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萊迪希細胞歷史小故事 V: 美國科學生化證據結案

A.H.-avatar-img
發佈於科學不科學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睪固酮被發現後的近一個世紀裡,「萊迪希細胞」一直是科學界激烈爭論的焦點。它們是男性氣質的主要調節者,還是只是精子生成的輔助工具?這些基於觀察和間接實驗的爭論反覆出現。僵局最終在20世紀中期被打破,這並非源自於更深入的研究,而是因為生物化學的革命性力量,它使科學家們能夠分離出這種激素本身,並確定其確切的細胞來源。 

20世紀30年代掌握的備忘錄

raw-image

第一步是掌握化學備忘錄本身。1935年,化學家們終於找到了主角:他們從公牛睪丸中分離出主要的雄性激素,並將其命名為睪固酮/睪酮(testosterone)。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科學工具變得更加完善。利用「色層分析/色析法」(chromatography)和「放射性標誌」(radioactive labels)等新方法,科學家可以測量人類血液中的睪固酮水準,並證明睪固酮來自睪丸。在此期間,科學家甚至發現腦下垂體才是真正的“老闆”,負責指揮睪丸何時工作。但有趣的是:即使科學家手裡拿著備忘錄,他們仍然不知道睪固酮是誰「製成的」。即使在了解了睪酮的大部分知識後,也無法解開最初的謎團:工廠裡究竟是哪個細胞在驅動製造這雄性激素? 

