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豬》
電影《紅豬》製作快結束了……各方媒體不斷走向吉卜力工作室,他們要採訪這部吉卜力的最新電影,而高達七十位記者,在採訪時的第一個問題都是……
「為什麼主角是一隻豬?」
宮崎駿參加了這七十次採訪的其中幾場,他或是雙眉緊皺,或是笑臉迎人,但無論那天他的心情如何,他始終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而老奸巨猾的製作人鈴木敏夫,總是說著「這個問題就請導演來回答」的踢皮球話數,否則就是突然開口大笑唬弄過去。
《紅豬》始終沒有告訴你這個答案,但上映至今33年來,很多觀眾都表示他們知道答案是什麼。《紅豬》是一部非常不同的吉卜力電影,它很多時候是盡在不言中……連一向妙筆生花的行銷天王糸井重里,當年為本片寫下的行銷tagline,都似乎有點不知所云——「所謂的帥氣,大概就是這副模樣吧」。但《紅豬》為什麼要拍一隻豬?它究竟帥在哪裡?
這部當年在台灣第一次院線公映的吉卜力電影,終於要再次回歸台灣院線。大王作為(自稱)吉卜力台灣行銷部專員,當然要跟你聊聊《紅豬》那些沒說出口的妙事……

《紅豬》
【太累了該怎麼辦?拍一部短片】
1990年對吉卜力極其重要,至少對吉卜力所謂的「員工」很重要。此前,吉卜力沒有員工,僅有外包,這是一間以計畫為主的小型動畫公司,在獲得資方願意投資計畫的資金後,由商業嗅覺靈敏的鈴木敏夫便會開始招兵買馬,或由高畑勲或宮﨑駿兩位王牌從人脈找尋適合的夥伴。
但在連年吉卜力在作品票房上屢獲佳績後(當然也有許多慘賠時刻),這間公司已經決定導入員工制度——正式開始每個月發員工薪水嘍。
相信吉卜力員工一定很開心,但這件事與你我何干?關係可大了:這就是《紅豬》誕生的契機之一。
當時吉卜力正要為《兒時的點點滴滴》進行收尾,大部分吉卜力員工已經開始結束手邊工作。問題是,已經開始養了許多員工的吉卜力,不能再像以前,在電影製作末期開始向每位工作夥伴說掰掰、付尾款、大家下次再相見。現在這些員工每月都會拿到薪水,但公司目前的計畫已經即將結束,下一個計畫可能還要等待高畑或宮﨑繼續發想新靈感……那導演們想點子的這幾個月,吉卜力員工不就爽爽每天等下班領薪水嗎?
這種坐吃山空的狀況可不行,於是,在《兒時的點點滴滴》即將製作完成時,吉卜力已經開始準備下一個計畫,讓這兩個計畫重疊進行。高畑勲渾身精力已經在《兒時的點點滴滴》消耗殆盡,他的詩人性格,逼迫自己要以水彩畫風製作女主角的童年時期回憶片段——因為這樣才夠夢幻;但他的工匠性格,又逼迫自己要以超擬真風格描繪成年女主角在山形農家幹活的片段——因為這樣才能與童年時期做出區別。
死硬脾氣的高畑勲,在製作期間曾連續十天不明原因發高燒,他叼著煙,直接把冰袋放在頭上,而他的手依然在作畫。宮﨑駿冷笑著告訴他先去養病,小心冰袋的水滴下來,但與宮﨑亦敵亦友的高畑連表情都不變,他沉默的像顆冒著煙的熔岩繼續工作。如果你曾參觀過台灣舉辦過的《高畑勲展》,你會在裡頭見識高畑不管死活完成的大量《兒時的點點滴滴》精美線稿。
所以,高畑已經無法連投,繼續馬上推出下一部作品。但宮﨑駿自己也已經慢性疲勞了:他在《天空之城》籌備時遠赴威爾斯堪景,回國後立刻開工,在高壓環境下終於趕出作品,卻面臨票房慘跌。而後他不服輸地繼續推出《龍貓》,而吉卜力還同時製作《螢火蟲之墓》,一間小公司竟然同時製作兩部電影,所有參與的人員全都被壓榨到不成人形;可是悲劇還沒到結局:鈴木敏夫又誘騙宮﨑駿,要延續《龍貓》的大賣氣勢,製作全新的少女電影《魔女宅急便》……
從《天空之城》製作的1985年到現在1990年,五年間宮﨑駿只能以「馬不停蹄」來形容,這頭駿馬終究無法再放任內心無窮的求勝欲與創作欲,他必須要休息才行。可是,吉卜力一定要繼續開工,否則薪水支出將很快成為公司最沈重的負擔。那怎麼辦?
簡單,那就拍短片好啦。《紅豬》將成為吉卜力最新、也是這間公司第一部短片電影。

《紅豬》
【讓你在35,000英呎高空看豬飛】
鬼點子王鈴木已經快速安排好了計畫:這會是一部45分鐘的短片電影,預算為2億日圓,而且將在飛機上放映。前《Animage》副總編鈴木敏夫找上了之前的《Animage》總編尾形英夫,因為尾形認識日本航空的主管,牽線之後兩方一拍即合,日本航空決定在自家航班上,為乘客免費播映短片電影《紅豬》。
當然你知道,這件事最終並沒有成真,但是,如果《紅豬》真的是機上電影,那很可能將吉卜力帶上另一個巔峰:所有搭乘日本航空、而且平常不看電影的乘客,現在全部都必須正面接受宮﨑駿精采絕倫的創作力,這很可能會為吉卜力帶來另一片藍海的觀影客群。而且,日本航空是真心支持這個計畫,因為,他們竟然能忍受,宮﨑駿給他們一部會有墜機畫面的電影。
沒錯,航空公司過去不想在飛機上播映任何有墜機橋段的電影,但這代表,《紅豬》必須砍掉所有空戰橋段——空戰就是一人飛著、一人墜機。但在交涉之後,日航竟然同意讓《紅豬》繼續保有空戰橋段。這在當時對航空界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創作自由。
宮﨑駿本人也燃起熱血,這熱血甚至讓他願意放棄《紅豬》未在院線上映而損失的票房。
「我知道《紅豬》在機上放映,可能不會為公司帶來多少收益,可是,這是一個讓更多不同觀眾能夠見識到這部電影的難得機會,我已經有公司多少會有虧損的覺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