落地。
Thumbnail
2025/08/24
NVIDIA 與馬偕醫院攜手推出三款 AI 醫療機器人,從檢體運送、病患導覽到環境安全監測,全方位展現智慧醫療的未來;讀者能看到 AI 如何減輕醫護壓力、優化病患體驗,並透過數位孿生加速醫療創新落地。
Thumbnail
2025/08/12
當電動車還在爭奪市場時,機器人的時代已經悄悄開門。 台灣集結半導體、精密機械與AI的全方位實力,成立「AI機器人兆元產業大聯盟」,劍指2030兆元產值。從倉儲搬運到醫療照護,台灣製造的智慧機器人正蓄勢待發,準備在全球舞台上寫下下一個產業奇蹟。
Thumbnail
2025/08/12
當電動車還在爭奪市場時,機器人的時代已經悄悄開門。 台灣集結半導體、精密機械與AI的全方位實力,成立「AI機器人兆元產業大聯盟」,劍指2030兆元產值。從倉儲搬運到醫療照護,台灣製造的智慧機器人正蓄勢待發,準備在全球舞台上寫下下一個產業奇蹟。
Thumbnail
2025/08/12
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六大公協會領軍,目標 2030 年產值破兆元,結合產業巨頭與政府力量,全面進軍八大應用場域,搶攻全球智慧機器人領先地位!
Thumbnail
2025/08/12
台灣 AI 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六大公協會領軍,目標 2030 年產值破兆元,結合產業巨頭與政府力量,全面進軍八大應用場域,搶攻全球智慧機器人領先地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台達電 已經挑戰站穩60周位置 等到確認能站穩就可以開始規劃後續節奏 主要是AI伺服器電源結構跟過往伺服器電源是不同的 全世界只有兩間能做 機器人要普及化,AI電源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是後續本益比市場估值能不能因為這題材拉高 也要感謝台達電在這半年的修正,才有合理價格買
Thumbnail
#台達電 已經挑戰站穩60周位置 等到確認能站穩就可以開始規劃後續節奏 主要是AI伺服器電源結構跟過往伺服器電源是不同的 全世界只有兩間能做 機器人要普及化,AI電源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是後續本益比市場估值能不能因為這題材拉高 也要感謝台達電在這半年的修正,才有合理價格買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科幻電影描繪的場景即將成真?AI機器人問世?
Thumbnail
科幻電影描繪的場景即將成真?AI機器人問世?
Thumbnail
鴻海近年來的發展在於電動車、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無獨有偶,特斯拉也致力於開發人形機器人。究竟這兩間公司做出來的 AI 機器人差在哪裡?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還不是怪獸科技公司的沙龍會員嗎? 趕快按我,怪獸科技✖️商業人文✖️人生職涯全方位攻略別錯過 👈 最有名的 AI 機器人
Thumbnail
鴻海近年來的發展在於電動車、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無獨有偶,特斯拉也致力於開發人形機器人。究竟這兩間公司做出來的 AI 機器人差在哪裡?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還不是怪獸科技公司的沙龍會員嗎? 趕快按我,怪獸科技✖️商業人文✖️人生職涯全方位攻略別錯過 👈 最有名的 AI 機器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