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本想去藝術館逛逛,但一直下着雨。臨別的冬天還這麼狠的灑下一場雨,又濕又冷,是要向我們宣示她依然未走嗎?
想到下車後在雨中還得走一段路才到達目的地的狼狽情景,便打消了外出的念頭。
一點掙扎也沒有便放棄了原本想做的事,對於下雨天,我就是未能愛上她。
相信不只我是如此。
湊着孩子的大人們在下雨天會很緊張,不斷催促孩子快步走進室內,明明小伙子已經穿了雨衣着了水鞋,還擔心雨水會像硫酸一樣侵蝕孩子的皮膚嗎?我們大人別把自己對下雨的厭惡傳染給小孩子啊。
除了自小便認識到「下雨就是威脅」、「就是不好」之外,文學、詩歌、流行文化也是這樣的標籤了雨水。
小時候 木匠樂隊(The Carpenters)就是這樣的唱:
Hanging around, nothing to do but frown.
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me down.
下雨天和星期一總叫我低落。
提不起勁,唯一做的就是皺着眉頭。
然後,下雨加上雷電和黑夜,這個電視劇和電影常用的方程式就更是殺人狂、妖魔鬼怪出動的訊號。下雨就是背負着負面形象。
日常用語也有這個偏見,陽光是燦爛、朝氣勃勃,what a glorious day! 下雨嗎?情緒化、憂鬱、沉濕、沒動力(下省100字)。
誰說雨中不可以作樂、下雨就必然要躲避?
記得年少時看外國的電視特輯,剪輯了早期荷里活電影的歌舞場面,其中一幕令我印象深刻,互聯網出現之後我到 YouTube 找來重看。
那就是 Gene Kelly 的 Singin’ In The Rain,時間碼3:00開始的那段舞蹈成為荷里活歌舞片的經典。
初看的感覺是:怎麼有人可以在雨中這麼開心?!
衣服被淺濕,沒關係!掉了雨傘,沒關係!誰說下雨天就不可唱歌跳舞快快樂樂的!
要抹掉對雨水的偏見,不是要催眠自己去提醒自己雨水對大自然及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我要學習的是去真實的認清楚雨水是怎麼的一回事,看看淺到頭髮和衣服上有多災難性,不小心踏進積水中又如何。是要直視和認識問題,而不是去想像它會有多麼的糟糕。
這篇文章寫在大雨翌日,陽光普照,春光明媚的一天。趁着動力滿滿,立此為記,他日我又再因為下雨而發愁,便過來讀一讀。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與我聯絡,謝謝!
文字©黃璧怡([email protected])
#天氣影響情緒 #下雨令情緒低落 #如何改變偏見 #自我鼓勵 #做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