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看這些年香港話劇界享負盛名的音樂劇《大狀王》,劇本很公整、歌曲很悅耳、演員亦非常稱職(個人看的是新cast:梁仲恆、袁浩楊及陳書昕版本,整體感覺很青春日系熱血漫畫),但之後看了不同討論,覺得很有意思:明明是老梗到不行的清裝公堂戲(的確有40代朋友看過兩年前的公演,嫌得一文不值),竟然吸引了一群年輕觀眾追捧(有本地的,也有中國大陸的),IG看到很多同人漫畫周邊,幻視一般的偶像追星!

《大狀王》2025年新加入梁仲恆(右)及袁浩楊(左)為巡演主角(圖片來源:香港話劇團)
儘管不得不承認《大狀王》故事「熟口熟面」,看罷的後勁卻絕對意想不到!除了不斷reloop歌曲、花痴及吃CP(?!)之外,對故事背後因果法則帶來的思考,亦有很深的感受!
翻新集體回憶的效果
《大狀王》故事講述廣東狀王方唐鏡助紂為虐,多行不義,終惹來厲鬼纏身索命,方唐鏡為求活命,被鬼魂阿細牽著鼻子,替阿細心上人秀秀翻案,二人一鬼踏上旅途。這段來自西九官網的文字簡介,的確令香港本地(或熟悉90年代港產片)的觀眾產生很多既視感,畢竟企劃的確從《審死官》而起(分別指1948年馬師曾版,及1992年周星馳版),演員受訪時亦提過演繹方式會更為「周星馳」(作為形容詞),或者造手會參考TVB古裝劇,證明這批影視作品的確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無論喜厭,觀眾的確可以藉着劇情回溯記憶中的「公堂」。

第一幕完結前拋下熟悉的名字,對不少觀眾來說仍然是震撼彈(圖片來源:香港話劇團)
有趣的是,《大狀王》其中一個關鍵轉折,亦跟這些集體回憶有關——看過不少感想,都提到「狀王」不是宋世傑嗎?(源自TVB張達明版的《狀王宋世傑》系列),文字介紹通篇只有方唐鏡,另一名主角阿細沒有交代名字,觀眾只能透過他媽媽叫宋大媽去猜出端倪。當第一幕完結前,由方唐鏡以還債的角度,指自己會用阿細的名字當狀師,「從今日起我就是宋世傑!」成功帶出被隱藏的傳奇名字,以及方唐鏡如何「由壞變好」的雙重轉折,難怪全場掌聲雷動。
壞人變好人,然後呢?
從《審死官》、《九品芝麻官》、《算死草》到《狀王宋世傑》系列,甚至是現代的《毒舌大狀》,我們認知的公堂(律師)戲類型中,無論男主角(狀師/律師)先天做了多少壞事,只要他頓悟了,做一宗(電視劇也許能容納幾宗)好事,就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把他過去做過的壞事一筆勾銷,甚至讓他享有主角光環與外掛,獲得被害者們的無條件原諒。

無論宋世傑(方唐鏡)做過多少好事,他以往做的壞事還是要償還(圖片來源:香港話劇團)
《大狀王》卻把故事下半部的主軸,放在「壞人願意改過,他做過的壞事可以被當成不存在?」就算方唐鏡「成為」宋世傑,打過多少宗為民請命的官司,亦不代表屬於方唐鏡的惡會完全消失,甚至到萬壽堂一案,讓他面對福管家的「方唐鏡」,重現自己曾經擅長的「原告變被告」,上演「今日」與「昨日」的我對決,是外國電影常見的靈魂拷問套路,但用在清朝公堂戲上就比較少見,算是從固有類型作出新突破?

亞視港劇《世紀之戰》亦是講述壞人變好後,仍然要接受命運制裁的故事。
讓壞人變好人,再重新面對自己所作的惡,不斷為善去彌補,卻仍然得不到心裡平靜,最後自願奉上性命去補償,令人想起近年在Disney+重新上架的亞視老劇《世紀之戰》——經典《大時代》的番外續集,講述壞事做盡的丁野(丁蟹),經歷一番頓悟後改邪歸正成為大善人,但故事並沒有讓他因此「善有善報」,他仍然會遇上孫兒被前妻生葬這種業報…後來他選擇自毀雙目、協助擊退國際炒家賽斯(影射索羅斯)避免全球股災,甚至自願犧牲性命,阻止賽斯殺死的義子義女!「唔同晒唔係大晒!」丁野的捨身成仁跟方唐鏡有異曲同工之妙。
愛的反面原來不是恨?

《大狀王》方唐鏡與阿細的愛恨糾纏,代表世事沒有絕對的黑白對立(圖片來源:香港話劇團)
另一邊廂,阿細十六年來在方唐鏡旁邊,煽動他做壞事(助他勝出各種「陰質」官司),原本自以為是局外人,卻沒察覺到自己「為報仇不擇手段」,已經傷害了其他人,直到阿香的一屍兩命,他才察覺方唐鏡所犯的「九九八十一(減一)」壞事自己亦有份!為了「長伴」方唐鏡做壞事,十六年來連自己媽媽都沒有探望過…阿細對方唐鏡「恨」的執著,慢慢卻形成了跟他的共業。
阿細的執念掙扎與「放下」,透過〈撒一場白米〉這首歌呈現出來,不敢班門弄斧胡亂分析歌詞(畢竟是經典歌詞,已有很多專家分析過了),但「恨足一世」都今天也可以「竟似一同流逝」,「愛恨」原來可以「相抵」,源自佛學的意境,個人還是想到了《世紀之戰》。
方新俠(方展博)面對滅門仇人丁野(丁蟹),曾經費盡心機花光氣力,想置對方於死地,甚至犧牲了友情與愛情;報仇成功後除了只感到空虛,還發現所謂的「借運」只是幕後玩家操控,經歷了各種人生及高低跌蕩,更發現了身世真相(自己竟是丁野與母親偷情的私生子),對丁野從單純的恨變成複雜的糾葛,到後來接受並叫丁野做「老豆」,一起蕩鞦韆吃雪糕,為他的死感到悲痛,應該很多人完全沒想過。
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而是「無關心」,如果還能抱有強烈的感情,代表關係仍然是糾纏不休。《世紀之戰》跟《大狀王》一樣,能夠讓觀眾感受無盡餘韻,亦是因為讓人體會到這種人性糾結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