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因為靈魂的推送,看了《靈魂等級測試》,好奇點開來看,想知道自己的程度到哪裡了。畢竟有時候我以為自己還不錯,但是其實需要修正的東西很多。有時候又不能妄自菲薄。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怎樣的階段,不如來測試一下自己的靈魂有沒有在這些年間有所提升。
有興趣的看官,不妨點擊以上的視頻來看。只有簡單的五題——會不會有人懶惰回答只有五題的測試,又或者有沒有人覺得才五題就可以知道靈魂的等級?會不會兒戲了些?
1.做決定的時候,你會優先考慮什麼?平衡:從前的我覺得平衡是很重要的事情。觸手可及的就是 work-life balance,對我而言,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尤其是幫人家打工這件事,須有很好的界線,讓對方知道你並不是廉價勞工。該努力、該負責任的時候,我會做。該休息的時候,誰都不能綁架我。接下 offer 前,我會考量公司的創辦人背景、面試的時候會運用自己的第六感,直覺如果面試官不行(感覺不對)的話,我並不會接下工作。很多人總是在面試的時候,把自己放在一個低的位置,覺得人家願意給份工作就已經很好了。我並不是要大家在面試的時候諸多挑剔,我只想要大家明白我們和面試官是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他選我,我選他。
真理或者是愛:現在的我在做決定的時候,第一個考量的就是到底我想要在死掉的那一刻,有什麼樣的感覺?我想要不後悔,還是遺憾自己沒有隨心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這是一個充滿慾望的物質社會,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被媒體洗腦;一不小心我們就會和同儕相比;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覺得活著很累,世界末日就好(人還是有求生本能。再累得像狗,我們都不會求死,除了神經系統出現問題的人。)。有朋友問我是如何頂住壓力,繼續做自己?我其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只知道現階段的我不需要車子,也不需要房子。為什麼要買?我對投資的定義和他們不一樣。何必為了他人眼光做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呢?如今的我在做任何決定前,都會優先考慮:這到底可以帶給身邊人、不認識的看官什麼啟發?
2.當有人傷害你的時候,你會?
理解對方:好一段時間,每當遭遇被誤會,或是遇到任何讓人(我)不舒服的言語、遭遇不禮貌的對待,我都會告訴自己 “沒關係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everyone has their own story)。對方或許曾經遭遇不好的事情所以才會對我不禮貌。沒關係。我能理解。” 就算旁人都已經告訴我:“某人就是在針對你,你難道感受不到嗎?” 說實在話,我還真的感覺不出來,我只會覺得為什麼我會不舒服。為什麼他會這樣對我?或許對方很忙,或許對方無心,或許。。。總而言之,我很會替別人找藉口。
感謝這個課題:大概2023,2024年起,我開始理解所有的發生是為了成全我。尤其是年頭突然(真的很突然,就是某一天,某個 moment,腦袋突然啪一聲,有把聲音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場測試。)發現自去年尾起所有的遭遇都是從第一份工作開始的總和。就好像一個年終考,考我在過往所有的考試中到底學到什麼東西。是真的會了還是以為自己已會了呢?我的發現是再遇到相似的人物性格、事情發生時,我的心情相對平靜。雖然會先習慣性內耗但內耗時間短了,很快便清醒;發現自己被 pua 的時間也變短,很快就看清對方的把戲(這也要感謝好友的提醒,我也感謝自己開始懂得向外求救。求救也是一種能力。)。遇到不爽的人事物,浮現在我腦海裡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對方來提醒我,我的功課到底是為何——我想要做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享受做什麼。
3.追求快樂的方式
內心平靜:我常對自己說中庸之道,不悲不喜,不卑不亢才是王道。我小時候常在書籤上寫 “be happy”,希望自己可以快樂。對我來說,人生最重要快樂,快樂很重要。上了大學以後,我認為快樂就是要有一顆平靜的心。對所有事情,無論喜事悲傷,我都希望自己可以心情平穩。不過分快樂,也不過分悲傷。很多事情來了,發生了,那麼就去接受。畢竟都已經發生了,再多的反應和情緒都徒然。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做到內心平靜。不敢說自己現在有多麼地平和,但我覺得比起以前那個暴躁小女的模樣,我現在真的穩定不少。
幫助他人:如今,我追求快樂的方式是——我要幫助更多的人。但是,不是我要幫忙就能幫忙。真的幫的上忙的,是對方願意給我幫忙,那才真的算是幫忙。看看自己,並不特別富有,我無法在金錢上提供他人任何幫助。可我會什麼呢?我有的是營養免疫學的教育,還有結合了營養免疫學的倍增被動式收入的國際事業機會,怎麼好像是賣廣告?哈哈。但我想,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一份國際事業可以帶來一定的穩定。願意給自己機會來了解的,願意給我機會來分享的,雖然對方不會立馬接受一個新知識,或理解何謂創業機會(我反而覺得對方聽了馬上接受簡直就是神啊,怎麼會?畢竟我也不是一聽就接受。),可是能夠分享正確的資訊,這真的會讓我覺得快樂許多。
