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神靈與迷信
韓文化與「迷信」有複雜的關係。經典的儒家教誨囑咐人們不可迷信,以符合儒家祖師爺孔子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和「子不語怪力亂神」。雖說大原則是如此,但遇到具體小事,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問巫師。早期讓韓國文學及民間故事和英文讀者見面的翻譯家之一奇一觀察,韓國人──尤其是他最熟的韓國文人們──不太願意在公開場合討論可能被認定為迷信的事,但私底下其實挺相信牛鬼蛇神的。奇一在朝鮮半島待了將近二十年後才有機會讀到傳統鬼故事並將它們翻譯出來。對於理性無法證實的存在或力量,今天很多韓國人也依然抱持這種既否認又相信的態度。
神靈
朝鮮半島的世界充滿神靈。有些與自然界的某些面向相連,例如山神(산신)。山神也叫山神爺爺,是各種信仰的韓國人都敬畏的一種或一群存在。朝鮮起源神話裡的檀君禪讓之後,據說就成了山神。
朝鮮半島從南到北都遍布著大山小丘,這些山長久被當地人視為神聖的場所,每一座重要山頭都有山神在守護。山神常被描繪為有把大鬍子的白髮老公公,可能帶著一隻老虎或幾個人形的山精靈。有時候山神會手持某種象徵年長或博學的物件,例如拐杖或毛筆。以前人們會樹立一座刻上漢字的石碑來表示對山神的尊敬,但現在更多是設置有山神畫像的小廟。偶爾也能發現罕見的女山神。她們不是山神奶奶,形象比較像道教的仙姑。雖說每座聖山都有自己的山神,但山神也是一種原型,某意義上可以被視為同一位神。
智異山的「老姑壇」,這位「老姑」是守護智異山的神

看起來比較年輕的一位帶花豹虎的山神
朝鮮神話裡當然也充滿各種妖魔鬼怪。最常見的是受了冤屈而在世間遊蕩的「鬼神」(귀신,鬼靈的意思)。它們通常是因為有怨念或心願未了才在人間逗留,不一定邪惡或想害人,但一定不開心。如果滿足它們的心願,它們就會安心升天了。所有無法升天的孤魂野鬼在巫俗裡被統稱為「雜鬼」(잡귀)。
鬼故事很常出現的一種鬼叫作蛋臉女鬼(달걀귀신)。通常故事(男)主角都是夜裡在路上走,看見前面有位長髮飄逸、膚色蒼白的女性好像在哭。他好心上前想安慰這位女性,結果轉過來的竟是張沒有五官的臉!故事裡這些女鬼好像都沒有做什麼,只是令人們嚇得要死而已。為什麼大家覺得她們那麼恐怖真是令人費解。也許是因為這些故事通常是在小孩或年輕人聚會的深夜裡搭配手勢和戲劇化的聲音講的吧。
另一種常見妖怪是夜半經過荒郊野外、墓地、破廟可能遇見的「鬼怪」(도깨비)。鬼怪是韓文化獨有的一種妖怪,據說是染血或弄髒的舊物品變成的,其真面目可能是一把掃帚或一隻草鞋等等。鬼怪會說人話,外表像魁梧漢子,但個性比較像調皮妖精,喜歡捉弄路人或強迫他們跟它比賽(例如比摔角)。鬼怪時常隨身攜帶一些魔法道具,比如一揮就能變出酒食的棍棒,或者戴了能隱身的帽子。它們很多時候被描述為看起來很強,但實際上笨笨的,往往想騙人類玩結果反過來被人類騙倒。鬼怪出現的故事裡,主角經常以智取勝──這些故事也屬於描述機智和以小搏大的一個故事傳統。不過鬼怪通常不壞,甚至還會送人禮物。
九尾狐(구미호)可能比鬼怪恐怖多了,傳說它們會吃人的肝或吸食人的靈魂──吃愈多就能累積愈多妖力。九尾狐基本上都是女性,可以偽裝成貌美如花的女子,為的是誘惑男人,伺機吃掉他們。韓文化裡的九尾狐不一定真的有九條尾巴,也可以單純是指狐仙。有些說法是狐仙每活五百年就會多一條尾巴,變成九尾後就能獲得不死之身。也有些民間傳說裡,九尾狐只要吃掉一百個人肝就能永遠變成人形。
九尾狐有時被描述為有自由變身的能力,有時則是必須憑藉人類女性的物品、衣裙等等才能幻化成女人。有個鄉野傳說中,一個農人在山谷裡看見一隻白狐狸在磨一個人類的頭骨,戴上頭骨後就變成了異常美麗的女子。狐狸想引誘他,但被他識破,最後他用芝麻鹽年糕(깨소금떡으)當餌將惡狐除掉了。九尾狐和狐仙在整個東亞都有,不過朝鮮九尾狐有個特殊物件──狐狸珠(여우구슬)。這顆珠子在傳說中有類似千里眼的功能,吞下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九尾狐都是趁著親吻人類時將珠子送入人類口中,若未及時取出,靈魂會被吸進裝滿狐狸妖力的珠子中。
狐狸不是唯一會化身女人的妖怪。一個同主題的故事裡,主人公發現妻子好像每天入夜後就會變得不太一樣。他起了疑心,趁著妻子睡覺的時候抓住她的手不放,結果天一亮,妻子變回了一隻石虎。

拿著一支棒槌的鬼怪

二○○八年KBS電視臺製作的恐怖單元劇《傳說的故鄉》其中一集裡的現代九尾狐
——摘自臉譜出版《朝鮮神話》神祇鬼怪、金氏家族、韓流奇蹟……兩韓民俗神話到全球流行文化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