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艷陽天,突然下起一陣雨,沒帶雨具的人四處找騎樓屋簷躲避,被淋濕的人心裡不斷犯嘀咕,記得帶傘的時候不下,沒記得時候偏偏下,愛作對。阿春雖然跟大家一樣沒帶傘,身子也被雨水打濕,但是她說,下一點雨也好,天氣這麼熱,空氣清淨多了,植物也不渴了。
阿春二十歲結婚,先生大她十三歲,是外省人,擔任警察工作。那個年代的公務員薪水微薄,阿春與先生育有五個女兒,一個人的薪水要供應七口人有些為難,所以阿春十分節省,每天做手工做到三更半夜,帶孩子、做家務,還要做手工,雖辛苦卻毫無怨言。她說,「那時候的家庭誰不辛苦,節省一點也能過日子,知足就能快樂。」當時一七家口住在警察配發的眷屬宿舍,住了二十年,阿春想到有一天宿舍也是要收回去,所以她更努力存錢,在警眷宿舍的前面買了一間透天厝,慢慢繳貸款,就算繳到老也能繳清。
晚年,阿春的老伴先走一步,阿春雖然傷心,卻也不寂寞,因為她很久以前就開始做資源回收,與左右鄰居結了很深很好的緣份,遠親不如近鄰,雙溪的美,除了風景,還有人情。十多年前,四女兒原本在台北工作,有一天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醫生說頸椎軟骨退化,全身關節都在發炎。阿春女兒生病期間暴瘦十多公斤,瘦到阿春差一點認不出。女兒辭掉工作回雙溪養病,狀況好時,母女倆一起出門做回收,狀況若不好,阿春便默默在一旁陪伴,用母愛溫暖病中的女兒。
一年後,女兒的身體好轉,原本需要柱枴杖,漸漸不需要了,母女倆各推一台小推車,順著河流、順著山勢,一前一後慢慢走、慢慢撿。好鄰居阿美在街上開雜貨店,請阿春的女兒每天幫她開箱上架,以及整理紙箱和瓶瓶罐罐,一天做三五小時,阿春的女兒做得很開心,有事情做又有收入,足夠她每個月做小額布施。
阿春覺得女兒回雙溪休養是好事,心情變好,身體也一天一天進步好轉,母女相伴不寂寞,這是上天賜給她們最好的緣份。對於困境,阿春一向不埋怨,也不質疑善的能量,有人說她做了這麼多好事,女兒卻生病。阿春說,困境是磨礪,善良是本份,做該做的事,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會過去,留下來的就是良心,良心若毫髮無傷,便是我們最終的歸宿。
#善良
#境隨心轉
#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