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5年《國防戰略》對台灣的啟示與挑戰

Mason Chung-avatar-img
發佈於國際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文/島國觀察室

引言

  2025年5月,美國國防部正式啟動新版《國防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NDS)撰寫程序,並要求於8月底提交完整草案。

raw-image

與2022年版本相比,這份新版文件的最大特徵,是將「本土防衛優先」放在最前,同時明確點名中國是「唯一具有體系性挑戰能力的對手」。這代表美國的戰略排序正在發生質變:先顧好自己本土安全,再集中資源於印太地區遏制中國;至於歐洲,美方將逐漸讓歐洲國家自行承擔烏俄戰爭的主要責任。

raw-image

  這種做法並非美國「抽手旁觀」,而是反映其資源受限下的務實選擇。冷戰時代的「一肩挑」已不復存在,現在的美國要同時應對本土安全、印太威脅與其他地區衝突,只能透過「排序」來取捨。新版 NDS 在設計上,就是要明確告訴盟友:美國會全力維持印太安全,但前提是盟友必須承擔更多責任

  對台灣而言,這份 NDS 的意涵極為深遠。它不只是美國內部的戰略規劃,更是一份「行為準則」:台灣能否在這個架構中證明自己是可靠的安全夥伴,將決定我們能否從被防衛的對象,轉型為共同塑造戰略的參與者。

一、AIT的提醒:國防預算不容成為政治角力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年不斷強調,台灣政黨在安全議題上必須展現一致性。對美國而言,關鍵不在於政黨標籤,而在於是否穩定投資國防、維持自我防衛決心。

raw-image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新版 NDS 的核心是「否決性嚇阻」(Denial Deterrence)。所謂「否決性嚇阻」,就是要讓潛在對手在行動前,發現自己無法達成戰略目標,即使投入代價也「拿不到戰果」。這種嚇阻不同於「懲罰性嚇阻」(Punishment Deterrence),後者是靠戰後報復來威脅敵人。對台灣而言,「否決性嚇阻」意味著必須具備足以拖住中國第一擊的能力,爭取美軍介入的黃金時間

raw-image

  美國蘭德公司(RAND)則警告,若台灣不穩定投資國防,整個嚇阻體系就會失去基礎。否決性嚇阻需要大量資源支持,若國會因黨派爭執而凍結預算,對美國來說就是一種「不可靠」。AIT 的訊號已經很清楚:台灣政黨若一邊期待美國安全保證,一邊卻削弱自我防衛投資,將會失去華府的信任。

二、藍營阻擋預算的戰略後果

  藍營近期在立法院屢次提出「凍結國防預算」的提案,理由多半是「避免升高兩岸緊張」。然而,這種操作與美國新版 NDS 的邏輯完全衝突。

raw-image

  《華盛頓郵報》曾披露五角大廈的機密戰略指導文件,明確指出美國的第一要務,就是「拒止中國在短時間內奪取台灣」。這就是否決性嚇阻的核心。如果台灣的預算不足以支撐分散部署、後勤韌性與飛彈產能,美國的戰略設計就會變成「紙上談兵」。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提醒:若台灣內部政黨分裂導致國防投資無法維持,美日澳等盟國將被迫重新調整印太安全規劃,甚至可能降低承諾。換句話說,國、眾兩黨認為的「降低緊張」,在盟友眼中卻是「增加不確定性」。這種內部矛盾會讓台灣失去作為戰略夥伴的信任度。

三、國軍配合美國NDS的必要轉型

  新版 NDS 的四大核心任務為:保衛本土、嚇阻戰略攻擊、遏止侵略、建構聯軍。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是「否決性嚇阻」與「分散韌性」

raw-image

否決性嚇阻的實踐方式,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1. 分散據點:避免將戰力集中在少數基地,而是將飛彈、雷達與防空火力分散配置,增加敵方打擊成本。
  2. 機動補給:確保後勤鏈在戰時仍能持續運作,讓國軍能撐過戰爭初期的高強度攻擊。
  3. 無人系統整合:美國國防部已要求陸軍改革,在兩年內讓每個師都配備1000架無人機。這種改革模式,台灣同樣需要跟進。
raw-image
raw-image

  美國蘭德公司指出:美國長期的問題在於「戰略資源性破產」,戰略承諾與實際資源不匹配。對台灣來說,若仍沉迷於傳統大平台武器,卻沒有投資能拖住敵人的拒止能力,戰略將淪為空談。美國陸軍戰院戰略研究所(SSI)也提醒,應以「任務導向兵力規劃」取代舊有的「兩場戰爭假設」。對台灣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打破中國的「速戰假設」,讓北京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戰略成果。

raw-image

四、由被動轉為主動:爭取戰略話語權

  長期以來,台灣在國際安全議題上多半扮演「被動接受者」,等待美方的政策指示。然而,隨著新版 NDS 的架構成形,如果台灣持續缺乏主動性,就很容易被邊緣化。

要改變這種局面,台灣需要從三個方向行動:

  1. 戰略溝通:政府必須建立跨黨派共識,把國防改革的必要性向社會說明清楚,避免讓國防議題被政黨操作。
  2. 政策主張:台灣應公開宣示國防投資承諾,例如國防支出佔GDP 2.5%至3%,並與美日協調具體合作方案。這能讓盟友放心,台灣不會成為「拖油瓶」。
  3. 全民防衛:大西洋理事會建議,美國在本土安全上採取「多層韌性」方案,包括資通安全、基礎設施防護與社會抗壓。台灣完全可以借鏡,把「全民防衛」從口號落實為跨領域的安全規劃。
raw-image