4.面對困境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找到原因改善:喔,天啊,我遇到的困境雖然沒有讓我吃不了飯。但是,絕對讓我說了不少幹話加幾分緊張不安。說到困境,很多時候都是和工作有關。面對無人指導的局面,即使如此,我還是會去找到底要怎麼做?面對一坨屎,我通常說了幾句幹話後,便會不斷告訴自己(真的是說出口的那種)“我要冷靜,我要冷靜,深呼吸😮💨”,去找原因,看看如何才能改善現狀。我忘了說我的腦子比較像是直男,與其哭哭啼啼或覺得對方是不是有意刁難,我覺得趕緊找解決方法比較實在。別人怎樣是別人的事,我永遠相信心不好的人,老天會收拾,我不需要太擔心。而當一件事情得到好轉的時候,我會有滿足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反正,活著就是天天都會遇到問題。沒有問題的是屬於棺材裡的人的。
接受、放下:如今面對困境的我,比如為什麼就是找不到人、為什麼對方還是不明白營養來自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為什麼對方寧願花錢出國看演唱會也不願意花新幣83塊去保養身體、為什麼寧願吃維他命藥丸都不去超市買完整的水果來吃、為什麼。。。很多的為什麼,都不再讓我糾結太多——是不是我還說得不夠仔細?是不是我還教育得不夠好?是不是。。。喔,夠了。我學會接受有些人,很多的人是需要時間去接收訊息。他們或許也需要更多的人生體驗,才會明白我今天的教育分享是不無道理。我開始懂接受,放下。然後繼續下一攤。
5.關於人生觀
學習旅程:大學時期是自我探索最鼎盛的時代,我讀了很多書(作者:素黑如果你有興趣想要知道),企圖去理解我在地球到底是為了什麼。大學畢業後,我突然(就真的很突然)聽到腦海中有股聲音告訴我:或許這個世界是一場幻覺(illusion,為什麼要寫英文是因為我擔心自己詞不達意,不是因為覺得看官不會英文。欸,我解釋是因為如果我寫英文的話,說明了我想到的是英文。我希望自己翻譯中文——幻覺,是到位的。)。那時候的我覺得即是幻覺,又有可能是方程式(formula,而我或者人是bug),但也有可能是學習旅程。每一趟列車,每一個旅程,每一次都有要學習的章節。學不會就學到會為止。
靈魂的遊戲:後來 covid 時期,我讀了楊定一博士、張德芬、靈媒媽媽的書以後,心中對於世界、宇宙那模模糊糊的觀點開始具象化。也接觸了林二貓、巴夏的內容分享,自己也開始做冥想(必須坦白,現在少到幾乎沒有在做)。原本就有 “life is a game” 想法的我更認為世界只是一場遊戲,然後膽粗粗地創作 29+1視頻系列,就放在油管。
收穫15分的我,屬於老靈魂。那麼,老靈魂要怎麼昇華?
博主說:重點是不要停止探索。因為老靈魂很容易自以為什麼都懂,反而會停滯學習,停滯成長,所以繼續保持好奇心,像新手一樣看世界,每一樣都是新奇的。並且把智慧傳遞給更多的人。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裡認識我的話,我不確定在你眼裡,我是一個很愛問為什麼的人嗎?因為在家人面前,我常常問為什麼,問到我老媽會很受不了。我認為保持好奇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對世界好奇,我們才有能夠繼續探索下去的慾望,不是嗎?
啊,我知道這是人工智能時代,但是我對這方面的學習沒有什麼興趣。反之,關於健康資訊、哲學靈性派的,我總會多看幾眼。有時候會背下來,這樣就可以在服務客戶、和朋友家人交流的時候,派上用場。我盡量讓自己不停地學習新東西,因為學習新事物對我們大腦有好處。這就好像在訓練我們的大腦肌肉,不容易患上老人癡呆症哦。
找一個平台來分享智慧,如果你有follow我的油管或是vocus、任何 social media 的話,我有段時間很少分享視頻、心情。因為我覺得有些東西不需要分享,我覺得 enjoy life 很重要。網路世界太多有用又無謂的資訊,留言區又一堆看不得人好的留言、網民的素質不敢恭維等,都是我不太喜歡滑 social media 的原因。
或許這是天意?聽到學弟說油管視頻可以做上來,我才發現一向給人感覺悶悶的健康資訊視頻(我也沒有做什麼動畫,所以我會覺boring。會繼續創作的動力是純是喜歡分享。)還真的有人會看;愛的人相信網路上突然爆紅的美容秘訣(後來又消聲匿跡)等都讓我覺得瘋了!“這個很紅。” 居然可以成為大家買下來,大口嘗試吃的東西。
“明星代言的,應該可以。” 不合理的產品因為有明星、網紅代言而被相信。
我恍然大悟整個社會的風氣,什麼時候那麼烏煙瘴氣了。😂
有些朋友要我多分享正確的知識,我不確定當我花時間去策劃、製作、分享後,是不是會有人看,是不是會幫到人。但是我想,如果今天我什麼都不做的話,那就真的一個人也幫不了。我不期望自己成為你口中的一股清流,但願自己可以輸出一些正確的資訊。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相信我,我看了一些油管上專業人士的頻道,有些內容是有偏差的。所以這已經不是關於我的身分是不是專業醫生或者營養學家——但我的分享絕對良心。欸,有人會說自己是良心分享的嗎?有,我啊。
我沒有說人家沒有良心,我只能告訴你的就是大家的出發點不同。我是預防醫學——營養免疫學——提倡的是完整的、植物性食物才是對我們人體最好的。
老靈魂重視真理,愛、合一,傾向順流和包容。我想我們能遇上且交流,實屬難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