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資產1億的人共計約11萬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 11 萬人,按照台灣人口 2357 萬計算,214人中就有一個億萬富豪,並不是真的遙不可及,而是重點在於有沒有辨識能力,以及如何跟他們學習。


滿街都是有錢人 富到流油之島

中國信託在3月28日公布「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2023年總資產達到1億元以上的人共計約11萬人;在這11萬人中,有7千人的資產達到10億元以上。預計到了2027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將增加至13.7萬人,而10億元以上的富豪人士亦增加到8千人。中國信託這份報告與先前安聯集團、瑞銀集團陸續發布的報告不謀而合,台灣真的是一個富到流油的島國。

2023年11萬名億元富豪之中,約有69%的年齡在55歲以上,55歲以下的新富約31%。若以身份別來劃分,則約有61%的億元富豪是企業主,剩餘39%為非企業主,可能是靠分紅、繼承、或投資等管道致富。

比較特別的是,整體億元富豪的資產配置比例以存款為大宗、占比約26%;雖然存款占比高,但以手上全部資產配置來說,2成多的現金分額似乎很合理,某一份方面也透露出有錢人妥適安排充足的現金流,讓自己在資金調度上更穩健。

整體億元富豪的資產配置第二名為股票,占比約23%;第三名為房地產,占比約18%。至於債券、保險則分別位居第四、第五名。觀察富豪族群資產配置,總歸一句是「攝取各類蔬果、營養均衡」,各類投資標的分配差距並不算太大。

對於億元富豪而言,最大的共識便是約有九成的人持有海外資產。當然,很大一個原因是基於台海地緣政治風險為考量,有高達7成多的富豪最關注地緣政治衝突議題,關注程度遠在全球央行政策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通貨膨脹」已成為富豪前三大關注議題之一。你認為有錢人面對通膨議題,於個人、於企業上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來因應通膨呢?


轉自: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 - 滿街都是有錢人 富到流油之島... | Facebook



Wealth Journey 即是致富之路。人們不存在智商相差百倍,但卻存在財富相差百倍,因此我將學習這些高手是如何踏上致富之路,這裡會大量轉貼我所見所聞那些足以改變認知的內容,並非我完全原創,如原作者希望移除下架,請聯繫我,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請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產品來規劃。 2。把自己當成產品規劃師(PM) 3。這樣你就不會迷路,不會瞎忙,不會沿路亂拿亂撿東西。 人生只有85年,過了就過了,不會重來。時間就是我們唯一的人生貨幤,用完了就用完了。 這麼珍貴的貨幣(時間),應該用在最值得事上面才是,例如 你的產品階段是? (
1。請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產品來規劃。 2。把自己當成產品規劃師(PM) 3。這樣你就不會迷路,不會瞎忙,不會沿路亂拿亂撿東西。 人生只有85年,過了就過了,不會重來。時間就是我們唯一的人生貨幤,用完了就用完了。 這麼珍貴的貨幣(時間),應該用在最值得事上面才是,例如 你的產品階段是?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擁有1000萬淨資產在台灣屬於準富裕層。約30.9%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主要為自住房產),每年可產生28萬台幣(每月2.33萬)的被動收入。這收入對無房貸者可提供基本保障,但有房貸者仍需額外收入。台北單身者每月需5萬台幣才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台灣平均財富相比,雖高於中位數,但與最富有家庭仍有顯著差距。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最近一篇引用《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的台灣報導稱在全球前一百富有的國家中,台灣名列第十四位,不僅超車日本、韓國,連過去遙遙領先的香港以及傳統的西歐富國包括荷蘭、奧地利、瑞典、比利時、芬蘭、加拿大、法國也都被台灣彎道超車。 這是繼前幾周台灣的家庭財富調查之後,又一次讓不少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2024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再次揭示了世界財富的動向與經濟趨勢。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一份名單的簡單展示,更是一次深入洞察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及對未來機遇的一次絕佳預測。 端倪可察-2024年福布斯富豪榜趨勢 首先,從富豪總數和財富總量來看,全球富豪的數量達到了2781人,總財富達到了驚人的14.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原本是在一篇朋友轉貼關於奢華咖啡的文章,看到作者寫了一句: "台灣經濟...... 平均每人 GDP 已超越了日本及韓國。"很驚訝,忍不住動手查了一下,發現主計總處公布的新聞稿中,台灣的人均GDP大約三萬二千多美元,是比較熟悉的數字。可是,網路上許多台灣躋身世界富國排名前20的文章,卻顯示台灣人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擁有1000萬淨資產在台灣屬於準富裕層。約30.9%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主要為自住房產),每年可產生28萬台幣(每月2.33萬)的被動收入。這收入對無房貸者可提供基本保障,但有房貸者仍需額外收入。台北單身者每月需5萬台幣才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台灣平均財富相比,雖高於中位數,但與最富有家庭仍有顯著差距。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最近一篇引用《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的台灣報導稱在全球前一百富有的國家中,台灣名列第十四位,不僅超車日本、韓國,連過去遙遙領先的香港以及傳統的西歐富國包括荷蘭、奧地利、瑞典、比利時、芬蘭、加拿大、法國也都被台灣彎道超車。 這是繼前幾周台灣的家庭財富調查之後,又一次讓不少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2024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再次揭示了世界財富的動向與經濟趨勢。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一份名單的簡單展示,更是一次深入洞察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及對未來機遇的一次絕佳預測。 端倪可察-2024年福布斯富豪榜趨勢 首先,從富豪總數和財富總量來看,全球富豪的數量達到了2781人,總財富達到了驚人的14.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原本是在一篇朋友轉貼關於奢華咖啡的文章,看到作者寫了一句: "台灣經濟...... 平均每人 GDP 已超越了日本及韓國。"很驚訝,忍不住動手查了一下,發現主計總處公布的新聞稿中,台灣的人均GDP大約三萬二千多美元,是比較熟悉的數字。可是,網路上許多台灣躋身世界富國排名前20的文章,卻顯示台灣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