  至於科技投資,台灣不必追逐高成本但效果存疑的「黃金圓頂」(Golden Dome)反導計畫。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NA)就提醒,這種計劃的技術成熟度與成本效益都高度不確定。台灣更需要務實的投資:反艦飛彈的產能、無人機蜂群的運用,以及後備動員體系的強化。這些項目才是真正能夠提升拒止能力的方向。

結語

  2025年版《國防戰略》的最大特點,不在於創造新概念,而在於「重新排序」。本土優先、中國為主、盟友共擔,這三個層次清楚劃定了美國未來的戰略重心。

  對台灣而言,這是一份考卷:我們是否願意並且能夠穩定投資國防?我們是否能把「否決性嚇阻」落實到軍事改革與社會共識?我們是否能提出自己的戰略敘事,爭取在盟友圈中的話語權?

  否決性嚇阻的核心,不是靠空洞承諾,而是靠實際能力。當對手在計算時發現「我打不下來、我無法獲勝」,這才是真正的嚇阻。台灣唯有透過改革與承擔,才能從被動走向主動,避免淪為戰略棋盤上的一枚棄子。


參考資料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Memorandum Dir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025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May 2, 2025.
  •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2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Nuclear Posture Review, and Missile Defense Review. October 27, 2022.
  • Washington Post. Secret Pentagon memo on China, homeland has Heritage fingerprints. Mar 29, 2025.
  • Defense One. Trump’s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Focused on Homeland, Includes Troops on Streets. Aug 2025.
  •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 The 2025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Key Priorities and Budgetary Implications. 2025.
  • 美國蘭德公司(RAND). Avoiding Insolvent Strategy: How to Resource the NDS. 2024.
  •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 Deterring China and Defending the Homeland: Five Pillars for the Next NDS. 2025.
  •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 Taiwan and the U.S. Defense Industrial Base: Accelerating Deterrence. 2025.
  • 美國陸軍戰院戰略研究所(SSI). Reconsidering Force Structure in the Age of Peer Competition. 2024.
  •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NA). Golden Dome and the Future of Missile Defense. 20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國觀察室
6會員
39內容數
島國觀察室風格守則: 我是《島國觀察室》專欄作者,專注於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專注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結合理性分析與歷史比較,提供具戰略視野與預測性的觀點。
島國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26
2025 年 8 月 25 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接見南韓總統李在明時,突然拋出「希望再與金正恩會面」的言論。這場外交戲碼不僅喚起人們對 2018 年「川金會」的記憶,更揭示川普核心戰略並非烏俄戰爭,而是將北韓作為棋子,用以牽制中國,對東北亞與台灣都帶來深遠警訊。
Thumbnail
2025/08/26
2025 年 8 月 25 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接見南韓總統李在明時,突然拋出「希望再與金正恩會面」的言論。這場外交戲碼不僅喚起人們對 2018 年「川金會」的記憶,更揭示川普核心戰略並非烏俄戰爭,而是將北韓作為棋子,用以牽制中國,對東北亞與台灣都帶來深遠警訊。
Thumbnail
2025/08/23
烏俄戰爭第三年,全球逐漸陷入「未定型的新冷戰」。美國政策搖擺削弱領導力,歐洲安全依賴暴露脆弱,俄羅斯以耐力支撐戰事,中國則沉默醞釀布局。多極但不穩定的局勢已浮現,台灣因缺乏戰略縱深與經濟過度依賴,更顯急迫改革。
Thumbnail
2025/08/23
烏俄戰爭第三年,全球逐漸陷入「未定型的新冷戰」。美國政策搖擺削弱領導力,歐洲安全依賴暴露脆弱,俄羅斯以耐力支撐戰事,中國則沉默醞釀布局。多極但不穩定的局勢已浮現,台灣因缺乏戰略縱深與經濟過度依賴,更顯急迫改革。
Thumbnail
2025/08/19
烏俄戰爭陷入僵局,和平遙遙無期。普丁以拖累戰略,讓衝突逐步「中東化」──無解、長期、消耗。這不僅是歐洲的難題,也正投射到東亞的安全格局。
Thumbnail
2025/08/19
烏俄戰爭陷入僵局,和平遙遙無期。普丁以拖累戰略,讓衝突逐步「中東化」──無解、長期、消耗。這不僅是歐洲的難題,也正投射到東亞的安全格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博弈已升級到「大戰略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博弈已升級到「大戰略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台美雙邊關係的升級當然是一步一步來,只要確定這是戰略部署,可持續發展,那麼由經濟與產業進展到政治與軍事,將是自然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台美雙邊關係的升級當然是一步一步來,只要確定這是戰略部署,可持續發展,那麼由經濟與產業進展到政治與軍事,將是自然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台美雙邊關係的升級當然是一步一步來,只要確定這是戰略部署,可持續發展,那麼由經濟與產業進展到政治與軍事,將是自然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台美雙邊關係的升級當然是一步一步來,只要確定這是戰略部署,可持續發展,那麼由經濟與產業進展到政治與軍事,將是自然的發展趨勢。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