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對我來說,不完全只是寫作。更多時候,它像是一次次靈魂的回顧。
我像是在翻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書,一頁頁,看見每一個時期的我—那個哭得像世界要崩潰的自己、那個氣得想控制全世界的自己、那個害怕失去又拼命抓住的自己、還有那個現在,終於能穩穩坐下來的自己。

翻著屬於自己的故事書, 裡面寫滿了我的小故事: 有哭過的、生氣的、害怕的… 翻著翻著,雖然有時還是會有點小尷尬, 但現在的我,能靜靜坐下來,好好看看那些不同情緒的自己。 想一想,其實還蠻有趣的🤣
其實,我曾經也逃避過。那些曾經的任性、脆弱、自私、愛鬧脾氣的我,一度讓我覺得:「我怎麼會變成那樣?」有段時間,我也努力裝作那些都不存在,像是假裝自己早就長大、早就懂事。
但寫著寫著,才發現:真正的成長,不是把那些不堪抹去,而是學會不討厭那樣的自己。
因為我知道,那些情緒很滿、控制很用力、害怕又抓不住的時候,其實是那時候的我,還沒學會更好的方式活著。
寫作成了我整理自己的工具。每當我落下文字,其實是在陪那個當時的自己說:
「我知道妳在怕什麼,我知道妳在用力撐著,妳很辛苦,但謝謝妳願意撐到現在。」

有時候寫著寫著, 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在抱抱當時那個很害怕的我。 她緊張得要命、還一直碎念, 而現在的我,慢慢學會溫柔地呼呼自己: 『來~放輕鬆~很害怕對吧?我會陪你~』 哈哈哈~想一想,真的很神奇, 以前那個逞強的我, 現在竟然也學會溫柔地安撫自己了😆
老實說,要去看每個屬於自己的黑暗面,有一點點不好意思,也有點難為情。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這些就是我啊。
屁了點、玻璃了點、情緒化了點,但那就是當時真實的我。
其實那時候的我,只是害怕極了,害怕孤獨,害怕不被愛,害怕沒有人留下來。而且那個時候的我,其實連「好好了解自己」的機會都沒有。我還沒學會看見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現在的我,願意陪那個當時的自己慢慢補回來—讓她不再那麼害怕,不再那麼孤單,讓她終於知道:妳已經回家了。
寫久了,我才懂—很多人害怕去看自己的過去,因為那會讓人羞愧,讓人痛,像是要再次經歷一遍那些慌亂和難堪。
但我發現,當我願意誠實去看、去寫,那些過去反而會慢慢失去威脅性。它們變成了我人生裡的一頁頁,每一頁,都在幫助我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對我來說,寫作,其實是一趟回家的路。
我在文字裡,陪自己回顧、陪自己理解、陪自己接回來。每寫下一段,心就穩了一些;每理解一個當時的自己,靈魂就踏實一分。
這不是炫耀我的成長,也不是要證明我多懂得療癒,而是單純地,一次又一次,讓還沒被接住的自己,慢慢都能有位置坐下。

看著每一片我找回來的玻璃心碎片, 看著她小心翼翼地抱著那些碎片走回來, 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都在門口等著。 這裡有光,有位置。 就算她曾經玻璃、曾經害怕, 也依然是我的一部分。 現在啊, 我終於能張開手對她說: 「歡迎回家,妳不需要再逞強了。」
我想,未來的我,會繼續寫下去。
因為每一篇,其實都在對自己說:「來吧,妳回來了。這裡有位置留給妳。」
🦦容光語錄|書寫即回家
書寫,不是為了炫耀我是誰,也不是要證明我多厲害,而是讓我一次次,把還沒回家的自己,溫柔帶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