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中的送行》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章|死者已靜,活人未散

 

我們一家做白事的。

不是白做事的那個白是披麻帶孝、送人最後一程的那種白。

 

爺爺那一輩開始做這行,到了爹手裡漸成規模,如今兄長準備開始接班,我則在旁打個下手——只是這手,有時接的是魂。

 

我叫白雪,是白家長女。

在我們縣裡,說起白家,沒人不知曉。我們家的「白事行」三代傳承,從接喪、設靈,到誦經、淨體、換壽衣、化妝、入殮、送靈、出殯,乃至棺木、紙扎、抬棺、下葬,全是一條龍,行內人都說我們白家「白得乾淨,也白得講究」。

 

有人說這行衰氣重,不吉利。

我只覺得:死者已靜,活人未散。我們送的,不只是身後事,更是留下來的人一點體面、一點心安。

 

我娘素娘,是我們家的禮娘,專職為亡者淨身、換壽衣、上妝。她手極巧,從不讓死人難看。往生者中不少是她親手整理,連死者親人都說:「像是睡著了。」

 

我爹白晝,是禮官,一身正氣,素來嚴謹,主掌整場儀式。

 

哥哥白雲,頂著接班人的壓力,現在跟著我爹學撐場,偶爾也管管萬壽堂——那是我們家的棺行。

 

我們還有壽衣人,還有抬棺隊,都是常年合作的壯丁;法事則與逍遙觀的逍遙道長配合多年。他誦經聲雖有些飄,卻總能讓哭得昏天暗地的人靜下來。

 

至於我——

 

我沒什麼本事,只是……我看得見人家看不見的東西。

 

我從小就能見鬼。剛開始我怕得要命,夜裡不敢睡,總覺得有人站在我床尾看我。後來是也看得見魂魄的爺爺教我學分辨,他說:「怕鬼的人,是因為不懂鬼。你要學會跟他們和平相處。」

 

爺爺走後,我便慢慢習慣了。有時一抬頭,就見靈位旁站著魂;有時靈堂未設,他們就在門口等我們來。

 

我不再怕了。反而覺得,他們比活人還單純——不求什麼,只求一個真正的告別。

 

就像今天這樁活兒。

 

這戶人姓范,老范頭七十七,昨夜咳著咳著就沒了氣兒,早晨兒子發現時,人已涼透。我們白家一接到消息,便齊齊動了起來。

 

我跟著哥哥先去接喪,那小孫子哭得厲害,白雲邊安撫邊安排靈位,我則默默掃了一眼老范的臥房——沒魂。

 

我心一沉。這種情形,通常不是魂早散了,就是還有話未了,魂不肯回來。

 

我和白雲站在門口等棺木送來,遠遠的我看見老范魂影浮現。

 

他站在路旁,眉頭緊皺,怔怔望著另一側。

 

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是他那妻子。

 

人未亡,卻佝僂蒼老,一身寡衣獨立堂前。三年前她曾重病,那回是挺過來了,如今范老卻先她一步走。

 

她坐在院裡望著屋內,眼神怔怔,不落一滴淚。

 

 

那夜,老范來找我了。

 

他站在門口,風沒進來,人卻進來了。

 

我問他:「你不是該走了嗎?」

 

他搖頭。

 

「我原擬一封遺書留給我娘子,說明這些年家產兒子怎分、哪筆是留給她的。我知她忍讓一生,不能再讓她以後孤苦無依。那信我藏在臥房書櫃後頭……我家大郎發現,把它撕了。我……不甘心。」

 

他語氣平淡,卻藏著滔天遺恨。

 

翌日,我潛回范家,照他所說之處,果真在書櫃夾層發現一疊撕裂的信紙,雖大半模糊,仍能拼出:「藏銀票於牆磚後,娘子、小兒各一份」。

 

我未聲張,只將信重新封妥,趁老范靈堂忙亂時,悄悄放入范家老大的衣袍中。

 

他看著原本撕破的信紙出現在衣袍內,似有恍惚,半晌,好似明白了自己做了對不起父親遺願的事,默默看著靈位流下眼淚。那一刻,我隱約瞧見老范魂影立於香案後,兩人遙遙對視,無言,卻像說了千言。

 