直接證據: 瓦滕伯格的兔子深藍細胞 1958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3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科學不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H.科普(pScience)
131會員
339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A.H.科普(pScience)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1903年,法國人布安和安塞爾提出了令人幾乎信服的論證,認為「萊迪希細胞」正是決定男性成為雄性的關鍵。你或許會覺得每個人都會說“好極了!”,然後就這麼定了。但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一個好的想法不過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從1910年代至1940年代的幾十年裡,各種線索、相互矛盾的證據和一些奇聞軼事層出不窮..
Thumbnail
2025/08/29
1903年,法國人布安和安塞爾提出了令人幾乎信服的論證,認為「萊迪希細胞」正是決定男性成為雄性的關鍵。你或許會覺得每個人都會說“好極了!”,然後就這麼定了。但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一個好的想法不過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從1910年代至1940年代的幾十年裡,各種線索、相互矛盾的證據和一些奇聞軼事層出不窮..
Thumbnail
2025/08/27
前二個故事的主角一直由德國和瑞士科學家主導,這次我們要說的故事則加入了二位法國科學家如何挑戰當時的「萊迪希細胞」營養假說,也就是前面我們談到的「午餐配送服務」主流觀點是如何被推翻的過程。他們二位不僅改變了當時生殖生物學的焦點,並為我們現代對荷爾蒙和性發育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Thumbnail
2025/08/27
前二個故事的主角一直由德國和瑞士科學家主導,這次我們要說的故事則加入了二位法國科學家如何挑戰當時的「萊迪希細胞」營養假說,也就是前面我們談到的「午餐配送服務」主流觀點是如何被推翻的過程。他們二位不僅改變了當時生殖生物學的焦點,並為我們現代對荷爾蒙和性發育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Thumbnail
2025/08/26
所以,當這個來自德國童話小鎮羅騰堡的弗朗茲·萊迪希在1850年的哺乳動物睪丸中發現了這些「新細胞」後,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為什麼?因為看到一個模糊的斑點是一回事,但弄清楚它是什麼以及它在做什麼則完全是另一回事。而問題就在於工具。在19世紀中期,研究細胞就像戴著厚厚的冬季手套去修理一隻小手錶內的。。。
Thumbnail
2025/08/26
所以,當這個來自德國童話小鎮羅騰堡的弗朗茲·萊迪希在1850年的哺乳動物睪丸中發現了這些「新細胞」後,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為什麼?因為看到一個模糊的斑點是一回事,但弄清楚它是什麼以及它在做什麼則完全是另一回事。而問題就在於工具。在19世紀中期,研究細胞就像戴著厚厚的冬季手套去修理一隻小手錶內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03年,法國人布安和安塞爾提出了令人幾乎信服的論證,認為「萊迪希細胞」正是決定男性成為雄性的關鍵。你或許會覺得每個人都會說“好極了!”,然後就這麼定了。但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一個好的想法不過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從1910年代至1940年代的幾十年裡,各種線索、相互矛盾的證據和一些奇聞軼事層出不窮..
Thumbnail
1903年,法國人布安和安塞爾提出了令人幾乎信服的論證,認為「萊迪希細胞」正是決定男性成為雄性的關鍵。你或許會覺得每個人都會說“好極了!”,然後就這麼定了。但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一個好的想法不過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從1910年代至1940年代的幾十年裡,各種線索、相互矛盾的證據和一些奇聞軼事層出不窮..
Thumbnail
性激素會開啟男女的戀愛框架,男人的戀愛框架,除了受到本身雄激素的影響之外,也強烈受到女人戀愛方程式的影響,在各種條件的疊代制約之下,照理說,男女會各有其獨特的戀愛性格。 ◆ 品味的不同-性激素的不同 雌激素是一種母性荷爾蒙,女人品味的根源,來自於家的一種渴望,家是養兒育女的地方,女人選老
Thumbnail
性激素會開啟男女的戀愛框架,男人的戀愛框架,除了受到本身雄激素的影響之外,也強烈受到女人戀愛方程式的影響,在各種條件的疊代制約之下,照理說,男女會各有其獨特的戀愛性格。 ◆ 品味的不同-性激素的不同 雌激素是一種母性荷爾蒙,女人品味的根源,來自於家的一種渴望,家是養兒育女的地方,女人選老
Thumbnail
打從青春期開始,男人身上的雄激素,就像海嘯一樣來襲,浪頭一波比一波的高,陰莖無緣無故勃起,高漲的情慾,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入眠,青春期之後的男人,享受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性衝動。 如果雌激素是調控人類的母性,相對之下,雄激素所調控的,應該就是人類的獸性,讓男人脾氣變得暴躁,整天想做愛
Thumbnail
打從青春期開始,男人身上的雄激素,就像海嘯一樣來襲,浪頭一波比一波的高,陰莖無緣無故勃起,高漲的情慾,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入眠,青春期之後的男人,享受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性衝動。 如果雌激素是調控人類的母性,相對之下,雄激素所調控的,應該就是人類的獸性,讓男人脾氣變得暴躁,整天想做愛
Thumbnail
雄激素的學名為睪酮(testosterone)(又稱睪固酮、睪丸素、睪丸酮、睪甾酮、睪脂酮),是一種類固醇激素,由男性睪丸分泌,女性的卵巢和腎上腺亦會少量分泌。 雄激素也是一種成長信使,也會發出荷爾蒙指令,通知相關組織進行改造,會使骨盆變得粗狀、皮膚變粗、毛髮變多或變少、聲音低沉、生殖器官發育成熟
Thumbnail
雄激素的學名為睪酮(testosterone)(又稱睪固酮、睪丸素、睪丸酮、睪甾酮、睪脂酮),是一種類固醇激素,由男性睪丸分泌,女性的卵巢和腎上腺亦會少量分泌。 雄激素也是一種成長信使,也會發出荷爾蒙指令,通知相關組織進行改造,會使骨盆變得粗狀、皮膚變粗、毛髮變多或變少、聲音低沉、生殖器官發育成熟
Thumbnail
雌激素與卵巢之間,會有一定的周期循環,月經結束之後,雌激素緩慢上升,到了排卵之日,雌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值,排卵後再緩慢下降,到月經期間,雌激素的濃度會來到最低值。 月經結束→雌激素上升→雌激素最高→排卵期→雌激素降至最低→月經來臨 ◆ 月經周期的情緒變化 雌激素控制著女人的母性,控
Thumbnail
雌激素與卵巢之間,會有一定的周期循環,月經結束之後,雌激素緩慢上升,到了排卵之日,雌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值,排卵後再緩慢下降,到月經期間,雌激素的濃度會來到最低值。 月經結束→雌激素上升→雌激素最高→排卵期→雌激素降至最低→月經來臨 ◆ 月經周期的情緒變化 雌激素控制著女人的母性,控
Thumbnail
雌激素和雄激素的感情作用,原本只是兩條平行線,不會有任何交集。雌激素的分泌,帶給女人的特質,是女人的愛情與母性,雄激素的分泌,帶給男人的特質,就只有決鬥和交配。 還好還好,男人的大腦,具有雄激素轉雌激素的能力,讓男女在愛情上,有了交集的可能,而事實上,男人和女人的體內,也都同時擁有雄激素和雌
Thumbnail
雌激素和雄激素的感情作用,原本只是兩條平行線,不會有任何交集。雌激素的分泌,帶給女人的特質,是女人的愛情與母性,雄激素的分泌,帶給男人的特質,就只有決鬥和交配。 還好還好,男人的大腦,具有雄激素轉雌激素的能力,讓男女在愛情上,有了交集的可能,而事實上,男人和女人的體內,也都同時擁有雄激素和雌
Thumbnail
到現在為止,我們用荷爾蒙的角度,把男人的戀愛過程,整理成以下的荷爾蒙方程式: 雄激素+雌激素→血清素 →多巴胺 → 雌激素 → 雄激素 →催產素 (陽剛+溫柔) (緣份) (熱情) (表白) (性關係) (親情) 這條方程式看起來簡潔,愈發讓人感覺,男人的戀愛就是這麼一回事,不過,
Thumbnail
到現在為止,我們用荷爾蒙的角度,把男人的戀愛過程,整理成以下的荷爾蒙方程式: 雄激素+雌激素→血清素 →多巴胺 → 雌激素 → 雄激素 →催產素 (陽剛+溫柔) (緣份) (熱情) (表白) (性關係) (親情) 這條方程式看起來簡潔,愈發讓人感覺,男人的戀愛就是這麼一回事,不過,
Thumbnail
是睾丸让人类变得充满攻击力么?母狮子不认为是这样的。 性激素是20世纪初发现的物质,产生了新的性内分泌学Sex Endocrinology分支学科。 性激素从化学物质的层面重组了将性差异只局限于身体结构的现有说明。
Thumbnail
是睾丸让人类变得充满攻击力么?母狮子不认为是这样的。 性激素是20世纪初发现的物质,产生了新的性内分泌学Sex Endocrinology分支学科。 性激素从化学物质的层面重组了将性差异只局限于身体结构的现有说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