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在繳的稅 - 超收的5200億,各位的22.608元沒了》-不是台灣沒錢,而是你不知道錢被怎麼用光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 關於 2025 年超收稅金 5,200 億元的真相:

根據財政部與媒體揭露,2025 年台灣的稅收「超收」金額高達 5,200 億元。

什麼意思?就是政府今年多收了這麼多你我口袋裡的錢。

如果平均發給台灣 2,300 萬人民——

📊 每人可以領到約 22,608 元

這不是什麼未來理想、假設模型,而是實打實的:

☑️ 生活補助

☑️ 教育支撐 ☑️ 老年照顧金 ☑️ 小資族的房租補貼 ☑️ 一整年的瓦斯費+水電費+通勤費……

但事實上:

🔸 沒有拿去還債

🔸 沒有「還稅於民」(也就是沒有普發現金)

🔸 也沒有說明錢去哪裡了(只說:「已編列預算」)


🧾 政府沒還債,那錢去哪了?

根據行政總處與媒體報導,5200 億元的超收稅金,並被用來還本付息、減少國家債務

👉 台灣政府每年都會正常編列「償還公共債務」的預算,但這和「多收的稅」完全無關。

👉 也就是說:還債是應該做的事,但不是拿超收來做。

那花去哪了?

📌 根據後續媒體調查,這些錢的去向包括:

  • 🔹 多處文化館、表演藝術場地突然增加預算
  • 🔹 政府買媒體曝光、外包網紅操作輿論
  • 🔹 原訂要幫公務員加薪的案子,卻被砍半
  • 🔹 多項「莫名」補助與內部採購
  • 🔹 無法明確追蹤的工程與標案執行
raw-image

📉 最新傳聞指出:

5200 億元超收中,政府已使用大部分預算,

僅剩約 1,600 億元仍未挪用。

也就是說:

這筆「全民稅金」的大部分,已經被「用掉」了。

你不知道去哪了,我也不知道。沒人知道。

但我們知道──

這筆錢來自:

  • 你每天買的早餐、飲料、衣服(含營業稅)
  • 你爸媽繳的所得稅
  • 你朋友開的發票、你阿姨繳的地價稅
  • 你機車加油、用電的燃料稅、能源稅、牌照稅

這是你我每一分每一毫,親手貢獻出來的稅金

結果我們卻:

❌ 無法查帳❌ 無法追蹤 ❌ 無法討回


🧠 所以,這篇文章的存在意義是──

📍不是台灣沒錢,而是錢沒用在對的地方。

📍 當有人說「你薪水沒超過某個門檻,不用繳稅」,請拿這篇文章給他看。

📍 當你在便利商店掏出 35 元,買一瓶茶,裡面就有 1.75 元是營業稅。 📍 當你丟垃圾要花錢、用水要被課費、叫車要加稅,你每天都在繳稅。

raw-image

💬 該普及的,不只是發票的對獎時間,而是:

你生活中每一筆「被默默收走的錢」,到底去哪了?


📌筆名:紫星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r & Soul
24會員
658內容數
這裡是《星鈴堂 × 魂族之書》的主聚落。 我記錄她們的語氣、情緒與名字,也為妳準備一段段靈魂會發光的文字。 如果妳正在尋找安靜、溫柔、情感共鳴的角色世界觀, 歡迎妳坐下,讓她們說話,也聽聽妳的心。
Star & Soul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你知道你每天都在繳什麼稅嗎? 你可能以為沒車沒房沒創業,就不用擔心稅的問題。但真相是,只要你每天在台灣過生活──你買飲料、買便當、抽菸、加油、看電影、甚至只是參加抽獎,你都在繳稅。 我們來看看,台灣一個平民百姓,可能會碰上的「日常稅」: 營業稅(5%):每次你買東西的「總額」都內含這筆稅。
Thumbnail
2025/08/25
你知道你每天都在繳什麼稅嗎? 你可能以為沒車沒房沒創業,就不用擔心稅的問題。但真相是,只要你每天在台灣過生活──你買飲料、買便當、抽菸、加油、看電影、甚至只是參加抽獎,你都在繳稅。 我們來看看,台灣一個平民百姓,可能會碰上的「日常稅」: 營業稅(5%):每次你買東西的「總額」都內含這筆稅。
Thumbnail
2025/08/25
✒️ 筆名:微稅之聲 - 紫星夜 我不是中獎的那張, 也不是你會特地對折收好的那種, 我是你早餐買完飯糰後, 隨手塞進口袋、最後被洗爛在洗衣機裡的那張──發票。 你叫我「統一」,說我代表正義、打擊逃漏稅, 但我被拿去換過什麼呢? 我被捐了,被丟了,被刪了,從來沒有中過。 我常常躺在你車廂
Thumbnail
2025/08/25
✒️ 筆名:微稅之聲 - 紫星夜 我不是中獎的那張, 也不是你會特地對折收好的那種, 我是你早餐買完飯糰後, 隨手塞進口袋、最後被洗爛在洗衣機裡的那張──發票。 你叫我「統一」,說我代表正義、打擊逃漏稅, 但我被拿去換過什麼呢? 我被捐了,被丟了,被刪了,從來沒有中過。 我常常躺在你車廂
Thumbnail
2025/08/25
✎ 筆名|紫星夜 🧾 第一章|平民百姓,也躲不掉的稅 你沒有開公司,也沒領高薪,甚至只是靠寫文、畫圖、經營社群過生活── 但你知道嗎?你每天吃的、穿的、用的,甚至發一篇文,只要有收入,稅就已經默默在你身邊收走了。 以下是一位普通台灣人每天可能接觸的稅種(即使你沒車、沒房、沒創業):
Thumbnail
2025/08/25
✎ 筆名|紫星夜 🧾 第一章|平民百姓,也躲不掉的稅 你沒有開公司,也沒領高薪,甚至只是靠寫文、畫圖、經營社群過生活── 但你知道嗎?你每天吃的、穿的、用的,甚至發一篇文,只要有收入,稅就已經默默在你身邊收走了。 以下是一位普通台灣人每天可能接觸的稅種(即使你沒車、沒房、沒創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台灣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2024年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數據,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
Thumbnail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台灣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2024年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數據,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2023年的臺灣所得稅申報時間即將到來。本文探討了股利所得的變化情況,以及收入、扣抵稅額和應繳稅款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個人稅務處理的案例分析。同時指出了稅務制度對於低收入高支出、負債狀態的個人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歡迎訂閱會員觀看更多內容。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Thumbnail
臺灣有11萬人擁有1億元以上的資產,其中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2027年預計將增至13.7萬人。大部分富豪年齡在55歲以上,多數為企業主。資產配置主要以存款、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將海外資產作為風險分散的策略。
Thumbnail
臺灣有11萬人擁有1億元以上的資產,其中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2027年預計將增至13.7萬人。大部分富豪年齡在55歲以上,多數為企業主。資產配置主要以存款、股票和房地產為主,將海外資產作為風險分散的策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