——我想,這回他能安心走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秧聲夜讀小說館
0會員
20內容數
夜深了,歡迎來到 秧聲夜讀! 讓我用一段溫柔的聲音,陪你一起,讀一段文字、走進一則故事。 因為喜歡睡前聽小說,因為受不了聽太多的無腦文,所以乾脆與AI一起自由創作了! 頻道故事皆為原創或改編歷史原型人物或是電視劇,也許似曾相識,也許十分新奇! 總之如果你喜歡讀故事、喜歡靜靜的聲音,那麼這裡就是為你準備的世界。
秧聲夜讀小說館的其他內容
2025/09/01
第十章|會館遇見
Thumbnail
2025/09/01
第十章|會館遇見
Thumbnail
2025/09/01
第九章|姚府兄長
Thumbnail
2025/09/01
第九章|姚府兄長
Thumbnail
2025/09/01
第八章|再見曹厚德
Thumbnail
2025/09/01
第八章|再見曹厚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雪嬿總是抱怨婆婆的女兒一天到晚回娘家,但她要是想回娘家,婆婆就會說,一天到晚回娘家,有人像你這樣回娘家的嗎? 雪嬿總是心裡ㄇㄇ,就你女兒回娘家是回家,我回娘家就是" 回娘家 " 縱使不爽,但又不敢言,雪彥自小被教育-就是順從,聽話,乖巧。 雪嬿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公,也跟他一樣,從小順從,聽
Thumbnail
雪嬿總是抱怨婆婆的女兒一天到晚回娘家,但她要是想回娘家,婆婆就會說,一天到晚回娘家,有人像你這樣回娘家的嗎? 雪嬿總是心裡ㄇㄇ,就你女兒回娘家是回家,我回娘家就是" 回娘家 " 縱使不爽,但又不敢言,雪彥自小被教育-就是順從,聽話,乖巧。 雪嬿敢怒不敢言,因為老公,也跟他一樣,從小順從,聽
Thumbnail
上一篇分享了自己進行家排的經歷,大家應該會好奇,我們能不能幫家人進行家排呢? 答案是可以的! 今天分享的是朋友A的故事 (經當事人同意分享,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內容與人物情節有進行更動) A進行內在學習有一段時間了,是我學習內在的好夥伴。 這次他申請的是「直系男性長輩」的家族排列。 A的
Thumbnail
上一篇分享了自己進行家排的經歷,大家應該會好奇,我們能不能幫家人進行家排呢? 答案是可以的! 今天分享的是朋友A的故事 (經當事人同意分享,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內容與人物情節有進行更動) A進行內在學習有一段時間了,是我學習內在的好夥伴。 這次他申請的是「直系男性長輩」的家族排列。 A的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在母親意外過世後的心情轉變,她在舅舅的陪伴下逐漸走出陰霾,回歸平靜。文章通過舅舅的言行,體現了愛和關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一個女孩在母親意外過世後的心情轉變,她在舅舅的陪伴下逐漸走出陰霾,回歸平靜。文章通過舅舅的言行,體現了愛和關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時間不留人
Thumbnail
時間不留人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因為某些考量,所以這幾年只有帶你去掃墓,而沒有帶弟弟妹妹們去,恐怕讓你有被抓苦力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你也到了該思考一下,關於人的一生,生與死這兩件大事:從哪裡來,要去何處,這兩個問題。關於慎終追遠,也許只是燒金紙、壓墓紙的儀式(咦!今年沒有人剝蛋?)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因為某些考量,所以這幾年只有帶你去掃墓,而沒有帶弟弟妹妹們去,恐怕讓你有被抓苦力的感覺。我只是覺得你也到了該思考一下,關於人的一生,生與死這兩件大事:從哪裡來,要去何處,這兩個問題。關於慎終追遠,也許只是燒金紙、壓墓紙的儀式(咦!今年沒有人剝蛋?)
Thumbnail
過年免不了要發紅包,給長輩的紅包不能少,而小輩們的紅包又得相互給,我家給你家,你家也回給我家,這麼回來回去甚是麻煩。祖母尚在時,就不在意這些形式,在我們小時候,多少都會收到祖母紅包,國中後就沒了。而父輩之間也不在乎這些,兒童時期會收到紅包,青少年後就沒了。現在我們這輩,更明說不要這些形式,但過年就要
Thumbnail
過年免不了要發紅包,給長輩的紅包不能少,而小輩們的紅包又得相互給,我家給你家,你家也回給我家,這麼回來回去甚是麻煩。祖母尚在時,就不在意這些形式,在我們小時候,多少都會收到祖母紅包,國中後就沒了。而父輩之間也不在乎這些,兒童時期會收到紅包,青少年後就沒了。現在我們這輩,更明說不要這些形式,但過年就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